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前期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GFR)联合新型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剂用于晚期肾癌疗效可能优于单药治疗效果。本文报道了二线VEGFR分子靶向药物阿西替尼,联合靶向程序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新型免疫治疗药物avelumab(阿维单抗).

  • 标签: 肾细胞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 阿西替尼 阿维单抗
  • 简介:高磷血症慢性肾脏病(CKD)透析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与患者心血管疾病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使用结合治疗高磷血症重要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磷结合剂包括传统含铝、含钙磷结合新型非钙非铝磷结合剂。近年来多项证据显示,含钙磷结合使用与CKD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相关。

  • 标签: 含钙磷结合剂 慢性肾脏病 临床应用 透析患者 矿物质 高磷血症
  • 简介:腹膜透析最早使用肾脏替代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案。但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且炎症与营养不良密切关系。炎症状态肾衰竭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出现感染情况状态。

  • 标签: 微炎症状态 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左卡尼汀 心功能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维持生物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内环境稳态生命正常活动基础,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生命起源于海洋,构成生物环境体液也是富含电解质海水基础上进化演变而来,保持成分稳定依赖摄取排泄器官作用,细胞层面上就表现为通过细胞表面主动泵作用与外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 标签: 肾小管 失盐性 治疗 诊断 生物体内 生命起源
  • 简介: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特征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认识诊疗水平。方法结合我院曾收治1国内1986~2017年个案报道44例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案、随访预后等。结果45例中,肿瘤好发于顶壁31例(68.9%);单纯印戒细胞癌37例(82.2%),混合印戒细胞癌8例(17.8%);TNM分期,T2期以上37例(82.2%),其中T3期T4期26例(57.8%);手术病例41例(91.1%),其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7.3%),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41.5%),根治膀胱全切术21例(51.2%);15例(36.6%)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行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13例(31.7%),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放疗3例(7.3%)。失访6例(13.3%);随访时间≤128例(62.2%),其中15例1年内死亡,2例复发;12只有3例(6.7%)。生存期最短2个月,最长44个月无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约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13个月。结论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早期行根治膀胱全切术结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治疗效果,但整体预后差。

  • 标签: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 印戒细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GPIb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及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析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MHD慢性肾衰竭患者49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检测MHD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CD62PCD63表达。采用电阻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相较健康对照组,MHD患者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P表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CD63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CD63表达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明显。结论MHD患者血小板GPIbα表达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紊乱激活血小板,而血小板CD63表达升高,血小板进一活化导致患者高凝状态加剧,可能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等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 CD62P CD63 血小板聚集 内瘘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NR_024158肾肿瘤中表达及其调控机制,并探讨对肾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影响。方法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NR_024158肾肿瘤组织细胞系中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R_024158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非特异性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肾肿瘤细胞系中NR_024158表达变化;MTS技术检测过表达NR_024158后细胞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过表达NR_024158后细胞迁移侵袭情况。结果肾肿瘤组织细胞系中NR_024158表达较相对参照系(HK-2)降低;NR_024158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5Aza.dc处理后,肾肿瘤细胞系NR_024158表达明显增加;过表达NR_024158后肾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明显受到抑制。结论NR_024158肾肿瘤中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表达受甲基化调控。

