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取向,具身认知科学对传统认知科学有很大的突破。其中在元理论上,突破第一代认知科学作为思想基础的身心二元论,取而代之的是身心一体论和身心辨证统一论;突破人是机器的基本论断,提出人是人,与动物和机器不同,具有机器和动物所不具有的意向性和具身性,能够提问,能够沉思他们存在的意义,能够批判地反省其生命的意义,以使其行为方式发生变革;突破语言学哲学尤其是其重要理论形态逻辑实证主义,以心智哲学为指导思想。正是元理论突破,使得具身认知科学建构了与传统认知科学不同的体系,在理论、方法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 标签: 具身认知 传统认知科学 元理论 离身性 具身性
  • 简介:认知科学和聚合科技的建立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两个重要事件。欧美等国家对认知科学和聚合科技的探索及运用促进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这两大新的科技研究方向给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启发:应认真评估认知科学和聚合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更新中小学现有学科和课程设置;反思中国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

  • 标签: 认知科学 聚合科技 教育创新
  • 简介:三.动力学认知范式对表征的理解 ,但动力论的认知范式则宣称,动力论的认知范式与其他范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表征的不同理解

  • 标签: 动力学范式 认知科学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基于认知科学的高效学习策略,旨在探讨如何利用认知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介绍了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包括信息加工、记忆、注意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分析了认知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将认知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学习策略,包括分布式学习、间隔重复、深度加工等方法。接着,重点讨论了认知负荷理论、多重编码理论等对高效学习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验结果进行论证。最后,总结了目前认知科学研究对高效学习的启示,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 标签: 认知科学 高效学习 学习策略 记忆 注意力 教育应用
  • 简介:心理学中的“注意”概念界定模糊,其根源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导致的心理本体矛盾。概念问题导致了研究方法的缺陷。心理学的“注意”概念描述的对象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解释范式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建构,当解释范式发生转变时,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目前“注意”概念与实验研究中的问题不能通过技术层面的改革得到解决,而关于心理本体解释的变革则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放弃“注意”这个概念。

  • 标签: 注意 概念 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功能主义
  • 简介:摘要:从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得知,人类大脑对于图像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对于文字的理解。传统的知识传递主要依靠文字,但文字具有不形象、难理解等缺点,而图像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等特点,降低大脑的认知难度。而将文字转换为图像称为“知识可视化”,本文将简要分析一下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 标签: 认知科学 知识可视化 可视化表征 研究浅析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认知科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面,研究情境创设和以活动为导向的识字教学策略,发现识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识字量、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未来的识字教学中,提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 标签: 认知科学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情境创设 教学策略
  • 简介:随着经典认知科学失去半壁江山,认知神经科学已成为认知科学的主导范式。在《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2009)一书中,Chemero提出了取消主义纲领,即我们不必用表征概念来阐明认知过程。通过进一步考察认知过程的一些实例,可以看出表征的取消主义并不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立场。因此,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不是一个有效的研究纲领。

  • 标签: 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取消主义
  • 简介: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认知科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师,需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经过系统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采用多重信息提供渠道,使学生接受信息更有效;二是增加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意义关联性;三是根据生理及注意节律,安排课堂时间;四是注意课堂讲授的艺术性,使学生大脑活跃起来;五是及时归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六是不定期抽查,检查学习效果;七是模拟真实情景,构筑理解基础;八是与学生交朋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标签: 认知科学 教学实践 教材 课堂
  • 简介:恩辨式阅读教学模式以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和脚本/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题目、首段或编者的话来激活读者已有的认知模型,根据视觉感知的信息预测文章的内容,形成文章的脚本和框架,再通过明示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语用推理,理解文本的文脉意脉,最终整合文本信息,提高思辨能力。本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语码解读的认知心理过程,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探究思辨式阅读模式的可行性。

  • 标签: 脚本/框架 认知模型 明示信息 隐性信息 思辨
  • 简介:"言意之辩"起于先秦盛于魏晋,从逻辑上看主要是针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即语言或文字能否完全把人的思想或认识表现出来。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确定了语言的说事和行事功能,提升了语言的地位,至认知科学发生经验转向,确立了语言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从认知科学的建立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言不尽意"到"言尽意"的过程。

  • 标签: 言意之辩 认知科学 语言 思维
  • 简介: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被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而这些在语文阅读领域也有着更加细微可深入的探索空间。

  • 标签: 认知科学 大脑 女性 男性 研究成果 学生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人们对美学认知也在不断进步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美呢?美是从何而来的呢?本文根据新实践美学认知美学建构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新实践美学 认知美学 建构
  • 简介: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科学,其研究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将认知心理学相关科学理论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运用认知科学的表征理论和动机理论指导酒店求职英语课程教学,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率。

  • 标签: 表征理论 动机理论 酒店求职英语 教学实践
  • 简介:认知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构一种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从文化批评视角看,认知美学首先是从审美的核心旨趣出发探讨审美文化的品质与特色;其次认知美学建立在丰富的审美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于审美文化的选择、利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再次认知美学作为最具科学性的先锋美学,对于当代美学及审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其具备全球化的特征、融入世界美学的大潮,都将在思想启发和价值关怀层面,表现出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从当前美学研究状况看,认知美学对于传统审美文化的建构性维度,还未曾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探讨。

  • 标签: 认知美学 文化批评 实践经验
  • 简介:二十世纪以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愈发受到重视,特别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将以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为例,探讨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

  • 标签: 高校 海外人才 人才引进
  • 简介:本文简要地介绍和评述了彭加勒的科学美学观,旨在发掘和光扬他的这一宝贵的科学美学遗产。

  • 标签: 彭加勒 科学美学观 和谐
  • 简介:文章分析了英汉凝炼翻译的修辞特点,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翻译中何为思维重现,思维重现的理论基础是思维认识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思辨观和方法论于凝炼翻译实践中来实现思维重现以及运用凝炼翻译手法需注意的问题.从实例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着手,重点探讨了凝炼翻译方法论的实践.

  • 标签: 认知 思维重现 凝炼修辞 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