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应用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5年12月,对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前路减压+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术前摄颈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颈椎CT、MRI并进行颈椎病JOA评分。术后1周复查颈椎X线片以了解假体位置及其活动功能情况;复查颈椎MRI,了解颈段脊髓减压情况。本组病例均获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重新进行JOA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单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颈椎MRI示所有患者颈脊髓减压彻底,术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术后6周及3个月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复查,手术节段活动度无明显丢失,假体均无偏移、下沉等。结论对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时,在满足假体骨床的前提下,仍可获得充分的颈脊髓减压。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假体和植入物 外科减压术 关节成形术
  • 简介:摘要因颈椎间盘及颈部其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造成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自主神经损害,及由此产生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统称为颈椎病。

  • 标签: 颈椎病 治疗
  • 简介:随着工业和交通事故增多,颈椎外伤截瘫患者日益增加。我院骨科自1990~200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46例,行手术或保守方法治疗,取得一定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18岁至70岁,平均32岁。所有病例入院前常规拍X线正侧位片及作CT或MR检查,C1-2脱位6例,C1-2椎板骨折2例,C4-7椎体骨折38例,合并椎板骨折8例。MR或CT提示碎骨压迫脊髓37例,其中24例合并椎间盘脱出或血肿压迫,无椎管受压9例。完全截瘫18例,不完全截瘫28例。单椎体损伤32例,多椎体损伤14例。

  • 标签: 治疗 颈椎外伤 截瘫患者 骨科 手术 效果
  • 简介: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术》是由全军骨科研究所、上海长征骨科医院汇集一批中青年临床骨干编写的一部系统介绍目前颈椎外科最新理论和技术的专著,由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1万字,配有精美的线条图580余幅、临床资料照片450余幅。该书系统介绍了颈椎损伤、退变、炎症、肿瘤及畸形等各类疾患

  • 标签: 伤病诊治 诊治新技术 颈椎伤病
  • 简介: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其发病率为1.7%-17.6%,40-60岁为高发年龄。①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 标签: 颈椎间盘 病发病机制 退行性改变 椎间隙狭窄 40-60岁 颈椎稳定性
  • 简介:颈椎病是由于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颈椎间盘退化,并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等,而出现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甚至瘫痪,或出现眩晕等的综合症候群。此病与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颈部活动有密切关系。我们从1995年8月开展颈椎运动疗法配合疏风活血汤综合治疗颈椎病这个项目以来,发现该疗法对颈椎病的效果很好。现把该项目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运动疗法 疏风活血汤 综合治疗 颈椎病 中医治疗
  • 简介:五脏是藏象学说的核心.肝作为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的脏器,在五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不病."由于肝主疏泄主要是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肝的其他作用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故而肝对其它四脏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功能实现的.

  • 标签: 肝主疏泄 脾胃
  • 简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它可以同时进行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和重建颈椎稳定性.但颈椎间隙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易导致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加速退变,部分病例需要再次手术[1],为此我们应用颈椎全人工椎间盘假体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外科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式
  • 简介:本文通过较长时间的随访,总结52例颈椎管狭窄的病例应用后路单开门手术减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本组病例分析了造成颈椎管狭窄的常见病理变化及手术选择,强调指出术前应结合体征与各种影像仔细分析脊髓受压的情况与程度,从而决定手术开门的入路及减压范围,只有完全减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本组曾对前期和后期的病例做过比较,手术开门减压的范围,后期比前期要大;术后压迫症状恢复比前期要好。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治疗 手术减压 临床资料 并发症
  • 简介:用中药辩证论治颈椎病,自汉朝张仲景创下“葛根汤”治“项背强”,至今已2千多年,历代有丰富的经验。为了解近几年用药物治疗颈椎病的动态,则要复习相关文献报导如下:

  • 标签: 药物治疗 颈椎病 辩证论治 葛根汤 张仲景
  • 简介:自本刊2004年第10期刊出《拯救颈椎》一文后,编辑部收到众多颈椎病患者的来电来信,就该病提出了不少问题.为了将颈椎病的有关知识系统地介绍给读者,从本期开始,将连载颈椎病相关知识,以飨读者.

  • 标签: 颈椎病 相关知识 患者 问题 编辑部 提问
  • 简介:颈椎病应用针灸治疗,在《黄帝内经·素问》经脉篇已经提出,晋朝《针灸甲乙经》介绍了,手足太阳经、少阳经的相关穴位治疗颈项痛,上肢麻痹。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经验。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在运应针灸治疗方面也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介绍如下: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 足太阳经 穴位治疗
  • 简介:十: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大家还记得射击名将王义夫吗?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他打完最后一枪后晕倒赛场,以零点一环的微弱之差,痛失几乎到手的金牌,给国人和自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意志刚强、身经百战的神枪手,在夺冠有望的最后瞬间,却因头晕目眩而功败垂成呢?后经专家会诊,终于查出了肇事祸首--短暂性脑缺血(英文缩写TIA),即颈性眩晕症.

  • 标签: 颈椎病 头晕 会诊 颈性眩晕症 短暂性脑缺血 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