  • 标签: 肾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表达调控
  • 简介: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患者尿液中NID2HOXA9基因甲基化水平研究,探索诊断原发性膀胱肿瘤方法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70例膀胱肿瘤患者(实验组)60例泌尿系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尿液中NID2HOXA9基因甲基化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膀胱肿瘤患者尿液标本NID2甲基化率检测灵敏度7d%,特异度85%;HOXA9甲基化率检测灵敏度8d%,特异度93%;双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89%,特异度8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2(0.87~0.97),诊断价值优于单基因甲基化检测。结论膀胱肿瘤患者尿液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诊断原发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巢蛋白 同源盒 甲基化
  • 简介:目的观察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应用盐酸特拉唑嗪呋塞米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行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特拉唑嗪联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及2周后结石清除率、结石排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肾绞痛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除双J管后12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3.5%94.1%,均高于对照组;输尿管下段结石清除率1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肾绞痛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联合应用盐酸特拉唑嗪、呋塞米能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患者术后肾绞痛再发生率,效果良好、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特拉唑嗪 呋塞米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骨病由慢性肾脏病(CKD)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成分与结构改变血管及软组织钙化,CKD常见并发症之。目前,学术界称之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异常(CKD-MBD),定义为由于CKD导致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以下项或多项表现:(1)钙、磷、甲状旁腺素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或骨强度异常.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矿物质 降钙素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钙磷代谢异常
  • 简介:目的评估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技术(UBV)尿动力学检查(UDS)测量膀胱顺应相关。方珐本研究共入组40例神经源膀胱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UDSUBV检查,分别记录不同膀胱灌注体积下逼尿肌压力(Pdet)膀胱壁力学参数,并比较二者相关。结果群速度平方弹性模量作为UBV测量得到膀胱壁力学参数分别与UDS测量Pdet具有较高相关,中位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5%CI:0.74~0.94)0.84(95%CI:0.66~0.92),群速度平方弹性模量与Pdet相关指数显著高于0.5。结论UBV可密切监测神经源膀胱患者UDS检查过程中不同膀胱容量下膀胱壁力学参数改变,可作为非侵入评估技术用于膀胱顺应检测

  • 标签: 膀胱顺应性 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 尿动力学检查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全身化疗+膀胱内灌注与根治膀胱切除术两种方法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56例肌层浸润尿路上皮癌(T2N0M0,~T3N0M0期)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36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全身化疗及膀胱灌注保膀胱方案治疗,20例采用根治膀胱切除+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远期治疗指标、生存时间、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膀胱癌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模块量表评分。结果保膀胱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根治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与肠梗阻发生率方面低于根治组(P00.05)。术后随访3~57个月,平均29个月,保膀胱组远期治疗指标优于根治组(P〈0.05)。采用KaplanMcic,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保膀胱组多领域优于根治组(P〈0.05)。结论与根治膀胱切除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辅助化疗+局部膀胱内灌注方案治疗T2N0M0~T3N0M0期肌层浸润膀胱癌,术中出血,围手术期恢复快、并发症,远期治疗指标优,观察期内生存率相似,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保留膀胱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IgA肾病(IgAN)Lee氏分级牛津分型相关,评估该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观察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进行肾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N患者191例。根据Lee氏分级与牛津分型间质纤维化与小管萎缩(T)分级分为轻、中、3组,另根据牛津分型新月体(C)分级分为2组,观察患者血清CysC、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24h尿蛋白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采用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血清CysC与Lee氏分级、牛津分型之间关系。结果Lee氏分级与T分组中,随着病理损伤程度加重,患者血清CysC、SCr、BUN水平逐渐升高,eGFR水平逐渐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Lee氏分级、牛津分型中T分级呈正相关(r=0.768,r=0.624,均P<0.01),与eGFR呈负相关(r=-0.804,P<0.01);上述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中得到证实。含有新月体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不含新月体患者水平升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亦有相关(r=0.181,P<0.01),但多元线性回归提示二者相关不强,故仍需进一证实。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反映IgAN早期病理损伤等级尤其间质小管损伤程度敏感性指标。

