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困难气道仍是目前麻醉医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为了使麻醉专业学生能够更系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困难气道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达到了较好建构困难气道知识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困难气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 简介: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常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在穿刺过程中常遇到病人主诉不适和疼痛,且有心血管系统反应。为此,笔者在颈丛穿刺前采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混合液给病人实施预先镇静镇痛处理,目的在减轻病人不适和不良回忆,提高麻醉质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咪唑安定 芬太尼 颈丛阻滞麻醉 甲状腺手术 心血管反应 镇痛效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中医院校麻醉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情况,指出此教学法能克服中医专业学生麻醉科实习存在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中医专业学生面对危重病的综合判断.预测、应变能力。

  • 标签: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麻醉 中医专业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走向临床工作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环节。麻醉本科生实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的培养。其专业特殊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麻醉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加强麻醉本科生实习的教学,是提高医学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临床实习 教学体会 麻醉学 本科生 医学院校学生 临床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器械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级和2002级共78名实习同学随机分成两组,A组同学使用电教加模拟器械讲解和模拟操作后临床实习查体,B组同学仅使用电教培训后临床实习查体,由同一带教老师打分,评估两组同学妇科临床操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两组同学内诊检查准确性及后穹窿穿刺准确性,高分段在A组的分布均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器械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标签: 妇产科模拟器械 学生基本技能 培养
  • 简介: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HHS混合液中海马神经细胞葡萄糖的代谢状况。方法:将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HHS混合液15min后,测其细胞内[^14C]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结果:暴露于0.05%、0.1%和0.25%HHS混合液15min后,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在15min和60min时明显增加(P<0.05),与同一时间的对照值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及至1天和7天后,海马神经细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恢复至实验前对照值水平(P>0.05)。结论:海马神经细胞在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15min后,在60min内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但至少需1-7天方可恢复到正常的葡萄糖代谢状态。

  • 标签: 海马神经细胞 脱氧葡萄糖 混合液 暴露 原代培养 HHS
  • 简介:人类似乎有着自在的本能,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欲望,那就是要扩大自身的活动疆域。他们千方百计地让梦想成真。在征服火陆四大洲和海洋以后,他们急于想b上天空,进入太空。然后,飞向月球,飞向更为遥远的其他星球。人类也梦想深入博大精深的生物世界。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灵长类动物竞能如此骺夷所思呢?且看20世纪人类“大科学”的壮举(包括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凶组计划),让我们把故事从头讲起。

  • 标签: 医疗卫生行业 发展现状 科学研究工作 技术发展
  • 简介:在普通医学高等教育中,是否开设《麻醉学》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是麻醉学界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关注的大问题。据此,作者们以我校2000级临床医疗专业430位大专学生为对象,针对《外科学基础——麻醉与复苏》8学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在8学时“麻醉与复苏”学习结束后,对麻醉学理论、

  • 标签: 医学高等教育 《麻醉学》 选修课 教学课程 教学研究 临床医学
  • 简介: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各医院科室建立相应的组织文化。本文主要讨论组织文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麻醉科应该建立何种组织文化模式。如何建立:认为组织文化无绝对的好坏之分,麻醉科在建立自己的组织文化中应因地制宜。

  • 标签: 麻醉 组织文化模式 影响因素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模式PCEA镇痛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对8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CEA组和含背景输注CPCEA组,于术后时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咪唑安定(5mg/100ml)。结果:术后12h的VAS和PHS评定在PCEA组略高于CPCEA组,其余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下肢肌力和循环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CEA组的总用药量小,首次排气时间和硬膜外导管拔除时间较早,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但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恶心呕吐发生率与CPCE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采用PCEA或CPCEA硬膜外0.25%布比卡因镇痛,均安全有效,单纯PCEA的副作用较小。

  • 标签: 给药模式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胆囊切除术 布比卡因 咪唑安定 局麻药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麻醉在紧急医疗救援中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方法:回顾总结参加“5·02”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跨国医疗救援中麻醉和复苏工作展开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出发前的医务人员思想、技术和生活物资方面的准备。麻醉及相关设备,器械.物品和药物的准备。以及灾区在进行医疗救援中麻醉与复苏工作舶展开与实践等。结果:携带与麻醉相关的药物和耗材明显不合理;灾区12天共完成手术58例.局麻41例,静脉麻醉9例.区域阻滞8例,术后急性镇痛42人次,术后留观和输液治疗80余人次;手术患者多为受灾期间受伤后感染性/化脓性伤口甚至骨髓炎.及某些缺医少药未能得到治疗的外科疾病。结论:强热带风暴2周后赴灾区参加医疗救援时.麻醉和复苏工作的重点应围绕受灾期遭受各种创伤后未能得及时医疗而遗留下来急需外科处理感染性疾病展开.麻醉相关设备,物品.耗材和药品等的准备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标签: 跨国医疗救援 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 麻醉 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