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皮肤恶性肿瘤占皮肤科医师工作量主要部分。临床诊断决定鳞癌(SCC)恶性黑素瘤是否尽快切除重要因素。目的:分析NHS教学医院诊治恶性皮肤肿瘤数量类型,并评估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每个经组织病理证实、6个月以上病程恶性皮损相关数据。结果:1195恶性皮肤肿瘤被确诊,其中78%基底细胞癌、14%SCC、6%为恶性黑素瘤、其余2%包括Merkel细胞癌、恶性附属器癌恶性雀斑样痣。81%肿瘤患者接受皮肤科医师治疗。84%患者经二级医疗机构医师正确诊断,但仍有32%鳞癌被误诊。1195肿瘤916(77%)首选切除,其中92%(843/916)被彻底切除。结论:大部分皮肤恶性肿瘤(968/1195,81%)经皮肤科医师治疗治疗首选切除,其中91%(767/916)病例肿瘤被彻底切除。84%肿瘤临床诊断正确,但32%鳞癌在外科手术前未被正确诊断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临床诊断 治疗 MERKEL细胞癌 恶性皮肤肿瘤 皮肤科医师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在睾丸扭转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经手术临床随访证实睾丸扭转患者共计66,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对照组(n=33),对照应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不同类型睾丸扭转检出率以及两种检查方法超声表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84.85%)明显高于对照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4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睾丸完全扭转检出率(51.52%)睾丸不完全扭转检查率(33.33%)高于对照患者(12.12%、30.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患者睾丸扭转符合率高,同时能够准确判定睾丸缺血受损程度范围,睾丸扭转诊断以及评估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

  • 标签: 超声造影检查 睾丸扭转 常规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脉管畸形诊疗现代医学领域中疑难性问题。相对低发病率以及多个不同学科各自为政诊疗,造成了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认识经验不足。脉管畸形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医师首先需面临难题挑战;同时其精确诊断要求深刻理解胚胎发育、病理生理相关背景知识,熟知各种脉管畸形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形态学特征。

  • 标签: 脉管畸形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脱发皮肤科临床常见症状,脱发病因复杂、病种繁多,治疗不尽相同。脱发疾病诊断,除了需要对毛发生理、疾病分类各脱发疾病临床表现有深入理解,还要结合相关检查所获得辅助诊断信息,尤其毛发镜组织病理检查。目前,毛发镜和头皮组织病理应用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本文将常见脱发疾病临床特征、毛发镜以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结合,探讨脱发疾病准确诊断

  • 标签: 脱发 诊断 毛发镜 组织病理
  • 简介:婴儿血管瘤婴儿常见良性肿瘤,生后几周内出现,有明确增殖消退过程,可分为浅表性、深混合性三类及局灶型、节段型、中间型多发型四型。大多数婴儿血管瘤对身体不造成伤害,少数可出现功能影响或严重毁形性损害,极少数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潜在生命危险、严重功能影响及毁形性损害高风险婴儿血管瘤,需要尽早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应熟知婴儿血管瘤风险等级及治疗原则,根据患儿年龄、风险等级及有无并发症,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 标签: 婴儿血管瘤 临床表现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伴发巧克力囊肿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经手术以及病理确认为卵巢卵黄囊瘤伴发巧克力囊肿37超声资料,探讨超声图像表现,同时手术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7研究病历,13呈现实质性回声,局部还可以见到蜂窝样改变,22呈囊实性改变以及2呈现囊性房,同时实质部分还可以检出丰富血流信号;此外,巧克力囊肿内部回声多样化,依据病程长短以及月经周期而不同,具有特征性;超声对于卵黄囊瘤伴巧克力囊肿诊断正确率达到86.5%。结论:卵巢卵黄囊瘤伴发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了解认识卵黄囊瘤以及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特点,结合患者年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等可提高相应诊断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卵巢 卵黄囊瘤 巧克力囊肿 表现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异位妊娠患者90临床资料,且该90患者均在早期进行过经腹部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早期彩超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77.78%,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96.6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14.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种典型异位妊娠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面较传统经腹部彩超具有显著性优势,对于有效降低异位妊娠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步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异位妊娠
  • 简介:目的:探析白色念珠菌检测对龟头炎诊疗过程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118龟头炎患者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均为阳性,行菌株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菌株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8患者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念珠菌阳性率94.92%;白色念珠菌106株(94.64%)。培养菌株对制霉菌素克霉唑敏感率100.00%;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分别为56.86%、60.78%;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敏感;光滑念珠菌对所有药物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其余药物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仍真菌性龟头炎主要病原菌,其确诊依赖于真菌镜检菌种培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彻底根治龟头炎,提高临床治疗,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龟头炎 白色念珠菌 诊断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尖锐湿疣疾病诊断中发挥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共收治47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另外从我院随机抽取47名健康体检人作为研究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26.52±7.08)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8.83±8.86)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34.17±8.04)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92±6.68)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个显著特征,并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此时细胞免疫功能高下,尖锐湿疣疾病临床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TNF-Α IL-6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诊断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临床情况,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70不孕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涂片并浸入10%甲醛液中固定,对其中出现颗粒状成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以其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两组结合方法诊断率上符合程度、敏感性特异性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子宫内膜采集器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84.3%、94.7%,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两者结合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95.2%、94.7%,两者比较元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不仅可以用于涂片法进行细胞学诊断,可对子宫内膜有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诊断,这样会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子宫内膜采集器 不孕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精子性肉芽肿(SG)彩超图像特征,结合病理基础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SG28患者彩色超声声像图病理检查结果之间关系。结果:28患者,彩超病理对照分析显示:低回声型14、中等回声型7、高回声型4、网状格无回声3,各组彩超图像特点主要与肿块纤维组织成分多少有关。结论:精子附睾肉芽肿彩超图像特征表现主要基于其组织病理结构特点,彩超检查结合病灶病理检查提高彩超对该病诊断准确率。彩超对SG种有价值检查方法,可列为首选。

