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 如安瓿、碎片、手术器械等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针刺伤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对于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再加上其他原因,容易造成针刺伤现象。本论文主要通过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来了解低年资护士针刺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对安全操作行为的认知和实施情况, 发现了低年资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的现状,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刺伤的发生率及有关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及反馈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低年资 针刺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理论对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为研讨期限,将本科室毕业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设为分析对象,人数共计30例,运用数字编号法实施组间划分(n=15),单号组:普通教学方法对护士的静脉穿刺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双号组: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本组护士的静脉穿刺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而后对比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可知,双号组实施方案更具优异性,穿刺成功率显优单号组(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有针对性的对PDCA循环理论在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影响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旨在借助对比实验令其优势性尽显,结局所得明确,该项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低年资护士 静脉穿刺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体验式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培训中的效果,以探讨其在提高护理人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50例低年资护士,等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体验式教学法的急救培训,对照组则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2组的培训后考核成绩及综合满意度以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员的评价。结果: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和综合满意度追踪均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认为观察组学员主动性、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较对照组强(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低年资护士在急救培训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其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自信和决策能力。因此,建议在急救培训中广泛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体验式教学法 低年资护士 急救培训 效果评估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低年资护理培训中采用阶梯式层级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10月至2023.10月期间参与培训的40名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数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法,研究组予以阶梯式层级教学法,各组20名护士,比较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技巧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评价能力相比,研究组护士发现问题能力、综合应急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理论实践联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层级教学法于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使用,会提高护士的个人能力,取得的考核成绩相对理想,值得运用。

  • 标签: 阶梯式层级教学法 神经外科 低年资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学生近视预防中实施健康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某学校中的1800名小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是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利用抽签方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0名,前组实施常规干预,后组进行健康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数据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干预在预防小学生近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地预防近视,增强预防近视知识。

  • 标签: 小学生近视预防 健康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方法。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共抽取研究对象100例,按有无近视进行分组,无近视的50名小学生为对照组,有近视的50名小学生为观察组,向其发放问卷调查表,对比两组小学生父母近视情况、护眼用眼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时用眼习惯、生活时用眼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评分。结果:观察组小学生父母近视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余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传因素、学习及生活时的用眼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均与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从上述方面着手进行干预可预防近视。

  • 标签: 小学生 近视 原因 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严峻形势,现有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尚存不足。为此,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通过综合分析疫情数据,研究发现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人群特征以及疫情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学校疫情防控水平,也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在于为防控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师生健康,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学生近视眼防控的中医药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100例愿接受近视眼防控小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干预措施为佩戴眼镜与做眼保健操,实验组采取干预措施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干预措施,对比其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眼局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药干预措施用于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效果显著。因此,在进行小学生近视眼防控过程中可加强对中医药重视度,充分保障小学生视力。

  • 标签: 小学生 近视眼 中医药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预防和纠正这一问题,脊柱侧弯操逐渐在中小学校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介绍脊柱侧弯操的背景和目的,详细阐述了其在中小学校的开展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通过分析,探讨脊柱侧弯操对学生脊柱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改进的建议。

  • 标签: 脊柱侧弯操 中小学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小学生近视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作用。方法 我院就诊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小学生近视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视力水平、屈光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水平、屈光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同对照组满意度比,前者更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学生近视患儿护理中,明显改善患儿屈光度、视力水平,促使患儿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近视 小学生 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 视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我旗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规定的微生物(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限量指标来评价消毒效果。对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已清洗及消毒的餐(饮)具加以抽样采样检验,采样方法及检验方法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附录。根据餐(饮)具消毒微生物限量卫生标准,对抽取到的不同餐(饮)具消毒的合格率做以统计与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我中心于2023年9月、10月、11月,每月随机从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具中的碗、筷子、餐盘、菜盆四类用具抽取样本数180份,共540份,经检验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的餐(饮)具消毒均合格。结论:辖区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的合格率为100%,说明现在我旗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管理的很好,值得继续保持。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饮)具消毒 调查 效果
  • 简介:摘要:调查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小学生的食物与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的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为主,蔬菜和水果摄入量较低。同时,许多学生在早餐和午餐时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导致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的情况。此外,调查还发现了很多学生存在忽视营养素摄入的问题,例如过量摄入垃圾食品和饮料,以及营养素不足的情况。呼吁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饮食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学校食堂应提供更多新鲜蔬菜水果和健康饮食的选择,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多食用蔬菜水果,避免过量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品。最后,学生也需要增强对营养知识的了解,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标签: 食物与营养 现状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常见病基本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和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2022学年某区辖区内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开展常见病监测,共抽检学校164间,体检学生人数366043人。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1.55%,恒牙龋患率19.08%,沙眼率0,贫血率3.38%,肥胖率8.99%,营养不良率8.30%。除沙眼率外,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21-2022年宝安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恒牙龋齿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随年龄段上升而上升,超重、肥胖率、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率随年级上升而下降。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

  • 标签: 中小学生常见病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小学生预防校园暴力知识的教育需求,为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调查,应用回归模型分析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为68.8%。当小学生自己遭受校园暴力时,同学积极应对占84.8%;在旁观别人遭受校园暴力时,积极应对占88.1%。对于预防校园暴力知识的家庭-学校综合教育需求最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级、班级好友、兄妹关系及心理弹性是家庭-学校综合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学校性质、是否为施暴者的角色是学校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泸州市城区小学生遭遇或旁观校园暴力时主要采取积极应对,对预防校园暴力知识的教育需求大,以家庭-学校综合教育需求为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铁性贫血中国小学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接受的缺铁性贫血小学生88例,依据学生入院时间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两种干预方式,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后,乙组学生对用药的依从性高于甲组,相关生化治疗改善效果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铁性贫血中小学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贫血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亲情护理 缺铁性贫血 中小学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永胜县三川镇2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情况,提出免疫预防策略。方法:在2022年11月~2023年2月时段中,采集三川镇2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并回顾分析,总共数据972例。统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免疫策略。结果:永胜县三川镇972例学生中,共发现乙肝阳性学生15例,弱阳性51例;儿童免疫接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学历、认知程度。结论: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现状比较明显,可通过乙肝疫苗接种进行良性预防,建议家长为孩子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幼儿园 中小学生 乙肝感染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了解当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上海市梅陇区学生健康档案系统导出2021年体检数据,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中小学生共计15808人,男生8390人,女生7418人,性别比1.13:1,平均年龄(9.50±2.40)岁。不同性别年龄别身高比较均高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平均水平,男生身高、体重及BMI值均高于女生。检出异常情况结果显示,有11511人(72.8%)出现BMI值异常、营养不良、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其中视力不良者最多,合计有8835人(55.9%),其次为超重2511人(15.9%)、肥胖2520人(15.9%)。男生超重、肥胖比较均高于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1);营养不良、视力不良和贫血的检出率在不同学龄阶段中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社区中小学生生长趋势整体较好,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肥胖、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亦不能忽视。因此,应联合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