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氯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氯坦(50mg,1次/日)组,培多普(4mg,1次/日)组,结果:服药后2,4,6,8,12周,(1)二组病人的立,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明显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2)舒张压正常率:氯坦组92%,培多普组87.5%,(3)不良反应;氯坦组仅1例轻度头晕,培多普组9例咳嗽(30%),被迫中断治疗6例(20%),结论:氯坦和培多普均能有效地降压作用。然而,氯坦的耐受性远优于培多普,将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一线理想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培多普利 疗效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厄贝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7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坦,75~15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心胸比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0.58±0.05):(0.62±0.09),(56.1±9.4)mm:(60.0±8.7)mm,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0.50±0.09):(0.42±0.12),P〈0.05],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676.8±226.3)mg/L:(878.6±119.8)mg/L,P〈0.051。且血清BNP的降低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r=-0.920,P〈0.01)。结论:厄贝坦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而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CHF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厄贝沙坦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 简介:目的:观察缬坦及培哚普加缬坦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缬坦组、培哚普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疗程24周。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2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Ds),计算左室质母指数(LVM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慢性心衰患者LVEF较正常值降低,LVDd、LVDs、LVMI均较正常值增加。三组治疗后12周及24周LVEF、LVDd、LVDs、LVM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4周联合治疗组较缬坦组、培哚普组各项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缬坦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有益作用与培哚普相当,两药合用优于二者的单独治疗。

  • 标签: 缬沙坦 培哚普利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重构
  • 简介:目的评价阿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坦酯组和缬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阿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阿坦酯更安全。结论阿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高血压 阿利沙坦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沙度胺治疗效果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沙度胺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6月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65%和75%,而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没有添加沙度胺治疗的对照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5%和4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度胺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能够明显的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沙利度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作用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雷米普联合缬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雷米普与缬坦组(治疗组)和单用雷米普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Bate,UAE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雷米普联合缬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雷米普利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
  • 简介:交替性反向氏周期(ARWP)这一心电现象是1955年Berman首先提出。其心电图表现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图形特征是在2:1房室传导的基础上,下传的P—R间期一次比一次缩短,最后连续下传一次,变为3:2房室传导,这次下传的P—R间期又延长,并重复上述的周期(图1)。

  • 标签: 文氏周期 交替性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 3:2房室传导 心电图表现
  • 简介:目的观察湿降脂熏蒸对湿浊痹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5例,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熏蒸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熏蒸组给予湿降脂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晚)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和疗效。检测熏蒸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6.25%、15.6%、59.4%、18.7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12.1%、45.5%和42.4%。熏蒸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81.2%vs.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湿降脂法熏蒸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并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并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利湿降脂 熏蒸 高脂血症
  • 简介:近期,碘克醇再次被权威心血管学术组织ACC/AHA在高危患者PCI手术指南中认定为最高推荐级别Ia,同时,威视派克(碘克醇)被国家人保部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 标签: 碘克沙醇 医保患者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ACC/AHA 医生 药品目录
  • 简介:目的:观察氯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氯坦50mg,每日一次,记录诊室血压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进行有关检验.结果:氯坦有明显降压作用,总有效率为78.2%,24小时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均明显降低(P<0.05),使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大于50%.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无明显变化,仅尿酸降低(P<0.05).结论:氯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氯沙坦 高血压 老年
  • 简介:心身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焦虑、紧张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身疾病。据研究,焦虑、愤怒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力等途径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台治疗,对其所存在的焦虑、

  • 标签: 降压疗效 焦虑情绪 苯那普利 治疗 外周血管阻力 儿茶酚胺
  • 简介:患者男性,61岁.因心悸月余就诊,临床拟诊冠心病.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P间期不规则,但有渐短突长的规律,除ⅡbS1-P1净增量为负值及ⅡcS3-P3(该文氏周期第2个净增量)净增量最大外,余均符合典型氏周期的逐搏净增量进行性缩短的规律.

  • 标签: 变异型窦房文氏阻滞 心电图 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血压高可导致左室肥厚,进而可影响心功能,早期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左室肥大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心脏卒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预后。因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在于逆转左室肥厚及减轻靶器官损害。我们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替米坦(商品名:美卡素)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情况和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替米沙坦 高血压病 左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福辛普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配对单盲对照法,分为福辛普组和卡托普利组.分别观察治疗6周后的坐位血压、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福辛普组与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4%和90%(P>0.05).谷峰比分别是67.5%和42.3%(P<0.05).超声心动图两组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唯组间相比差异不大.结论福辛普治疗高血压谷峰比好于卡托普利,每天一次可获稳定而持久降压效应.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福辛普利 卡托普利 药物治疗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研究福辛普对鼠实验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及钙超载的影响。方法以腹主动脉部分狭窄大鼠为模型,观察福辛普对血压、心肌重量及超微结构、钙含量、肌浆网钙泵功能的影响。结果福辛普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钙泵功能保持稳定,心肌重量和钙含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福辛普不仅能防治心肌肥厚,而且能保护肌浆网钙泵功能,防止心肌钙超载损伤。

  • 标签: 福辛普利 心肌肥厚 钙超载 实验研究 高血压 CA^2+-ATP酶
  • 简介:目的研究氯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时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分别用氯坦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患者血、尿尿酸、尿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氯坦治疗1周后血尿酸明显下降,24h尿尿酸排出量明显增加,同时伴24h尿蛋白排出减少,治疗后2周、4周血、尿尿酸变化幅度减少。结论氯坦降压同时能降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氯沙坦 高血压 并发症 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
  • 简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临床。苯那普利是新近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种长效、降压稳定的ACEI新药。作者在控制高血压早期病人血压的同时观察了它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 苯那普利 左室肥厚 ACEI 影响
  • 简介:  目的:观察咪达普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达普,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达普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 标签: 咪达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