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颈椎管内神经鞘瘤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瘤体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参与病例讨论,完善特殊器械的准备。术中及时沟通、主动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根据手术需求进行体位调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结果避免了压疮、眼部压伤、电灼伤的发生。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合理摆放仪器设备,注意保暖,术后精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 计算机导航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但病因、病理机制未明.颈椎病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临床缺乏客观量化的疗效评价标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颈椎病人颈部周围肌群生物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以及推拿手法作用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颈部肌群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均行前路减压放置cage植骨融合及钢板固定。结果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术后随访患者的JOA评分(均数)呈逐渐上升之势,改善率69.3%。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如果出现椎管内血肿,应积极手术清除淤血。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前路减压 融合 椎管内血肿 清除淤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2月78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者护理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有并发症和后遗症17例,而常规护理患者有26例,舒适护理患者的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降低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的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舒适护理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室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82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2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仅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半定量快速测定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方法及准确性的研究。方法选取50例患者同时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及尿路CTU检查。肾动态显像检查计算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路CTU检查计算滤过系数R。两者所测定的结果相对照,进行一致性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滤过系数R测定的结果与肾动态图相关性良好.单肾的GFR相关系数r=0.867,p<0.05。结论应用螺旋增强CT多期扫描测定滤过系数R可快速估算肾积水患者的肾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检查 肾积水 肾小球滤过率 肾图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前后路结合减压固定术在颈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前路减压固定术治疗的颈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43例(对照组)和同期接受前后路结合减压固定术治疗的颈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2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神经功能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22.0±19.3)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1.0±8.9)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56.7±51.3)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5.6±56.3)ml(P<0.01)。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62.1±17.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5.4±22.9)d(P<0.01)。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1.0±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分(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发生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结合减压固定术手术复杂术中耗时长但效果良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对于存在有前后路压力患者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术式 疗效
  • 简介:咽鼓管功能与中耳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咽鼓管结构复杂,位置隐蔽,不易观察,目前有效研究较少。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重现咽鼓管结构和功能状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内镜下咽鼓管内给药,激光咽鼓管成型术,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可行性和有效性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咽鼓管功能不良目前尚未有确切诊断标准,研究中多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取得突破。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型术 量表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准确寻找识别甲状旁腺,并对其功能加以妥善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对识别甲状旁腺和功能保护的要点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能力,尽量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旁腺 功能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结果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和家属学会锻炼方法。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康复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脊髓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的36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2%,低于对照组的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了解其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完善冷热(水)试验(calorictest)、速度阶梯试验(Velocitysteptest)、摇头试验(head-shakingnystag-mus,HNS)及颈肌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检查(cervical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cVEMP),同时对30例健康志愿者完善以上前庭功能检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中,22例(68.75%)患者至少在一个水平半规管功能试验中出现异常,异常率最高的是冷热(水)试验,其次是速度阶梯试验和摇头试验。试验组水平半规管功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颈肌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异常率(21.9%)明显高于对照组(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冷热试验、摇头试验、速度阶梯试验及cVEMP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全面评估患者的前庭功能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良性复发性眩晕 眩晕 前庭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3-6岁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特点。方法利用《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对202例3-6岁听障儿童进行跟踪评估,分别在基线期、6个月后、12个月后进行测试;对3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并将听障儿童评估分数与健听儿童参考值对比。结果听障儿童的各项语言功能随时间推移极显著提高(P=0.000〈0.01);听障儿童年龄越大,语言功能越强,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年龄段听障儿童基线评估得分均低于3岁健听儿童期望值,康复12个月后,3、4岁听障儿童达到同龄健听儿童期望值,5、6岁听障儿童和同龄健听儿童仍有差距。结论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和健听儿童存在差距,但经过康复可有较大提升,且干预年龄越小,提升速度越快。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言功能 评估 参考标准
  • 简介:目的探究可训练助听器增益训练功能开启的时间对可听度及噪声下言语理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试验将36名助听器初戴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增益训练功能在助听器验配当天开启,而对照组的增益训练功能在验配1个月之后开启。经过三个阶段为期10周的增益调节和听觉适应后,采用言语清晰度指数(speechintelligibilityindex,SII)、噪声下言语测试(HearingInNoiseTest,HINT)、助听响度问卷调查表(ProfileofAidedLoudness,PAL)和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nternationalOutcomeInventoryforHearingAids,IOI—HA)对助听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验配后第8周的轻声可听度有明显差异,但主观言语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61%的受试者更倾向于使用增益训练后得到的优化增益,并且希望继续使用增益训练功能。结论提前开启增益训练功能虽然对最终获得的优选增益有影响,但对助听后言语理解度没有影响。

  • 标签: 听觉适应 可听度 优选增益 可训练助听器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的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8%。对比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功能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传统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2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滴对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并辅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的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滴对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型颈椎病 穴位注射 复方当归注射液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