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是因垂体腺瘤突然出血或梗塞而导致头痛、视力损害、眼肌麻痹和意识状态改变的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各异,与其他颅内疾病相似,如果不是高度疑似,诊断极为困难.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性和亚急性病例.对危重病例,必须立即实施手术以保护视力和挽救生命.在急性期,由于极易发生肾上腺功能低下,所以必须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通过适宜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好.

  • 标签: 垂体卒中 病因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可能谁也没想到就是一个19岁的小姑娘在网络上的炫耀,就在这个最热的季节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图1)。我无从想象2011年的多事之夏对于这个叫郭美美的小姑娘的一生会意味着什么,但是她的确成为了一个符号,让很多人更认真地审视、反思我们身处的让我们多少有些迷茫的社会。

  • 标签: 卒中 META分析 死亡率 患病代价
  • 简介:岁末的北京,天空少有的放晴了几日。印象里冬日的京城,总是灰蒙蒙的,给人枯藤老树昏鸦般的落寞感。可是随着天空变得湛蓝,我的心情也有了几分不同往日的舒畅。细想起来,距我第一次到北京,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光阴了。这三十年间,太多的物是人非,潮起潮落,让人来不及细细琢磨,就被快节奏的生活湮没了。有多少人,我们再也没有了联系,有多少事情,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神经保护 临床前随机对照研究 真实世界研究 叶酸 心源性卒中
  • 简介:2012年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和研究所中进展评估组对研究的进展、挑战和机会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美国优先研究战略。本文对这些战略进行简要介绍,希望有助于从事相关研究者了解目前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卒中 优先研究
  • 简介:《中国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及临床指南。本刊旨在加强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服务广大医药科技卫生工作者。

  • 标签: 中国 杂志 卒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稿约 北京天坛医院
  • 简介:《中国杂志》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及临床指南。本刊旨在加强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半,服务于广大医药科技卫生工作者。

  • 标签: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杂志 卒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术性期刊 稿约
  • 简介:监测对于长期、动态地了解其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医疗服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患者的预后,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卫生政策决策者制订有效的防治防控策略、评价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际上,如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监测方法和模式[1-2],通过链接卫生行政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开展以人群/医院为基础的中流行水平监测和医疗服务质量、预后及其疾病负担等进行监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对加拿大的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对北京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的启示进行探讨。

  • 标签: 卒中 监测 加拿大 北京
  • 简介:发生率一项以白种人为参照、在西班牙裔及非裔美国人群中进行的研究(SHARP)显示,该人群总中发生率为168例/10万人(95%CI118~224)。其中,非裔与白人发生比为2.0(95%CI1.8~2.0),而西班牙裔与白人发生比为0.84(95%CI0.75~0.87)。出血性[脑出血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在非裔(26%)及西班牙裔(25%)较白人(16%)更多见。

  • 标签: 出血性卒中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美国人群 西班牙 发生率 白种人
  • 简介:脑微出血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脑小血管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缺血性、脑出血和溶栓或抗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脑微出血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将有利于脑微出血患者防治策略的制定。

  • 标签: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 简介:儿童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与成人显著不同,与成人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在儿童很少见。而与儿童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镰状细胞贫血和血液系统异常等。虽然儿童中发病半较低,但其复发危险率及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惠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儿童的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治疗现状及预防建议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 儿童 危险因素 病因 治疗
  • 简介:血管性痴呆定义正在重新修订.痴呆的多灶梗死模式和阿尔茨海默模式,常称作是多灶梗死性痴呆.这一称谓正在被更广泛的概念即血管性认知损害所取代.概念的演变反映了对构成这种复杂综合征基础的致病机制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这一修订工作的结果,在过去的25年,新的诊断标准已经确立,并且导致了关于精确的定义和有限互动评价可靠性的新问题.临床医生和调查者所选择的血管性痴呆的特异诊断标准,对流行病学、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经济评价都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卒中 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 简介:1引言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53000人罹患,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预计每年的中发病人数还会增加。在澳大利亚,中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每年超过13亿美元。同时,它对个人、家庭和劳动力的影响也甚为巨大。

  • 标签: 急性卒中 临床处理 指南 澳大利亚 人口老龄化 患者年龄
  • 简介: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趋势。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脑卒中的预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06年9月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起草了申请建立中国教育日(每年11月20日)的建议,获得批准实施。并于2007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且在当天,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活动分会场进行了现场咨询教育活动。

  • 标签: 教育活动 脑卒中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 脑血管病 公共卫生问题
  • 简介: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现代医学认为,的危险因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体力活动情况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平中 体力活动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患者脑血管狭窄与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患者197例,依据经颅多普勒(TCD)和(或)MRA、DSA检查结果,分成血管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平均随访25.69个月时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和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发和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的风险和累积生存率,采用对数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结果:在随访的197例患者,失访8例,共有189例资料完整。狭窄组(32.6%)与非狭窄组(15%)的中发生率(P=0.01)和预后(P=0.014)有显著差异;狭窄组50%的再发时间为47个月,显著短于非狭窄组的53个月(P=0.0145)。结论:脑血管狭窄是影响急性缺血性预后的因素,有血管狭窄者再发率高于无脑血管狭窄者。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预后
  • 简介: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提供有关各种确定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证据的概述,并提供降低中风险的推荐。方法: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每位作者先前在相关课题领域中的工作提名,并经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涵盖时间段为2001年最后一次回顾发表到2005年1月),参考先前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来概括现有的证据,指明现有知识的差距,如果合适,则根据标准的AHA标准做出简明的推荐。写作组全体成员在撰写过程均有很多机会对推荐进行评论并认可这份声明的最终版本。在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批准之前,本指南已进行过广泛的同行评议。结果:对评价个体首次中风险的流程图进行评价。根据进行干预的可能性(不可干预、可干预或潜在可干预)和证据的强度(证据充分或证据不太充分)。对首次的危险因素或风险标记物进行分类。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重低、人种/种族和遗传因素。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主动或被动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升高、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升高、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对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中一级预防的资料进行回顾。结论:有大量证据确定增加首次中风险的各种特殊因素和提供降低这种风险的策略。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 简介:目的评估后尿失禁(U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急性患者130例,按发病1-10d(病初)有无UI分为2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1年生存率,经多因素分析了解U1的危险因素以及U1与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UI组的全前循环综合征例数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UI组(P=0.000),与病初UI显著相关(OR=4.52;OR=7.15);UI组41例死亡21例,非UI组89例死亡3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48.8%和9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0.28,P=0.000);病初UI是1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21.74,P=0.000),患者年龄也与1年生存相关(RR=2.23,P=0.016)。结论病初UI是患者1年生存的强力负性因素,需要加强治疗干预研究。

  • 标签: 卒中 尿失禁 生存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后肺炎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113至2010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比较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入院时和入院后21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残障程度(mRS)及13常生活能力(BI),比较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1)入院后21d,肺炎组NIH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1.04±1.20)vs-(1.37±2.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63);mRS、BI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0.12±0.33)VS-(0.64±0.82);3.00±6.55vs14.70±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炎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0.0%vs19.0%;16.7%vs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3)肺炎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肺炎组[(35±17)vs(23±11)d],住院总费用及药物费用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509±4425)元vs(4867±1648)元;(4089±2709)元vs(2168±7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肺炎是导致病死率增加、近期临床预后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卒中 肺炎 并发症
  • 简介:中医对认识也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与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同时代的《黄帝内经-素问》(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所称的“仆击”、“薄厥”、“大厥”、“煎厥”、“偏枯”,指突发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并正确指出病因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图1)。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