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是由属(Clostfidium)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患畜多因产生的毒素而中毒死亡。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土壤则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故也称土壤病。一性肌炎1发病机理性肌炎是厌氧的状芽孢(腐败、气肿疽)和其他条件致病引起的牛的高度致死性疾病

  • 标签: 梭菌病 防治 牧场 发病机理 气肿疽梭菌 中毒死亡
  • 简介:肉毒是一种分布广泛、耐热、所产毒素毒力极强的大杆菌,存在于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污泥中,也存在于健康动物的肠内和粪便中。夏季,肉类、蔬菜、瓜果等有机物腐败,从而适合肉毒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鹅采食了这种腐败变质的饲料,很容易引起中毒。

  • 标签: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夏季 腐败变质 大杆菌 有机物
  • 简介:近几年来,我县放牧鸭群中常发生放牧数小时后以头、颈、翅、腿部的麻痹和瘫痪为主要症状疾病,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经临诊及相关试验综合分析,确诊为鸭肉毒毒素中毒。

  • 标签: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鸭群 诊治 综合分析 养鸭业 放牧
  • 简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青海省某鹿场现有梅花鹿、白唇鹿、青鹿等510只,2009年5月份发病,共死亡鹿21只,均为成年梅花鹿。鹿群曾注射过羊四联苗、口蹄疫疫苗。病鹿死前体温为36.5℃,流泪且有眼屎,呼吸急促,有肚子疼痛的症状,发抖。一只鹿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肛门松弛,另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发病时曾用磺胺咪、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疗效。

  • 标签: 梅花鹿腐败 梭菌病 病诊断
  • 简介:肉毒中毒又称肉毒中毒症。肉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中。该在死亡的动物、鱼类和某些昆虫体内繁殖并形成芽孢,又从这些动物回到土壤及水中,易于污染食品。当其在适宜条件下于食品中产生剧烈的嗜神经性毒素(肉毒毒素)时,

  • 标签: 肉毒梭菌中毒症 诊断报告 蓝狐 污染食品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 简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灾害严重。自2002年至2015年,危害面积800多万公顷,累计牧草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就D型肉毒毒素、毒饵配制以及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毒素对防治东北鼢鼠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标签: D型肉毒梭菌毒素 防治 鼢鼠 试验
  • 简介:一、犬巴贝氏虫病犬巴贝氏虫和吉氏巴贝氏虫是犬巴贝氏虫病的病原,血红扇头蜱是犬巴贝氏虫的传播媒介,犬是犬巴贝氏虫的储存宿主。摄入犬巴贝氏虫的任何时期的血红扇头蜱都具有传染性。血红扇头蜱摄入犬巴贝氏虫后2~3天就可以传染给犬。

  • 标签: 血红扇头蜱 传播性疾病 传播媒介 传染性 犬巴贝氏虫病
  • 简介:家兔A型魏氏病,又称产气荚膜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以腹泻为特征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A型魏氏梭菌病 肉兔 防治 诊断 梭菌性肠炎 肠毒血症
  • 简介: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的仔猪多发。该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但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本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寒冷、饲养不当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06年3月5日至3月底,广西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发生猪性肠炎,到笔者处就诊,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梭菌性肠炎 仔猪红痢 防治 诊断 产气荚膜梭菌 急性传染病
  • 简介:在夏秋养猪时段中,具有较高的高热性疾病发生率。高热性疾病是因多种病感染导致的疾病类型,猪在患病后将表现为皮肤发红、持续高温等症状。为了更好地开展生猪养殖,在本文中,将就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 标签: 生猪 高热性疾病 治疗 注意事项 对策
  • 简介:牛消化性疾病的代表症包括"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等,其共性特征是引发反刍不良症状,这是反刍动物消化性疾病的典型临床特点。鉴于牛反刍异常与消化性疾病的紧密联系及辨证关系、致病因素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本病。治疗本病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对症控制各种继发或并发症状。

  • 标签: 牛消化性疾病 反刍机能 辨证关系 致病因素 综合防治
  • 简介: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各种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人类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经成为中国人养殖的习惯,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又会对畜禽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一,动物体内产生耐药性细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严重损害动物机体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养殖业 丁酸梭菌 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 动物机体免疫
  • 简介:初配母牛或经产母牛虽能正常发情,但多次配种仍不能受孕,其原因多是由于年龄因素、繁殖技术不佳、近亲繁殖、染色体畸变、饲料营养不全、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钻缺乏症、碘缺乏症、硒缺乏症、布鲁氏菌病及病毒性阴道炎等。

  • 标签: 母牛 发情 配种 不孕 影响因素
  • 简介:猪高热性疾病在我市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养猪生产。为了解我市疫病流行情况,以制定规划尽快地控制和消灭猪高热性疾病。5月10日-6月9日,我局对临泉:阜南、太和、界首四县市进行了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胸膜肺炎病血清学调查。共检验四个县市8个规模养猪场和40户散养场猪血清145份。

  • 标签: 规模养猪场 热性 疾病 夏季 猪圆环病毒病 血清学调查
  • 简介:细菌性鱼病是指由各种致病菌引起的鱼类疾病.该类疾病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微生物引起的鱼类疾病中危害最大,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鱼病研究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本文主要介绍当今细菌性鱼病的种类、诊断技术、病理及防治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疾病研究进展 细菌性疾病 鱼类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