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频简介】颈椎的骨质增生,组织增生(如黄韧带,前、后纵韧带的增生)、颈椎骨之间的移位,其第一位的病因都是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导致的。医学立足于第一位的病因为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第一位的发病机制为神经发病机制,所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治疗颈软组织的损伤或病变就是针对各型颈椎病的基础的、根本性的治疗。颈椎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动态力不平衡,最后这些力都要集中传递到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这3个部位,即高应力点。颈椎的移位,其异常的力必然导致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的瘢痕粘连等,当这些病变不能被自我代偿或修复时,就要用刀把这些病理改变切开、剥离、疏通等,使这些病理改变的范围、大小、强度等缩小到人体的自我代偿,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并最终达到全部修复或基本修复,使颈椎病得到根本性治疗。本视频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治疗做详细讲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地观察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组和对照组。对组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去神经化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封闭治疗。并在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从结果可以看出,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0.91%,显效率为63.64%。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50%。结论: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超声引导 针刀 去神经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针对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我中心诊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开展三联疗法,参照组44例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以及通痹散局部热敷疗法。分析具体数据。结果:两组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参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且降低了复发率,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闭合术 玻璃酸钠注射 通痹散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疗法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把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疗法配合中医中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效果显著,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刀疗法 中医中药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顺序分组研究,每组患者均 60例。常规组患者行中药内服治疗,联合组患者行 +中药内服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治疗后有效率 95%相比,联合组治疗后有效率 81.67%更高,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更好,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疼痛得到极大缓解,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刀 中药内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江西省中医院脊柱骨科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患者50例,随机分作对照组及治疗组,各组均有25例。给予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VAS评估、JOA评分,并对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计算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48%);治疗后患者VAS、JOA分值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结论:小针在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合牵张疗法治疗军事训练致腰方肌急、慢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17.7—2019.12在我科临床确诊的腰方肌损伤 2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12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腰方肌损伤;治疗组采用结合拔火罐及牵张疗法治疗腰方肌损伤,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对照组治疗前 VAS( 8.0±1.5),对照组治疗后 VAS( 2.0±1.0);治疗组治疗前 VAS( 8.0±2.0),治疗组治疗后 VAS( 4.0±2.5)。对照组显效率为 56.69%,总有效率为 83.46%;治疗组显效率为 77.95%,总有效率为 100%,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疗效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结合拔火罐及牵张疗法治疗腰方肌损伤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方肌损伤 针刀 拔火罐 牵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支射频与腰椎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治疗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疼痛科确诊为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72例,年龄49~70岁,男42例,女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射频治疗组(RF组,n=36)与射频联合治疗组(RFA组,n=36)。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RF组单纯行射频治疗,RFA组采用射频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 d、1及3个月时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疗效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疼痛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RF组和RF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RF组比较,RFA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5)分比(2.6±1.4)分,(1.6±1.1)分比(2.8±1.2)分,P均<0.05]。治疗后6个月时RFA组优良率88.9%(32/36例)明显高于RF组63.9%(23/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治疗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疼痛改善明显,且安全有效。

  • 标签: 射频 针刀 腰椎关节源性腰痛 脊神经 超声引导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使用镜并配合护理 的效果。方法:从 2019 年 1 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收集,一直到 2019 年 12 月结束,共选择配合本研究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61 例,对患者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分为 2组,所有患者均进行 镜治疗, 研究组 31 例,用围手术期护理 ,对照组 30 例用常规护理 ,对两组的 Lysholm 评分、 VAS 评分 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护理 效果。结果:研究组 Lysholm 评分高 于对照组( P<0.05),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P<0.05), 护理 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使用镜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提高膝关节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针刀镜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进针法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385例,通过改良进针法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度、膝关节活动范围、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85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中,男127例,女258例;年龄26~79岁,平均63.5岁;病史1个月~23年,平均17.4个月。经随访观察,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2.4±0.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7.3±1.3)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106+9)°明显高于治疗前(85+11)°(P<0.05)。随访6个月时优效96例,良效203例,好转78例,无效8例。结论改良进针法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刀 电离子透入疗法 医学,中国传统 髌下脂肪垫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应用对头枕相关穴位治疗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60 例,是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2 月。其中 30 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 + 康复训练 + 体,视为对照组,另外 3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对头枕相关穴位治疗方法,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Barthel 指数( BI)评分 变化 和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经过 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 BI 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比于常规神经内科治疗 + 康复训练 + 体治疗方法,给予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对头枕相关穴位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状况,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推广价值较高 。

  • 标签: 脑梗死恢复期 偏瘫患者 针刀 头枕部相关穴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为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及对远期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 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局部痛点封闭联合中药熏蒸及口服药进行治疗的 40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进行治疗的 40例设为实验组。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不同时间的复发情况上看,实验组患者 3个月、 6个月以及 1年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从总复发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实施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远期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予以超声引导下松解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松解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瑞士 DolorC1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结果:治疗之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改善了 VAS评分、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总有效率, P< 0.05。结论:膝骨关节炎予以超声引导下松解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针刀松解术 体外冲击波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刺联合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触激术进行治疗,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2%明显高于常规组 70%( P< 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 P< 0.05)。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触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针刀触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直 性脊柱炎在 经筋理论指导下采用甘草附子汤联合 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66例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微 +甘草附子汤 )和对照组 (塞来昔布 +柳氮磺胺吡啶 ), 每组 各 33例 ,共治疗 6 周。治疗前后采用 中医证候评分及 临床相关指标评估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 93.94%) 高于对照组( 78.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 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中 枕墙距、扩胸度及 晨僵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 采用 甘草附子汤联合 微 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 标签: 强直 性脊柱炎 微针刀 甘草附子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总结微创镜应用于治疗关节炎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 2019 年 07 月 01 日至 2020 年 08 月 01 日来在江口县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医的反复发作或者伴有痛风石患者,共 52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 26 例,对照组 ( 常规药物组 ) 和治疗组 ( 微创治疗组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微创镜关节腔置药及经筋微创松解。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评分,以及 VAS 评分两项指标,综合分析微创镜的临床效果。 结果: 在对治疗组 26 位患者的 VAS 评分进行统计并计算发现,所有患者术前 VAS 评分的平均值为( 8.19±1.02 )分,而手术治疗后 VAS 评分的平均值降至了( 2.98±0.76 )分。而两个小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Lysholm 评分均有大幅度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评分涨幅更高,说明微创镜用于治疗该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结论: 经分析研究证实,微创镜用于临床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普及。

  • 标签: 微创针刀镜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价值 普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