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每一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医疗纠纷的巨大压力.都在经历着自身观念法律意识、医疗行为法律制度的碰撞。《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自2005年第1期发表法理学硕士沈曙铭撰写的”执业医师维权自律”系列讲座至今,已历时四年,二十余讲。作者根据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和现状,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实践,解析了现行的法律、法规,

  • 标签: 执业医师 讲座 自律 维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出版
  • 简介:目的研究成人骨下颌偏斜患者脊柱冠状面形态及躯干平衡。方法对35例成人骨下颌偏斜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片和头颅后前位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下颌偏斜者脊柱冠状面形态均不同程度呈“S”型弯曲,正常对照组脊柱基本呈一直线重力线平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下颌偏斜患者的躯干平衡均为失平衡(失衡角〉1°),正常对照者躯干平衡均在正常范围内(失衡角〈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下颌偏斜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和肩失平衡程度下颌偏斜程度均呈正相关,并呈线性趋势;④下颌偏斜方向颈椎段侧弯方向具有异向性,躯干段侧弯方向具有同向性。结论骨下颌偏斜脊柱形态和躯干平衡之间有一定的相关,临床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成人 骨性下颌偏斜 冠状面 脊柱形态 躯干平衡性
  • 简介: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forsythus,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denticola,Td)逆行牙髓炎的相关。方法:采集逆行牙髓炎患牙的牙髓组织(40例),应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监测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Td三种微生物以及总的细菌量。结果:逆行牙髓炎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和Td的检出率分别为22.5%、82.5%和47.5%,三种微生物之间具有协同致病效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2.83(1.26~6.38)。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Td)逆行牙髓炎牙髓组织的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逆行性牙髓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赛坦氏菌 齿垢密螺旋体 红色复合体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成为医学研究重要问题。有关老年痴呆的病理生化学研究和牙列缺损对大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牙列缺损神经递质改变、脑血流改变和老年痴呆发生相关,认为牙列缺损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牙列损失后脑部的病理改变,老年痴呆可能存在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牙列缺损 脑血流 神经递质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牙周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正常饲养;B组,单纯牙周结扎;C组,单纯高脂饮食;D组,牙周结扎+高脂饮食。3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同时,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做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1)牙周结扎大鼠磨牙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吸收。(2)各组大鼠血清T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HDL-C和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大鼠,且D组大鼠血清CHO浓度高于C组(均P〈0.05);C、13组HDL-C和L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脂喂养和磨牙牙周结扎可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牙周炎动物模型,牙周炎可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浓度升高。

  • 标签: 牙周炎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萎缩舌炎是指舌黏膜的萎缩改变,可由多种全身性疾病引起。除舌乳头萎缩消失外,舌上皮全层以至舌肌都可萎缩变薄,全舌红绛,光滑如镜面,故又称光滑舌或镜面舌[1]。萎缩舌炎的病因是复杂的,慢性贫血、干燥综合征及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导致舌乳头的萎缩。因此,临床治

  • 标签: 萎缩性舌炎 病因 舌黏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包头市3~5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现状分析,探讨患龋情况、龋蚀程度龋病活跃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选取包头市5所幼儿园中的379名儿童(男196名、女183名)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计算患龋率、龋补牙数(dft)、龋蚀严重指数(CSI),并应用龋活跃试验检测龋活跃度(CAT)。结果包头市3—5岁儿童患龋率、乳牙龋补牙数(dfI)和龋蚀严重指数(CSI)分别为56.20%、3.82和10.11;男女之间的患龋率、dft、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患龋率、dft、C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CAT在0-1度、2-3度间dft和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各度dft、CSI呈正相关关系(r=0.394和0.363,均P〈0.05)。结论龋活跃试验能够有效准确地反映龋蚀程度,对筛选高危惠龋风险儿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针对包头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应制定合理的预防诊疗措施,因地制宜为儿童口腔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龋病 学龄前儿童 龋活跃性
  • 简介: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位点C677T和A1298C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NSCL/P)发生的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法对200例NSCL/P患者和213例健康人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MTHFRC677T对照组病例组在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T基因型和携带T等位基因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儿童的1.84倍及1.57倍。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能分别显著增加儿童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和单纯唇裂的发病风险。MTHFRA1298C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的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比AA基因型儿童降低49%及43%。分层分析中,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可降低罹患唇裂伴腭裂及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风险。结论:MTHFRC677T可能为中国江苏地区汉族儿童NSCL/P的危险因素,而MTHFRA1298C有可能是NSCL/P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病例对照研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非综合征唇腭裂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评价可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nHAC/CSH)植骨材料的细胞相容。方法:犬外周血基质细胞(dPBSCs)从健康成年犬的外周血中分离得到,通过直接接触或浸提液法检测nHAC/CSH的细胞相容。制备nHAC/CSH的浸提液,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评价材料对细胞凋亡的影响,nHAC/CSHdPBSCs共培养后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浸提液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3天时两组细胞的凋亡比率相近,nHAC/CSH和dPBSCs共培养时,细胞伸展良好。结论:nHAC/CSH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可注射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栓形成患者76例为脑血栓组,口腔科门诊以非牙周疾病就诊患者9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病史及牙周检查。比较两组牙周炎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脑血栓组患者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栓组牙周炎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慢性牙周炎程度的加重,脑血栓形成的危险递增。结论慢性牙周炎脑血栓形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慢性牙周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Spee曲线高度咀嚼效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203名在校大学生的咀嚼效率和Spee曲线高度,将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pee曲线高度在0到2mm范围内咀嚼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Spee曲线高度在2到5mm范围内咀嚼效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9,P〈0.01。结论:当Spee曲线高度在2-2.5mm范围内时,咀嚼效率最大,过大或者过小的Spee曲线高度都有可能降低咀嚼效率。

