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优缺点,模拟临床椎间盘突出病理形式,建立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直接压迫,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c—fos蛋白表达,并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长时程机械痛觉敏感性升高,3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c—fos蛋白表达。结论新建立椎间盘源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产生过程相似,并且此模型能够产生长时程机械痛觉过敏,因此这模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机制。

  • 标签: 大鼠 腰椎 椎间盘 坐骨神经痛
  • 简介: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ClinicalDensitometry,ISCD)就无校准体模计算机断层扫描(如来源于结肠成像术)临床应用发布了新官方立场,并提出机会骨质疏松筛查技术。ISCD定量CT工作组综述了这些新技术临床应用证据,并在2015年ISCD官方大会上提出份报告建议。该文讨论与ISCD官方立场相关支持证据、理论说明、争议和进步研究建议,综述了统计参数映射方法最新进展。

  • 标签: 非同步和内部校准 机会筛选 骨质疏松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统计参数映射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了理论实验证据。

  • 标签: 微重力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索白藜芦醇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影响。方法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给予0.4mL/100g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mg/kg治疗,每日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极限载荷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酒精 骨密度 Mircro-CT 骨强度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水平变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各150只,利用牙科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模型动物完全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又将这两组分别分为3小组,每组50只。给药组灌服麝香,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7d、14d、28d血清中SDF-1、HGF变化,所得OD值处理计算后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第7天SDF-1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第7天第14天HGF含量均增加(P=0.0158,P=0.0234),但第7天表达增加更加显著。结论麝香可促进大鼠颅骨骨缺损区愈合速度,而这种愈合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SDF-1、HGF水平有关。

  • 标签: 麝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 简介:作者指出C1侧块/C2齿突或椎弓根螺钉是近年出现用以替代C1,2经关节螺钉固定项技术。尽管该技术看起来很诱人,但是有关该技术多节段固定包括复杂颅颈重建中应用临床数据目前还非常有限。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应用C1侧块螺钉(C1-LMS)进行颈椎手术安全临夥影像学效果。本研究中,预先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以确定当初临床表现、

  • 标签: 侧块螺钉 颈椎手术 手术中 经关节螺钉固定 指征 疗效
  • 简介:脊髓损伤作为种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直是医学界有待于攻克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新发生脊髓损伤患者约50万,而其中截瘫患者总数可达250万人。脊髓损伤最终结局由原发性机械损伤以及受损后系列生化因素引起继发性损伤共同决定。原发性机械损伤是不可逆转过程,而对继发性损伤控制水平直接影响最终损伤程度临床预后。

  • 标签: 脊髓损伤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信号传导 综述文献
  • 简介:本文通过体外生物力学研究,定量研究钩椎关节切除颈椎全椎间盘置换(TDR)后颈椎运动影响。方法采用7具人颈椎标本(C3-7)(年龄为63.4±6.9岁),先完整标本进行测试,然后C5/C6问隙植入金属/聚乙烯球臼型半限制型假体,然后按下面的顺序逐渐增加切除钩椎关节范围:

  • 标签: 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运动 钩椎关节 颈椎标本 生物力学 聚乙烯球
  • 简介:目的探讨围产期妇女补充钙剂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6名围产期妇女,根据补充钙剂不同分为补钙组未补钙组,分别测量并比较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钙/肌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补钙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均优于未补钙组。结论围产期予以钙剂有益于围产期妇女健康。

  • 标签: 围产期 骨密度 钙剂 骨代谢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雌性SD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环磷酰胺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mg/kg、8mg/kg、10mg/kg)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次,连续15天,观察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身骨密度分别下降了9.8%、13.3%15.6%;股骨骨小梁数目分别下降了49.8%、65.5%72.8%;股骨骨小梁分离度则分别上升了225.2%、416.9%577.4%。结论环磷酰胺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且环磷酰胺剂量越大,骨微结构受损越严重。

