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 PFNA术中组上肢安置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 1月~ 12月 100例 PFNA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组患者均采用平卧位,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平铺外展,观察组患者上肢抬高,固定于胸前搁手板上。统计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Harris评分、术后患侧上肢酸胀麻木感及持续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与术中体位摆放时间的线性关系,比较组的差别。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术后患侧上肢酸胀麻木持续时间、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牙体缺损患者在临床中运用金属螺纹桩核冠与纤维桩核冠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段为 2013年 1月 -2019年 1月,研究病例选自我院接收的牙体缺损患者,病例总数量为 150例,基于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金属螺纹组与纤维组,金属螺纹组患者采用金属螺纹桩核冠治疗,纤维组患者运用纤维桩核冠治疗,比较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结果:纤维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金属螺纹组, p<0.05。 结论:牙体缺损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牙体缺损 金属螺纹桩核冠 纤维桩核冠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效果,为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外科手术中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手术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建立规范的应对疑似/确诊新冠状肺炎手术的医院感染防护体系,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定的防护体系,有效抵御新冠肺炎手术中的传播风险。结论:本次建立的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医院感染防护体系运行有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防护体系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种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破伤风皮试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行破伤风抗毒素( TAT)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 48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232例 ,观察组 248例。种均使用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对照组采用传统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法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观察组按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 2018年 04月 16日修改版)皮试液配制方法进行皮试 ,观察组皮肤过敏试验试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 TAT皮试出现阳性者 25例 ,阳性率 10.08%;对照组皮试阳性 49例 ,阳性率为 21.12% ,组比较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按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 2018年 04月 16日修改版)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可降低破伤风皮试阳性率 ,提高患者用药机会 ,对用药安全性无影响。

  • 标签: [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配制 观察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 PBL与 LBL种教学方法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护理实 习生128 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实习生进行分组教学,共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实习生分别有 64 名,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取 LBL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理实习生采用 PBL教学方法,将最终组教学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组最终教学结果对比发现,采用PBL教学方法的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最终理论知识及实践护理考核评分较高,其主动学习积极性、语言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各项评分指标均明显提高,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 结论: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护理理论及实践能力掌握程度 。

  • 标签: PBL教学方法 LBL教学方法 耳鼻喉科 护理教学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 种气道湿化方法用于脑卒中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排痰效果。 方法: 抽取我 科 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 3 4 例,时间区间为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采取间断湿化方法和持续湿化法,对患者的排痰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观察组有 1 例吸痰不彻底、 1 例痰痂形成、 1 例气道黏膜出血、 1 例刺激性咳嗽 ,对照组 有 7 例吸痰不彻底、 5 例痰痂形成、 5 例气道黏膜出血、 8 例刺激性咳嗽, 组各个排痰情况指标差异均显著( P<0.05 )。结 论 : 脑卒中病人气管切开术后 采用持续湿化法,排痰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 标签: 脑卒中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心脾虚型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86 例患者均为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了 中风恢复期心脾虚型失眠 治疗的患者,使用计算机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43 )和观察组( n=43 )。对照组中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使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在患者完成护理后对比组别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对照组当中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于观察组,个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具有意义( P < 0.05 )。干预前,组别患者各项生活质量 指标对比无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环境功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个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具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和治疗 中风恢复期心脾虚型失眠患者期间,采取学位按摩结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种消毒剂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取100例本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应用碘伏消毒液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预防,后者采用葡萄糖洗必泰酸盐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预防,对比穿刺后周围皮肤细菌培养菌落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消毒后皮肤菌落数、置管24h皮肤菌落数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杀菌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葡萄糖洗必泰酸盐的应用,既能减少皮肤菌落数,又能提升杀菌率,减少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碘伏消毒液 葡萄糖洗必泰酸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一对一和小组制种带教方法在带教产科护生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学年度和2018学年度在本科室实习的56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名带教老师从入科到出科带教,实验组采用实习期一半白班由中级职称护士带教,一半夜班由达到带教准入条件的初级职称护士带教,总共由名带教老师带教一名学生的带教方法。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出科成绩,实验组平均分(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分(8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带教方法在临床上均可行,在带教老师数量充裕时可选用名老师共同带教一名护生。

  • 标签: 产科护理 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