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我刊曾在2007年第3期上介绍过反式脂肪的危害,但几年来发现,身边的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反式脂肪(它们又被称为植物末、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精炼或精制植物油等),很多人还把富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当成有营养的好东西给病人、孕妇及儿童吃。为提高大众对健康食品的认识,我们再次刊登反式脂肪的资料,希望更多人能远离有害食品。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精制植物油 健康食品 有害食品
  • 简介:目的探讨短程唑来膦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6例,采用唑来膦加局部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镇痛效果分别为93.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骨质修复有效率分别为87.5%、75.0%、43.8%,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唑来膦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骨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并增加骨质修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 简介: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并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等.二膦酸盐是治疗骨转移最常见的药物,唑来膦作为新一代含氮二磷酸盐类药物,是至今已发现的药物中抗骨吸收能力最强的.本文综述了唑来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唑来膦酸 肿瘤骨转移
  • 简介:L-氨基氧化酶(LAAO)作为蛇毒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有着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LAAO的生化作用和药理作用,提供了许多关于其对血小板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性、抗菌等方面的资料,本文就蛇毒L-氨基氧化酶(SV-LAAO)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蛇毒 L-氨基酸氧化酶 理化性质 生物学活性 抗肿瘤 抗菌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肿瘤全麻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均在术后应用持续静脉镇痛。A组用药:舒芬太尼15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氟比洛芬150mg+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持续输注量2mL/h。观察术后6、12、24、48h时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S)、Ramsay镇静评分(RSS)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镇痛结束后记录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疼痛VAS、PHS及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嗜睡及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毒副反府轻.县一种安伞、有效的镇痛方法。

  • 标签: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妇科肿瘤
  • 简介:在癌症病人的食谱中屡见有禁忌的品种,刺激性食物就不受人们青睐,辛辣性食物也是刺激性食物的一种,诸如辣椒、生姜和大蒜等。近来由于对大蒜素的宣传.大蒜素这个抗氧化剂日益被人们推崇。但辛辣性食物因其刺激性.尤其对胃肠有疾病者仍列为禁食之列。虽然如此,辛辣性食物可能有开发出抗癌药的潜力。不过辛辣性食物毕竟有刺激性,摄食时还是要适量.在辛辣性食物未开发成抗癌药前.不可不顾自己的感受。勉强进食。

  • 标签: 杀癌细胞 刺激性食物 化合物 大蒜素 癌症病人 抗氧化剂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胸苷合成酶(TS)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G6PDH作内参照,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41例胃癌组织TS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TS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93。TS高表达组(〉0.93)和低表达组(≤0.93)之间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S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TSmRNA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病人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TS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帕米脾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方法:自1996年3月~11月,应用国产帕米肼二钠治疗了2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结果:全组23例患者共用药治疗29疗程,止痛有效率高达72.4%,活动能力改善率68.9%毒副反应少见。结论:国产帕米膦二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治疗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癌疼痛 国产 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的检测又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为AFP、AFP变异体、AFP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
  • 简介:目的:评价亚砷注射液(三氧化二砷)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2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例;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Ⅱ期4例,Ⅲ期18例.将亚砷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滴3小时以上,每日1次;α-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每日1次.以上药物连用28天为一周期,间歇2周重复,连用2个周期为一疗程.结果:全组有效率为13.6%(3/22),其中部分缓解3例,稳定15例,恶化4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改善,通常用药一周后普遍肝区疼痛减轻.治疗后卡氏评分平均上升20分.从治疗首日开始算起,半年生存率为72.7%(16/22),1年生存率为54.5%(12/22).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骨髓抑制、药物热和腹胀,少数患者出现轻度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结论:亚砷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药物治疗 亚砷酚 三氧化二砷 Α-干扰素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hTERT反义寡核苷(ASODN)抑制CM-319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脊索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hTERT正义寡核苷(SODN)和反义寡核苷(ASODN)转染CM-319脊索瘤细胞株72小时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hTERT的ASODN转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SODN组细胞出现早期凋亡峰,细胞阻滞于S期,而hTERT的SODN则无此作用。ASODN组细胞凋亡率为16.01%,而hTERT的SODN组为2.3%。结论:端粒酶hTERT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可明显抑制脊索瘤细胞的增殖,且具有促凋亡作用。