  • 标签: 环磷酰胺 骨密度 骨微结构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应用胰岛素(INSU)、阿仑膦酸钠(ALEN)干预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MC3T3-E1,探讨胰岛素、阿仑膦酸钠MC3T3-E1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用DMEM培养基培养MC3T3-E1细胞并以高糖(30mmol·L^-1)、INSU(10-mol·L^-1)、ALEN(10^-7mol·L^-1)进行干预,按①对照组(NG);②高糖组(HG);③高糖+胰岛素组(HG+INSU);④高糖+阿仑膦酸钠组(HG+ALEN);⑤高糖+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HG+INSU+ALEN)进行分组,抽取24h样本,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嵌入法检测增殖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均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HG+INSU+ALEN组促增殖作用最显著(P〈0.05),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凋亡率对于单-加用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均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HG+INSU+ALEN组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NSU、ALEN可以增加MC3T3-E1细胞数量,使其凋亡率降低,INSU、ALEN高糖环境下MC3T3-E1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MC3T3-E1细胞 胰岛素 阿仑膦酸钠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比较PLIFALIF及附加椎弓根螺钉后相邻节段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0具小牛腰椎标本,随机选5具为对照组,10具标本分为L4/L3PLIFALIF单纯融合组及附加内固定组,比较L3/L4节段应变、强度位移。结果两种融合方法附加内固定前后比对照组,应变位移都增加,强度降低(P〈0.01),两组间以ALIF组变化最大,PLIF最小(P〈0.05);在内固定前后配对比较,附加内固定后应变、位移增加,强度降低(P〈0.05)。结论PLIFALIF单纯融合及附加内固定有增加上位节段退变趋势,以ALIF较为明显。附加内固定后比单纯融合有增加退变趋势。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骨密度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CBM、CNKI,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1年8月。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7篇,共453例,Meta结果显示,骨钙素影响[MD=0.26,95%CI(0.06,0.46)],腰椎骨密度影响[MD=0.22,95%CI(0.05,0.40)],股骨颈骨密度影响[MD=0.04,95%CI(-0.05,0.13)],Wards三角区骨密度影响[MD=0.06,95%CI(0.02,0.09)],大转子骨密度影响[MD=0.03,95%CI(-0.00,0.07)],髋骨骨密度影响[MD=0.02,95%CI(-0.02,0.07)]。结论他汀类药物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还是有疗效,但由于文献质量方面不太理想,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依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骨质疏松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方法,研究褪黑素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中作用.方法10只刚孵育出WhiteLeghrn鸡作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控制白天12h光照(强度500Lux)、夜间12h完全黑暗(强度0-5lux)条件下饲养;20只WhiteLeghorn鸡鸡龄3d时行松果体切除,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20只WhiteLeghorn鸡3d时行松果体蒂部切断术,控制光照同对照组.5周时留取所有鸡白天(mid-day)夜间(mid-night)血清,用RI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所有的鸡处死后,取骨骼标本,行脊柱前后位平片检查.结果5周时,对照组褪黑素含量呈现明显白天低(57.25±7,43)pg/ml,夜间高(257.92+26.09)pg/ml周期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褪黑素含量,白天为(60.05±5.48)pg/ml,夜间为(55.09±8.35)pg/ml,其分泌维持低水平.松果体蒂部切断组褪黑素含量,白天为(58.77+8.44)pg/ml,夜间为(248.47+27.21)pg/ml,仍呈白天低,夜间高周期变化.X线检查:对照组10只鸡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20只鸡中9只鸡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为45%;松果体蒂部切断组20只鸡中有11只发生了侧弯,发生率为55%.结论松果体切除松果体蒂部切断都可以鸡中诱发出脊柱侧凸动物模型.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术后仍能保持褪黑素周期分泌,但可以诱发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侧凸发生不是通过褪黑素起作用.

  • 标签: 脊柱侧凸 病因学 褪黑素 松果体
  • 简介:目的探讨瘦素人成骨样细胞MG63Ⅰ型胶原Al基因表达影响。方法MG63细胞以3不同浓度瘦素(10^-8-10^-6mol/L)分别干预24、48、72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G63细胞Ⅰ型胶原A1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以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瘦素可上调MG63细胞Ⅰ型胶原Al基因mRNA表达,并存在浓度依赖时间依赖效应,其最佳浓度为10^-7mol/L,最佳作用时间点为72h。17β-雌二醇则以10^-7mol/L浓度组24h表达为最强。结论瘦素可上调MG63细胞Ⅰ型胶原Al基因mRNA表达,其作用较17β-雌二醇持久滞后。

  • 标签: 瘦素 MG63 实时荧光定量PCR Ⅰ型胶原
  • 简介:目的:观察服用三髓粉1~5年老年人骨密度、临床症状及骨折中长期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老年人服用三髓粉1~5年前后骨密度、临床症状脆性骨折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三髓粉1~5年(平均2.8年)后,临床症状骨密度均能持续或显著改善,股骨颈平均骨密度增加1.52%,有显著差异(P<0.05)。骨折率由3.7%降至0.9%,下降75.0%。结论长期(1~5年)服用金诺三髓粉改善骨密度临床症状仍然持续有效,并可大幅降低骨折率,证明三髓粉是保护骨与关节健康安全有效辅助食品。

  • 标签: 三髓粉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颈面积骨密度(aBMD)体积骨密度(vBMD)与骨面积(BA)之间关系及其诊断骨质疏松(OP)影响。方法采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5585例年龄5~96岁女性髋部(股骨近端)股骨颈BA、骨矿含量(BMC)、aBMDvBMD。结果股骨颈aBMDvBMD峰值BMD(x±s)分别为0.8098±0.1017g/cm^20.1747±0.0244g/cm^3,BMC与BA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00),aBMD与BA相关无显著(r=-0.022,P=0.104),vBMD与BA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00)。年龄≥40岁(平均52.7±9.58岁)受试者(n=4012)股骨颈BA按四分位数分成Q1、Q2、Q3Q4组,各组之间BMC呈显著梯次增加,vBMD呈显著梯次减少,各组之间aBMD无显著差异。采用aBMD诊断时,四OP检出率分别为Q1=8.59%、Q2=7.67%、Q3=8.86%Q4=9.07%,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采用vBMD诊断OP时,四OP检出率分别为Q1=1.90%、Q2=4.88%、Q3=6.87%Q4=13.4%,呈显著梯次增加。在年龄≥40岁全体受试者,aBMDOP检出率(8.55%)显著高于vBMD(6.80%),两者诊断齐同率为67.1%。结论该研究揭示股骨颈aBMD与骨骼大小不相关,vBMD与骨骼大小呈负相关。aBMDOP检出率显著高于vBMD。

  • 标签: 股骨颈 骨面积 面积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多重狗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I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实验组)。Ⅱ组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caudaequinaconstrictions,MCEC)48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纳米微球BDNF(15mg,内含有活性BDNF2.5mg)。术后1周、2周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48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BDNF纳米粒,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狗模型中疗效明显。

  • 标签: 腰骶部 神经节 多发性神经根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