  • 标签: Spee曲线 咀嚼效率 牙合重建
  • 简介:口颌系统在言语功能中尤其在语音产生过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口颌系统的形态结构异常可能会导致语音功能的异常。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骨AngleⅢ类错患者术前语音功能的分析,来研究哪些结构畸形对语音功能有影响。研究中以20名成人骨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矫治前的语音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牙颌面软硬组织结构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将各测量值患者语音状况做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患者语音功能的好坏舌体位置以及前牙覆、覆盖有密切关系。反覆盖越明显,反覆越小,语音功能异常越明显

  • 标签: 语音 头影测量 相关分析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牙周炎对种植牙存留率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6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病例对照研究被纳入,合计306例患者共476枚种植体,其中牙周炎组252枚,牙周健康组224枚。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存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2,95%CI(0.21,0.81),P=0.01]。骨吸收有统计学差异[MD=2.26,95%CI(0.54,3.98),P=0.01]。结论牙周炎患者对种植体存留率和骨吸收有明显影响,增加了远期失败的风险。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数量太少且病例不多,时间太短,以及测量指标不全面等影响本Meta分析论证强度及全面的因素存在,以上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炎 牙种植 存留率 骨吸收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前后向不调指数(APDI)上、下颌骨矢状向的位置关系,以利于骨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测试对象共100例,其中正常成人组20例,正常青少年组20例,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组28例,早期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组24例,早期骨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失败组8例。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指标为,腭平面角、面角、AB平面角及APDI值。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正常人群的APDI均值在85°以下,骨安氏Ⅲ类错[牙合]APDI均值在90°以上,青少年的各项测量值相对成人小,需行正颌外科的患者,APDI均值超过100°。APDI值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PDI均值超出正常标准值越多,上、下颌骨骨矢状向畸形就越严重。APDI值是评价骨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较为有效的指标。

  • 标签: 头影测量 前后向不调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大鼠咬肌线粒体渗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开放程度咬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改变,以及二者的相关,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渗透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用电镜观察咬肌线粒体以及细胞凋亡形态;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渗透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均大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和对照组(P〈0.05),其中4周组达到最高。除8周组,其他各实验组拔牙侧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实验组非拔牙侧(P〈0.05),且2周和6周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拔牙侧MPTP开放程度咬肌细胞凋亡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245,P〈0.05)。结论:偏侧咀嚼过程中线粒体渗透转换孔开放的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 标签: 偏侧咀嚼 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 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
  • 简介:目的:总结牙源性感染累及前纵隔的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的护理经验。方法:14例下行坏死性纵隔感染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牙源性感染。其中,前上纵隔感染9例,整个前纵隔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根据引流管位置,做好双套管冲洗及胸腔冲洗.确保引流通畅。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死亡率为8.3%,发生肺部感染6例.ARDS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下行坏死性纵隔炎需根据感染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通畅的引流及科学的呼吸道护理.是控制病情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清创 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Ⅲ类患者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的相关.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8名2015-2016年度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大视野CBCT的骨Ⅲ类面部不对称患者,使用Dolphin3D软件进行面部不对称程度及下颌骨形态学代偿的相关测量,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的相关.结果升支长度差升支冠状角之差及髁突水平角之差均呈负相关.矢状角之差颏部偏斜距离正相关.面部不对称程度ANB角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升支长度差增加,升支冠状角之差代偿程度减弱,髁突水平角之差代偿程度增强.升支矢状角之差可以作为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的指标.根据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Ⅲ类畸形严重程度面部不对称程度无相关.

  • 标签: 锥形束CT | 面部不对称
  • 简介:牙瘤是牙组织的发育畸形,它可干扰相关牙齿的萌出。牙瘤的生长潜力有限,其在乳牙列的发生少见。本文描述1例发生于一个52岁男孩的妨碍下颌左侧侧切牙萌出的巨大混合牙瘤。该牙瘤被手术摘除.进行了1年以上的常规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下颌前部 混合牙瘤 混合瘤 牙源性肿瘤 高密度病损 乳牙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供临床使用的电脑色度计(ShadeEyeNcc)测色的准确。方法:以临床上最常使用的VitaClassical比色板为标准,使用ShadeEyeNcc对色片的色度值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和该色片的色度值相符,则认为测量正确,反之,则认为是错误的。共测量5个比色板80个色片,计算测量准确率。选择15名无视觉缺陷的受试者进行Vita-Vita实验来测试视觉比色的准确率。使用卡方检验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hadeEyeNcc色度计比色的准确率为45%,高于视觉比色的准确(39.16%),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结论:视觉比色的准确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ShadeEyeNcc比色显示出了高度的重复性;但就本次试验而言,其测量的准确视觉比色相比,差异尚不具有显著

  • 标签: 色度计 VITA比色板 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