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出现胆汁引流液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液染有胆汁的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液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液及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胆汁引流液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出现胆汁引流液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及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液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 标签: 肝囊肿 硬化疗法 胆汁性引流液 原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后期及产褥期循环可逆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encephalopathysyndrome,RPES)的MRI诊断价值及与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例妊娠期间或产后出现癫痫、头痛、视物模糊,MRV误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RP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MRV显示静脉窦不连续或充盈缺损。MRI显示双侧顶叶4例、双侧枕叶4例、双侧额叶2例、双侧颞叶1例,多发对称分布异常信号,病变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SWI均未见出血灶。4例于发病后2~4周复查MRI或CT显示异常病灶消失。结论:常规MRI及MRV能够为早期、正确地诊断RPES提供帮助,应用DWI、SWI序列同时结合其他误诊因素鉴别诊断不困难。

  • 标签: 妊娠 后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退行骨关节炎患者功能MRI扫描对前交叉韧带ACL附着端早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退行骨关节炎的88例患者行常规和功能MR/扫描,分次提供常规和功能MRI资料,由高年资影像医师诊断,以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回顾统计分析常规和常规附加功能MRI的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MRI常规体位扫描对1~3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0%(8/20)、39.13%(9/23)和100%(1/1),功能组分别为95.00%(19/20)、91.30%(21/23)、100%(1/1)。2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38,P〈0.001),其中1级及2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级损伤:X2=13.789,P〈0.001;2级损伤:X2=13.800,P〈0.001)。结论:膝关节功能MR/扫描对ACL起始和终止端具有独特的显示视角:可明显提高DOA的ACL损伤,特别是起始和终止端1级、2级等轻中度撕裂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功能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前对中风的影像学研究重点已从对疾病的诊断转向急性发作预后情况的评估。本文对中风交叉小脑功能联系不能(CCD)的MRI研究进展,以及与缺血性中风的影像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中经络 交叉性小脑功能联系不能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文简称为新农合)制度的参与主体和认知主体都是农民,同时农民也是受益和监督主体。但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这对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对其进行解决。

  • 标签: 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 持续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腹膜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超声表现特点,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腹膜淋巴管瘤在超声上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多房占位,壁薄,囊腔内可见较纤细高回声分隔带,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显示境界尚清的囊样低密度影,内可见较薄的索条状分隔,CT值12~15HU。结论超声检查在腹膜淋巴管瘤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腹膜后淋巴管瘤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神经鞘瘤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良性10例,恶性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腹膜;肿瘤呈完全实5例,完全囊8例,囊实3例。恶性病变较大而不规则。平扫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16例强化均不规则。3例周围组织可见侵犯,1例可见椎体转移。结论:腹膜间隙发生、有明显囊变、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渐进强化应考虑神经鞘瘤,CT检查对本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人组时、人组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出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rCBF、rCBV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 要:根治肾切除治疗肾细胞癌目前已成为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 深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护理配合关键环节管理,分析研究肾癌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 我院在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6 月期间共收治 76 例肾癌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基础病情观察、心理、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及术后护理成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率为 100 %。经过术后护理,术后未输血,且无一例中转至开放手术。共有 16 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 21.1 %,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等护理,均在 3 天内恢复。通过术后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术后护理,可保障患者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术后护理 肾癌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超声诊断的8例下腔静脉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的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输尿管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起源于腹膜间隙内且在该区域主要脏器之外的腹膜肿块并不常见,但是随着CT在评价腹部及腹膜病变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腹膜囊性病变的检出率。由于腹膜肿块发生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也各异,故对肿块之间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进行区分非常重要。由于在各种不同腹膜肿块间可显示出某些相似的征象,导致在鉴别诊断中涉及一系列不同疾病。这些病变分为肿瘤(囊淋巴血管瘤、黏液囊腺瘤、囊畸胎瘤、囊间质瘤、mullerian囊肿、表皮样囊肿、尾肠囊肿、支气管源囊肿、实肿瘤的囊变、腹膜假黏液瘤、肛周黏液癌)及非肿瘤性病变(胰腺假囊肿、非胰腺假囊肿、囊淋巴管瘤、尿囊肿及血肿)。若熟悉某些特征的放射学表现,结合临床信息,就能对病变作出正确诊断。本文就腹膜肿块的CT表现、临床特征及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介绍。