  • 标签: 彩色超声 病理诊断 精子肉芽肿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镜尖锐湿疣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疑似尖锐湿疣136个皮损分别进行医生肉眼判断、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诊断,以组织病理诊断金标准,并对前两种诊断方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医生临床肉眼判断敏感性94.26%,特异性35.71%,准确性88.24%;皮肤镜检查敏感性96.72%,特异性85.71%,准确性95.59%。两组方法判断结果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8),准确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尖锐湿疣诊断及鉴别诊断敏感性同临床肉眼判断,特异性及准确性优于前者,无创、耗时、花费优于组织病理

  • 标签: 尖锐湿疣 临床肉眼判断 皮肤镜检查 组织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数量、走行,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皮肤病
  • 简介:黑甲主要表现为甲板内纵行黑色或棕色条带。甲下出血、感染、药物、良性黑素细胞增生以及黑素瘤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黑甲出现,其中临床预后最差最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就是甲单位黑素瘤。如何将甲良性病变甲黑素瘤区分开来,避免甲黑素瘤误诊、漏诊,临床医生诊断重点难点。近年来,皮肤镜应用以及相关活检技术给黑甲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手段。

  • 标签: 黑甲 甲黑素瘤 皮肤镜 活检 病因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临床特征,探讨诊断治疗该疾病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受TPPA试验且结果显阳性110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母亲接受治疗情况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5治疗组45,分析各组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确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系统损害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9.23%,非治疗组中发生率35.56%;治疗疑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4.56%,非治疗疑诊发生率11.11%;治疗单纯TPPA阳性发生率86.15%,非治疗组发生率53.33%。非治疗组的确诊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单纯TPPA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治疗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脏器损害比例排在前三位皮肤、血液系统肝脏;24确诊疑诊患儿22患者治疗后2年无复发。结论:母亲孕期积极治疗对新生儿出生后先天性梅毒症状影响较大,先天性梅毒易导致脏器损害,儿科医生应加强对该类疾病了解,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多系统损害 临床特征 治疗措施
  • 简介:黑甲甲板或甲床呈灰黑色、棕黑色或黑色,可弥漫性或条带状或斑点状分布,可单发或多发。成年人甲母质黑素细胞约有200个/mm2。任何引起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或黑素细胞增生因素均可引起黑甲,例如真菌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系统性疾病、色素痣黑素瘤等等。黑甲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可为甲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程度极高甲黑素瘤。临床医生对黑甲有全面的认识,本文对不同病因引起黑甲及其临床表现作综述。

  • 标签: 黑甲 诊断
  • 简介:皮肤镜可以直接放大观察皮肤损害、识别细微皮损线索,协助皮肤科医师确立临床诊断并进步作为疗效监测手段,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临床实践。真菌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病种。皮肤镜皮肤真菌病诊断治疗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肤镜 真菌病 紫外光 荧光染色
  • 简介:目的:了解晚期隐性梅毒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特点。方法:对45病期超过2年晚期隐眭梅毒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结果,并与20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45晚期隐性梅毒患者,23(51.11%)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有异常发现,对照1(5%)有异常发现,经比较两类人群心动图异常发现率有统计学差异,X2=12.64,P〈0.05。45晚期隐性梅毒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13,三尖瓣关闭不全12,左房扩大11,左室扩大1,主动脉关闭不全7,主动脉增宽10,轻度肺动脉高压3,轻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7,室间隔及左室前壁运动降低、少量心包积液、中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室容量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1。结论:晚期隐性梅毒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左房扩大、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增宽为主,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梅毒主要方法

  • 标签: 隐性梅毒 心血管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