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降低老年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并发。方法对57例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将患者分为:A组27例,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60~72(66±5)岁,采用传统PBMV技术;B组30倒.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60~70(64±5)岁,采用改进PBMV技术,主要包括:4种方法监控定位行房间隔穿刺;根据左心房大小调整二尖瓣导向探务前段J形弧度;3种方法监控球囊导管是否已进入左心室并判断其未卡在腱索内;微级递增球囊直径扩张二尖瓣口.结果A组并发为26%(7/27),其中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2例,心包填塞1例;B组仅3%(1/30)发生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云雾状改变不是PBMV禁忌证。结论PBMV操作技术改进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PBMV手术并发

  • 标签: 老年人 二尖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症状性MC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患者临床资料,以TCD、DSA随访支架置入狭窄率。狭窄率判定标准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方法,术后MCA狭窄率〉50%为再狭窄。按MCA狭窄长度分为〈5mm、5~10mm、〉10mm;按置入支架类型分为裸支架与药物支架。分析MCA狭窄长度、置入支架种类及危险因素与再狭窄相关性。对有、无相关危险因素再狭窄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13例患者有161处狭窄置入支架129枚。术前MCA平均狭窄率为(80.8±8.8)%,术后即刻平均狭窄率为(3.7±8.2)%。随访89例患者(78.8%),平均随访时间为(28.7±16.4)个月(3个月至5年)。TCD随访63例;随访26例。16例(16/89,17.9%)出现〉50%狭窄,其中病变长度〈5mm者再狭窄4例(4/39。10.2%),5~10mm者11例(11/47,23.4%),〉10mm1例(1/3)。置入支架后再狭窄15例(15/80,18.8%),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狭窄1例(1/9)。16例再狭窄患者伴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高血压4例、吸烟9例、饮酒5例及冠心病2例。有、无相关危险因素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再狭窄原因可能与支架类型有关,不除外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梗塞 大脑中动脉 支架 危险因素 再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病变血管共58支,B型病变49处,C型病变13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4处,共置入支架64只。置入左前降支27只,左回旋支13只,右冠状动脉24只。DeNovo支架置入44只,Suboptimal支架置入15只,Bail-out支架置入3只,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2只。结果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4%。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6.5±7.8)%,术后残余直径狭窄(5.1士10.3)%。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在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一种安全有效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发生率低。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治疗 老年患者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变化.方法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CAS后≥6个月,PSV≥155cm/s患者立即复查DSA,PSV正常患者6个月后复查DSA.结果①40例CAS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2.5%)死亡,2例失访,37例获得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为50%~69%),再狭窄发生率为2.7%.②CAS后各时间点支架中段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后随时间延长,支架各段内径均逐渐增加,术后1~3个月增幅最明显,6、12及24个月支架各段内径与前一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形态渐趋稳定.③CAS后各时间点支架各段PSV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76例患者,两种方法诊断狭窄程度符合有74例,其中2例DSA诊断为重度狭窄,CDFI诊断1例为中度狭窄,1例为闭塞.符合率为97.4%.术后≥6个月,共20例行DSA检查,CDFI与DSA均显示为轻度狭窄有19例,中度狭窄1例.符合率为100%.结论应用CDFI动态监测CAS后支架各段管径及血流改变,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与DSA比较,其检查结果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变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57.94±6.7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8±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0%,显著低于对照组3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积极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建议积极开展应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肝胆胰 恶性肿瘤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方法对47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对19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在未使用保护装置283例患者中,对202例患者采用预扩张,占71.4%;66例采取后扩张,占23.3%;12例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占4.2%;3例未扩张,占1.1%.结果47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2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1例死亡;术后颅内出血死亡1例,术后30d内卒中或死亡6例,占1.26%.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占4.6%.结论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安全,若操作规范,可以减少并发.

  • 标签: 并发症 治疗 患者 血管内支架 颈内动脉狭窄 死亡
  • 简介:CREATE(carotidrevascularizationwithev3arterialtechnologyevolutiontrial)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联合栓子保护装置颈动脉支架对于高危/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前后分为4个研究阶段,CREATESpideRX其中第三个阶段,主要探讨联合采用SpideRX远端栓子保护系统(美国,ev3公司)颈动脉支架置入安全性。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栓子保护装置 颈动脉狭窄 高危患者 ARTERIAL 多中心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并发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成形联合长支架置入longballoon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luslongstentimplantation,LBPTALS)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联合普通支架置入(ordinaryballoon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lusordinarystentimplantation,OBPTAOS)对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影响。方法:选择经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股浅动脉狭窄单支病变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LBPTALS,OBPTAOS。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7d分别抽取患肢静脉血样,以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非平衡法放射免疫测定血浆内皮素(ET-1)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TALS组手术时间、夹层数、置入支架数明显低于OBPTAOS组(P〈0.05)。LBPTALS组球囊扩张次数明显少于OBPTAOS组(P〈0.01),LBPTALS组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7d血清NO浓度、NOS活力高于OBPTAOS组(P〈0.05),血浆ET-1浓度低于OBPTAOS组(P〈0.05)。术后7d血清NO浓度、NOS活力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术前(P〈0.05)。术后7d血浆ET-1浓度开始恢复,但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LBPTALS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血清NO浓度、NOS活力、血浆ET-1浓度影响,即对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影响小于0BPTAOS,可能前者减少内皮损伤所致。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糖尿病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并发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发生ISR者36例设定为ISR组,未发生ISR者48例设定为非ISR组,回顾性分析引起ISR高危因素。结果将可能与ISR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对有意义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危险因素有:吸烟(OR=4.840,95%CI:2.155~7.604)、高血压(OR=4.486,95%CI:2.445~7.864)、体质指数异常(OR=2.289,95%CI:1.375~3.950)、三酰甘油(OR=2.066,95%CI:2.966~28.313)、病变参照直径<3mm(OR=3.254,95%CI:1.748~5.900)、靶病变长度(OR=4.538,95%CI:2.172~10.143)。结论吸烟、高血压、体质指数异常、三酰甘油、病变参照直径和靶病变长度预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81(66.4±8.0)岁。术前及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调脂治疗,采取多模态影像指导下支架成形,术后6个月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支架狭窄情况,观察围并发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靶血管供血区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术前及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86.6±10.0)%、(29.9±13.2)%。围期发生1例(1.8%)穿支脑梗死事件,术后随访期有1例脑出血,2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6%。有36例(65.5%)患者接受了DSA复查,血管狭窄率为(34.3±22.8)%,8例(22.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安全,且能有效预防供血区脑卒中复发。

  • 标签: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可视支架托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分为约束带组和可视支架托组,采用SF-36量表根据治疗前后评分比较。结果可视支架托组患者SF-36评分升高(P<0.05)。结论可视支架托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有益。

  • 标签: 可视支架托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健康教育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为改变阶段及生存质量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与对照组(65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导向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行为变化阶段、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支架血栓事件与再入院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健康宣教干预强化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专业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规范系统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58例高血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一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一年后两组患者之间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都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28(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22(75.86%),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ABC世界新闻报告说,“在干细胞研究中一个重大突破(我们已经等待了这么久)大约100万美国人可从中受益,他们现在使用从自己身体采取干细胞,修复自己受损心脏。”

  • 标签: 干细胞 心绞痛 患者 缓解 ABC 美国人
  • 简介: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采用冠脉内支架植入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29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全部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并发护理。结果本组研究患者住院时间为(10.6±3.8)天,并发发生率为17.24%(5/29)。结论高龄患者由于自身特殊性,采用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但加强围期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龄患者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