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8岁男性患者,项增生性斑块15年,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我科行部分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符合项瘢痕疙瘩毛囊炎,术后予促进伤口愈合和活血化瘀中药,以及强效激素软膏和加压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瘢痕疙瘩 毛囊炎 手术
  • 简介: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痊愈常不可避免的留有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瘢痕。以往针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瘢痕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微晶磨削与胶原蛋白膜联合治疗痤疮凹陷瘢痕40例,其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 微晶磨削 胶原蛋白膜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女性闭经萎缩尿道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检验指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闭经萎缩尿道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FSH、LH、PRL水平。结果:观察组FSH水平为(11.73±6.31)mU/mL,LH水平为(12.31±7.34)mU/mL,PRL水平为(38.13±12.14)ng/mL。对照组FSH水平为(6.57±2.45)mU/mL,LH水平为(4.49±3.12)mU/mL,PRL水平为(15.24±5.35)ng/mL。观察组FSH、LH以及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雌二醇(E_2)水平为(41.24±16.53)pg/mL,孕酮(P)水平为(0.51±0.34)pg/mL,睾酮(T)水平为(0.33±0.14)ng/mL。对照组E_2水平为(51.42±9.43)pg/mL,P水平为(0.52±0.32)pg/mL,T水平为(0.34±0.15)ng/mL。观察组E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闭经萎缩尿道炎患者血清FSH、LH、PRL明显升高,临床上可作为闭经萎缩尿道炎诊断进行参考,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 标签: 闭经 萎缩性尿道炎 FSH LH PRL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肿瘤患者化疗勃起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50例初次接受化疗的男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评估化疗前后勃起功能状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58.0%。其中,CR14例,PR15例,PD21例,SD0例。化疗前勃起功能障碍32.0%,化疗勃起功能障碍83.0%,化疗前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消化道肿瘤、鼻咽癌、肺癌、淋巴瘤、软组织肿瘤患者IIEF-5评分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同病理类型间IIEF-5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男性肿瘤患者实施化疗后会增加勃起功能障碍,增加其发病率。

  • 标签: 男性肿瘤 化疗 勃起功能
  • 简介:背景:汗孔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后天获得两种形式。许多病例报道和系列研究都认为免疫抑制与该病发生有关。据作者所知,仅有5例骨髓移植发生汗孔角化症的报道。结果:作者报道5例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1~13年内诊断为Mibelli汗孔角化症。5例患者中4例的原发恶性肿瘤为白血病,第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白血病患者的汗孔角化症发生于缓解期,而第5例的汗孔角化症发生于淋巴瘤复发期。结论:汗孔角化症可发生于骨髓移植。作者报道的5例是医学文献报道例数的2倍,且骨髓移植发生汗孔角化症的发病率可能比先前公认的要高得多。由于已有报道指出皮肤癌与汗孔角化症相关,对骨髓移植受者发生的汗孔角化症进行仔细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骨髓移植患者 汗孔角化症 移植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白血病患者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当前90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现状,以便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方法:围绕择偶时对方的相貌、身体、贞洁、年龄、经济、社会地位、肤色、性格等在大一到大三的女护生中开展调查,全部问卷按照年级进行分组,采用多组卡方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女护生在“贞洁”(x2=24.91,P=0.000〈0.01)、“年龄”(x2=16.45,P=0.012〈0.05)、“经济”(x2=42.17,P=0.000〈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女大学生择偶观随个人喜好而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择偶观有所变化,开始考虑现实问题,走向成熟与理智。

  • 标签: 女护生 择偶观 性教育 90后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持续感染者与一过性感染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局部脱落细胞的HPV,将HPV阳性者分为HPV持续感染组和一过性感染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三组受检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结果:经筛查,入组HPV感染者143例,其中持续感染者36例,一过性感染者107例。持续感染组HPV混合感染率为52.7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93,P〈0.01)。HPV感染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7.72±2.0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8±1.21)%;HPV持续感染组的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水平为(8.84±1.98)%,明显高于一过性感染组的(7.28±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3、3.91,P值均〈0.05)。结论:在HPV持续感染者中混合感染率更高;HPV感染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较健康人增加,表明HPV感染者细胞免疫受抑制;持续感染者较一过性感染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增加更明显,其细胞免疫受抑制的程度更显著。

  • 标签: HPV持续感染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 简介: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更年期之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重要的雌激素受体。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雌激素调节蛋白分子,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很重要。缺少这种受体,雌激素就难以产生作用。科学家以体内缺少“雌激素阿尔法

  • 标签: 更年期 女性 雌激素受体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的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的差异有无显著。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的差异有无显著。结果: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的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同时包皮环切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