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5个单元为期12周的训练。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维度及总均分均降低(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团体心理训练 急诊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家属44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辅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 标签: 团体辅导 抑郁症 家属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调查实习前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621名即将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各条目均分为(4.40±0.73)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各条目均分为(1.99±1.20)分,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4.73±5.84)分,处于中下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提高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助干提高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健康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Miles手术行永久结肠造口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的基础上进行焦点解决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1~2d及出院前1d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心理健康状态测定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及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健康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点解决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人工造口 自我护理 焦点解决模式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1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进行结合团体认知治疗技术的小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两组在心理护理前后自评抑郁状况,出院前调查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小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小组心理护理 抑郁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探讨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群体,运用心理测评和SCID访谈诊断,对筛选出的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护生共17人为干预组,实施团体和个体心理行为干预;选择焦虑抑郁得分最低且访谈诊断无焦虑抑郁的17名护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并将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时间的主效应显著,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干预组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焦虑、抑郁分数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团体和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可改善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生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16例产妇并按照出院时间分为试验组418例和对照组3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应用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复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复查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善产妇产后复查情况,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妇 健康管理 复查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构成要素,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指标;选取200名医学生和50名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人文素质构成要素的因子。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人文素质构成要素。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公因子,分别为社科类知识、伦理道德规范、理性思维能力、民族意识、社会角色特征、个人认知趋向。结论构建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由6个公因子组成,可从这些要素入手设定人文课程、人文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等内容,从而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 标签: 学生 护理 人文素养 构成因素 德尔菲技术
  • 简介:介绍了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常用测评工具,包括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常用测评量表及成人应用量表。对心理弹性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及为本土化测评工具的研制提供借鉴。

  • 标签: 心理弹性 测评工具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班82名同学为观察组,组建微信群,进行基于微信的人文素质教育;选择同一年级的另2个班90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人文教育,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 标签: 微信 人文素质教育 护生 应用 效果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大,近年来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23%-47%,明显高于其他可治愈性疾病。恶性肿瘤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一经确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疏导员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能力对妇科化疗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妇科化疗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教育。调查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水平的比例达到62.50%,其中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等项目得分中水平所占的比例均高于50%;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水平所占的比例均高于75%,无患者处在低水平。对照组的患者健康行为得分中以中水平为主,同时躯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低水平比例高于20%,而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得分以高水平为主,且无低水平患者。结论: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加强自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可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 化疗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作者: 陈琴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女性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医学技术及保健意识不断发展的今天,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健康。这主要是因为女性身体的健康程度不仅影响着她们自身的生活,更影响着整个家庭并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加大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关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妇女围绝经期是一个特殊的环节,在这个期间,妇女的身体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头晕、身体乏力、性交疼痛等,如果不注重对这个阶段的女性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或心理疏导,很容易引发其他问题。以社区为单位,对妇女健康情况进行全盘排查,并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康复,能够有效地提升妇女的身心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胎儿取出前、关腹后的心率、血压及肌肉松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胎儿取出前、关腹后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取出前肌肉松弛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恐惧情绪,减少产妇因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激励式心理干预 剖宫产 焦虑 恐惧 肌肉松弛
  • 简介: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配偶在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6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的10名食管癌患者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食管癌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3个方面:疾病确诊初期为怀疑、紧张、不知所措和自我谴责;治疗中期为适应、接受、委屈并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治疗晚期为疾病不确定感、身心疲惫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在关注食管癌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应对其配偶也予以关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

  • 标签: 食管癌 配偶 心理体验 生活质量 质性研究
  • 作者: 赵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对儿童围手术期患儿焦虑水平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焦虑水平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静脉穿刺时、术后24小时的焦虑评分以及患儿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时的焦虑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围手术期患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在各个时间点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和治疗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改善了手术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护理方法,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 简介: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 标签: 护士 心理韧性 文献回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吸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按照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入院前后对吸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戒烟态度、戒烟情况及对教育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对吸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戒烟态度、戒烟情况及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方法可以帮助脑卒中吸烟患者有效戒烟,提高患者对烟草相关理论的掌握度及对控烟教育的满意度,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卒中 吸烟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