  • 标签: IGA肾病 血清胱抑素C Lee氏分级 牛津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炎肌纤维母细胞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认识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2例膀胱炎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炎肌纤维母细胞低度恶性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诊断预后有指导意义。般采用保留膀胱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糖尿病肾病进展性肾脏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主要病因。目前研究表明,miRNA糖尿病肾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miR-18a、miR-19a、miR-194及TSP-1高糖与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情况,进一探索miRNA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监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低糖组(终浓度5mmol/L)、高糖组(终浓度30mmol/L)及高糖组+TGF-β1组不同时期TSP1mRNA、miR-18a、miR-19a及miR-194表达水平。结果TSP1mRNA表达水平随血糖浓度升高及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而miR-194成逐渐下降趋势,但miR-18amiR-19a表达水平并未随血糖浓度改变明显变化。通过TGF-β1处理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48h,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TGF-β1处理高糖组相比,TGF-β1+高糖组能进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mRNA表达水平,使肾小管上皮细胞miR-194表达进一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显示,TGF-β1对TSP1表达水平起正调节作用,对miR-194表达水平呈负调节作用,而针对TSP1是否miR-194靶向调节基因,还需后续试验进一验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反应蛋白1
  • 简介:嗜铬细胞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副神经节嗜铬组织肿瘤,能自主合成并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并引起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在内多种严重并发症。由于嗜铬细胞瘤病因复杂,迄今尚没有统金标准来准确地预测嗜铬细胞良恶性潜能。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生物学行为 预测 演变 肾上腺髓质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应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胞质动力蛋白轻链1(Tctex-1)基因表达,探讨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靶向Tctex-1基因Tctex-1-siRNA转染至人肾癌786-O细胞中。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Tctex-1-siRNA后786-O细胞中Tctex-1、WntVDAC1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Tctex-1-siRNA后,786-O细胞中Tctex-1、WntVDAC1蛋白表达下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Tctex-1-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下调Tctex-1基因可以降低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下游Wnt、VDAC1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Tctex-1 肾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临床特征及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127例病理确诊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临床因素。结果男60例,女67例,男女比例1∶1.17。年龄24-87岁,平均(51.65±12.26)岁。pT1期肿瘤患者占73.2%(93/127),T2期19.7%(25/127),pT3期4.7%(6/127),pT4期2.4%(3/127)。肿瘤最大径1-13.3cm,中位肿瘤最大径5.38cm。总体随访率达94.5%,127例随访时间6.4-67.7月,平均(26.6±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115/127)、88%(44/50)、76.2%(16/2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术后复发(P〈0.001)、pT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影响肾嫌色细胞癌生存期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并不能从术后使用白介素-2中获益(P=0.18),根治肾切除术(P=0.563)远处转移(P=0.119)可能患者生存期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OR=36.69,P〈0.001)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独立因素。结论肾嫌色细胞预后较好肾癌亚型之,临床上肿瘤分期以T1-T2期多见(118/127),这可能良好预后有关。淋巴结转移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独立因素

  • 标签: 肾肿瘤 肾嫌色细胞癌 生存分析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方法1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分别检测膀胱癌组织中lncRNAH19miRNA-29c-3p表达并分析相关。(2应用RNA干扰细胞转染技术抑制膀胱癌细胞系T24及5637中H19基因表达,其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qPCR检测细胞中H19表达变化。(3)膀胱癌细胞系T245637中共表达miR-29c-3pH19,运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29c-3p对H19及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靶向作用,应用Westernblot检测膀胱癌细胞系T24与5637中抑制H19表达后CCND2表达变化。结果H19膀胱癌中高表达,miR-29c-3p膀胱癌中低表达,H19miR-29c-3p表达负相关,H19与CCND2表达正相关。MiR-29c-3p可同时靶向H19及CCND2膀胱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29c-3p可以抑制H19表达,miR-29c-3p膀胱癌中起肿瘤抑制作用,而H19具促进癌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能力,表现为癌基因样作用,抑制膀胱癌细胞系T245637中H19表达可以翻译水平减少CCND2表达。结论lncRNAH19通过与CCND2竞争结合miR-29c-3p,降低miR-29c-3p对CCND2表达抑制,从而在膀胱癌中发挥肿瘤促进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19 细胞周期蛋白D2 miR-29c-3p 竞争性内源RNA
  • 简介: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词或具有修辞色彩词句,应使用汉字数字,:二倍体、氧化氮、"九五"规划、十二指肠等。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数字,连用两个数字之间不加标点,:七八个人、五十二三岁、两三家医院等。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历史纪年应使用汉字数字,: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部队医院编号"第"字者,编号用汉字数字.

  • 标签: 概数 汉字 十二指肠 部队医院 一氧化氮 缩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