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营山县人民医院李富由于我国二胎政策开放,新生儿的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不论是刚刚迎接新生命降生的爸爸妈妈还是再次迎接新生儿降生的父母们,婴儿的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希望,然而因为新出生的婴儿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弱,可能或多或少的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对父母来说都是牵肠挂肚十分紧张。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治愈,但病理性黄疸可以引起新生儿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无法估计的结局。小编通过收集资料证实,有65%以上的新生儿父母对于新生儿黄疸并不是十分清楚和了解,所以小编想带领读者们一同去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是如何发生、出现何种表现,进行什么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有着更全面的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开展问题评估,给予患者改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又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问题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分析在骨科及分支学科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两者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精确性、可靠性等优势并且不断被完善和创新,已经骨科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骨科的研究模式,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点。本研究以有限分析在骨科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中的优势作为基础,分析有限分析在骨科学中的概况和进展。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创伤骨科 脊柱外科 关节外科
  • 作者: 陈继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陈继华骨折不仅仅只是骨骼的受损,有时还伴随着附近细胞结构和神经位元的失活,特别是当周围神经组织受伤时,不仅对应的手术难度系数高,而且术后恢复时间长,也可能会落下个终身残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70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70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350例患者应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观察组350例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病区管理、重症护理、消毒清洁、护理文书、药物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1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63例护理不良事件,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应用舒适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22.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及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以及褥疮的发生几率,能够良好的促进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常见的引流管护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置管术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5例)为实施标准护理前的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25例)为实施标准护理后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标准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达到94.8%,明显高于实施标准护理之前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中,实施标准护理之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实施标准护理前的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采取标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引流管 标准化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具体预防策略。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中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分组,普通组与调查组患者各35人。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调查组患者采取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43%(4/35),比普通组患者低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基础培训是提升神经外科安全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应用风险管理可大幅提升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安全系数。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危险因素 风险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综合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84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42例)、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42例),两组护理周期均为2周,比较NR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NR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感,值得借鉴。

  • 标签: 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 综合护理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56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运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住院所需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所取得沟通能力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确保辖区内药厂诺氟沙星胶囊质量保持一致性;方法:通过本厂药品与其他药厂不同批次型号的对比,再借由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模型的建立,对样品的特性进行验证;结果:药品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其一致性极高;结论:通过红外线光谱一致性模型的建立能够有效识别诺氟沙星胶囊的质量与真伪,并且通过光谱能够找寻到确切差异。因此红外线光谱模型的广泛应用具备一定实际意义。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近红外光谱 一致性 模型建立
  • 简介:本次研究分析了在神经外科的高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选取80例,运用回顾分析的方式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风险性因素。临床上在对神经外科高龄患者的护理,需要重视各类风险性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予以规避,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高龄患者 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作为分组基准,实验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安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细节护理模式 神经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强化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强化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强化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强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8±1.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强化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科室安全管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实践
  • 简介: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优质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34%,较普通组患者低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10%,较普通组患者高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科室安全护理质量,建议进行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3 -2019. 3 , 1 年内收治的 140 例 脑卒中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按照信封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70 例,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70 例, 常规护理 +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 1 年后的 护理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期 护理有效率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医学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划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值高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上升程度高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建议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