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轻断食与低能量均衡饮食对减重效果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针对60名肥胖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取低能量减重,而研究组采取轻断食减重。八个星期后,再调查病人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体脂肪的实际情况。结果:低能量减重和轻断食减重都能降低体重、缩减腰围,减少体脂肪(P

  • 标签: 肥胖 轻断食 低能量饮食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运动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脂质代谢和体重的影响。方法2003—2005年连续3年对深圳地区部分体检人群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餐后2h血糖(OGTT2hPG)、血压(BP)、血脂测定,计算体质指数(BMI),调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以及成分组合特点,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采取饮食、运动干预,观察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质代谢和体重的影响。结果连续3年调查,患者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2003年的23.00%下降到2004年的20.57%,2005年为9.60%;血脂异常患病率从2003年的18.0%下降到2004年的13.1%。结论饮食、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体重、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盾代谢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饮食 运动 脂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倒门诊代谢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不作干预,3~6个月后对2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生态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进行调查。结果2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好。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是保证代谢综合征病人遵医行为的有力措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代谢综合征 血糖 医嘱依从性
  • 简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许多人往往同时存在腹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其共同病理生理基础。1988年Reaven将上述代谢异常的聚集称为“X综合征”,近年来学者们称之为代谢综合征(MS)。MS主要后果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比非MS人群高5.5倍。因此,早期诊断、发现MS高危人群,降低其发病率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病残率及死亡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MS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护理现状 胰岛素抵抗(IR) 心脑血管事件 病理生理基础 高危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在手术室使用能量驱动平台的风险和后果。方法 通过对 2013年 -2018年,手术室能量平台安全性相关的 315篇文献进行量性内容分析,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并且分析了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以及每种能量平台的非选择性重复操作的适应症。结果 共采用了五种不同能量平台的不良事件,其中单极电凝 231例,高级双极电凝 42例,超声设备 18例,传统双极电凝 16例,冷光源 8例。报告中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烧伤、绝缘缺陷、内脏烧伤或穿孔、火灾、出血以及误用。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误用、培训不完善、与购买或维修设备有关的费用等。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能量平台使用的风险及其对后果的影响。绝大多数病例与医疗或辅助医疗小组对使用的持续误解有关,但并发症也与购买和维护这些设备的行政决定有关。

  • 标签: 手术室 能量平台 风险管理
  • 简介:分析了老年慢性肝病糖代谢紊乱的护理特点。肝病和糖尿病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护理上都不同,但当并发时应根据其特殊性采取和实施全面的、整体的、有预见性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老年 肝病 糖代谢紊乱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对改善肥胖代谢指标的效果和重要意义。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结合现场实验的研究方式,从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体检的电子信息库中抽调出符合条件的各年龄段群体213名,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名,以肥胖代谢指标为观察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前后,BMI指数、TC、HDL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干预 肥胖 代谢指标 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工作日18名白班临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各个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以中断 2~3次较多,占57.87%,11:00~12:00发生 频 率 最 高,占51.97%,为 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25.00%、护士同事22.19%和环 境。结局分为积极型13.20% 以消极型86.80%为主。结论 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体角色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 给药护理中断事件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4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疗效 心理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盆底肌肉、筋膜、韧带及神经等支持结构的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膀胱膨出等)、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脏器脱垂 康复治疗
  • 作者: 蒋迎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7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16期
  • 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北京100074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后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对患者分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参照组(33.33%),出院第6个月,研究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依从性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后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价值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探索。

  • 标签: 优质护理;脑卒中;生活质量;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睡眠障碍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时,能否对其睡眠障碍产生积极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睡眠障碍护理与常规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三项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三项睡眠指标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三项评分分别为(1.21±0.23)分、(1.05±0.11)分、(1.24±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7±0.44)分、(1.53±0.23)分、(1.64±0.21)分(P值均<0.05)。结论:睡眠障碍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护理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北京某养老社区中老年人群的糖代谢情况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对北京某养老社区入住满一年的老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及胰岛功能评估,共936名老人进行糖耐量试验,筛查确诊糖尿病患者423人,糖耐量异常345人,并统计分析高龄老人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相关影响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高龄老人糖代谢异常患病率82.1%。分析糖尿病组,糖前期组及正常组老人基本情况,三组人群年龄、BMI、SBP、HOMA-IR、HOMA-β、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示SBP、HOMA-IR、HOMA-β与糖尿病有相关性。结论:高龄老人糖代谢异常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下降有关。

  • 标签: 高龄老人,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在门诊就医的新人校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睡眠障碍症状的措施。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睡眠状态自评量表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分析睡眠障碍的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睡眠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护理 学生
  • 简介:摘要:睡眠是生命中重要的生理过程,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需要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睡眠障碍在儿童群体中十分常见,其主要诱发原因为环境及身体相关系统生长发育相互作用引发的功能失调,其中涉及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等疾病,对儿童的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及体格发育,需要对此情况加强重视,了解其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儿童睡眠质量。

  • 标签: 儿童 睡眠障碍 研究进展
  • 作者: 梁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 机构: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居家护理。居家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情绪,减轻症状,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居家护理的重点包括: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锻炼身体以减轻压力,以及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居家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就具体科普下双相情感障碍,及居家护理有哪些内容。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居家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