  • 标签: 腹膜后 囊性病变 临床 病理 CT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impingementsyndrome,SIS)的相关,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X线摄影所示的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进行分型、测量,并与MRI所见进行对照,分析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与SIS的相关。结果:60例患者中,肩峰平坦形(Ⅰ型)8例、弧形(Ⅱ型)10例、钩状(Ⅲ型)42例。冈上肌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下间隙为(1.21±0.36)cm,MRI所示肩峰下间隙值为(1.10±0.18)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MRI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肩峰下间隙值与肩袖损伤MRI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关节冈上肌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SIS发生密切相关;当肩峰形态为钩状及肩峰下间隙值<1cm,强烈提示SIS可能,对于无MRI的基层医院诊断SIS临床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腹膜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且绝大多数是恶性,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中平滑肌肉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约占11%[1],发病率仅次于脂肪肉瘤。本研究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

  • 标签: 腹膜后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MRI对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资料;在MRI冠状、矢状及横断上评价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对冠状“裂隙征”、矢状“幽灵征”及横断“裂隙征”的发生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冠状“裂隙征”15例,矢状“幽灵征”14例,横断“裂隙征”4例;冠状“裂隙征”与矢状“幽灵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裂隙征”与横断“裂隙征”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幽灵征”与横断“裂隙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征象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5/16);外侧半月板根部附着处软骨下骨水肿3例(3/16);胫骨外侧关节软骨损伤4例(4/16);合并外侧半月板其他节段撕裂4例(4/16);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6例(6/16),交叉韧带撕裂1例(1/16),板股韧带缺失7例(7/16),其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中,4例板股韧带缺失或显示不清;合并胫骨平台骨折6例。结论: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MRI表现具有特征;MRI对评价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10min、20min、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 标签: 胆囊炎 收缩功能 针刺穴位 超声技术
  • 简介: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肾静脉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检查对绝经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绝经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患者子宫内膜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灶以子宫内膜活检或刮宫病理证实。结果:TV-CDU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0.32%(84/93),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1.25%,病灶内阻力指数(RI)平均值为0.39±0.17。结论:TV-CDU对绝经出现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绝经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男,22岁,左下肢间断肿胀2年余,为踢足球致左下腹外伤左下肢肿胀.外科以"左下肢静脉血栓"收治,症状经治疗好转又反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查体:左下腹触及一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腹肌无紧张,肝脾不大.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腹膜后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TVS)对绝经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绝经出血患者行TVS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供情况,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能有效地诊断子宫萎缩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非器质萎缩性子宫内膜厚度最薄<5mm,子宫内膜癌内膜厚度与萎缩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血流最丰富,RI最低<0.4,萎缩性子宫内膜无彩色血流.结论:TVS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绝经出血宫内膜病变,可作为其首选的常规检查及子宫内膜癌的最佳筛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绝经后期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前基线CT门静脉期图像的直方图分析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is,CRLM)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34例CRLM患者,共计132枚病灶,经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IRI(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或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卡培他滨单用)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两次常规腹部平扫加增强三期CT扫描,于化疗前4周内行CT基线扫描,化疗开始2~3个月内行第2次扫描以评估疗效。对患者门静脉期CT图像进行直方图分析,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s,RECIST)(Version1.1)进行疗效评估,获得相应转移瘤的纹理参数,比较缓解与非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基线CT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计算各参数预测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准确率及截断值。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达成一致意见勾画感兴趣区。结果:34例患者中,缓解组21例,非缓解组13例。缓解组的均值、方差、偏度和百分数(10%、50%、90%、99%)低于非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峰度值和1%百分数无显著差异(P=0.769、0.06)。90th百分数在截断值为167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81.82%),此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及AUC分别为74.42%、95.65%、96.65%、66.97%和0.854。结论:CT门静脉期直方图分析对预测CRLM患者新辅助疗效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纹理分析 直方图 结直肠癌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