  • 标签: 端粒酶 反义寡核苷酸 脊索瘤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氯屈膦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6例伴有骨痛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国产氯屈膦二钠组)和对照组(骨膦组)。结果:止痛有效率试药组为82.8%,对照组为85.2%;活动改善率试验组为65.4%,对照组为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止痛有效率和活动能力改善率均无显著差异,均毒副作用轻微。结论:国产氯屈膦二钠能较好地控制骨转移癌性疼痛,改善活动能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屈膦酸二钠 治疗 肿瘤 骨转移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显示核苷切除修复通路在去除吸烟引起的DNA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探讨核苷切除修复通路单核苷多态性与吸烟相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010例肺癌患者和1011例正常对照。采用基于通路的候选基因选点策略,从核苷切除修复通路相关的8个核心基因中筛选出40个标签SNPs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单个位点分析发现6个SNPs(ERCC12个,DDB22个,ERCC4/XPF1个,XPC1个)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和肿瘤家族史后,仍有3个SNPs(ERCC1rs3212948,DDB2rs830083,ERCC4rs3136038)与肺癌易感性存在统计学关联。等位基因联合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风险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ERCC1,ERCC2,ERCC3,ERCC5,XPA和XPC。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核苷切除修复通路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的肺癌个体易感性有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功能学探讨及大样本人群验证.

  • 标签: 核苷酸切除修复 肺癌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通路 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国汉族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人路及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外科治疗的全部患者共46例的资料。结果: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占73.9%;甲状腺腺瘤4例占8.7%,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占17.4%。通过颈部人路手术切除的占91.3%(42/46),胸骨正中劈开切除的占4.4%(2/46),颈前切口加开胸切除的占4.4%(2/46)。良性甲状腺肿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人路,按甲状腺切除的方法给予处理。其中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在胸外科行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胸骨后甲状腺乳头状癌,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部分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者加胸骨正中纵切口,行肿瘤姑息切除加气管切开术。46例患者中,10例(21.7%)出现并发症;5例(10.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出血4例(8.6%);气胸1例。结论:颈部低领式切口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由于颈部入路相对并发症少、损伤小、建议对良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和部分恶性肿行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胸骨后 外科手术
  • 简介:肺癌标志的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肺癌标志可以满意地用于肺癌的诊断,但有证据表明有些标志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评价。本文综述近年来肺癌标志研究的进展情况。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
  • 简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最为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接受TKA的患者数目持续增长。TKA常伴有大量的围术期失血及较高的异体输血率,而异体输血不仅伴有免疫反应、感染等相关输血疾病等风险,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 简介:转移扩散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单纯从大体病理学水平评估胃癌淋巴结、腹膜转移已成为限制其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问题.胃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包括癌细胞在原发部位经过粘附与去粘附的交替作用,破坏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而后脱离原发灶,通过侵犯脉管壁、浆膜面等到达继发部位,经过粘附、增殖、侵袭等最终形成转移灶.参与这一过程的诸多信号通路和基因网络都可能成为候选的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因此,探索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转移高危个体预测和转移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防治靶点,确立新的干预策略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分子标志物 标志物研究进展 相关分子
  • 简介:食管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较晚期诊断和5年生存率的降低。因此,加强对食管癌致癌作用的阐述,发现及鉴定新的肿瘤标志和治疗靶点,对于优化目前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方法非常有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食管癌肿瘤标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验证的结果,重点阐述了血液循环肿瘤标志、呼吸和气味肿瘤标志、唾液肿瘤标志及尿液肿瘤标志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