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组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项目团队,应用HFMEA模式对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该模式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流程。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心脏手术并建立人工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HFMEA模式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按照常规气囊压力监测流程执行;HFMEA模式管理组采用HFMEA模式对气囊压力监测流程进行改进并执行。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合格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CSICU住院时间,评估HFMEA模式在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应用HFMEA模式后CSICU护士的气囊压力管理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及其对气囊管理的满意度,评估HFMEA模式的实用性。结果共纳入605例CSICU患者,其中常规管理组289例,HFMEA模式管理组316例。与常规管理组比较,HFMEA模式管理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合格率明显升高〔94.99%(2 994/3 152)比69.97%(1 626/2 324),P<0.01〕,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CS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拔管时间(h):6(7,12)比6(8,13),CSICU住院时间(h):40(45,65)比41(46,85),均P<0.05〕,但两组间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ICU护士对气囊压力管理的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分):44.47±2.72比37.59±6.56,实践技能成绩(分):44.56±2.66比40.03±4.32,总成绩(分):89.03±3.07比77.63±9.56,均P<0.05〕,同时,护士对气囊压力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分:7.72±1.11比6.44±1.32,P<0.05)。结论运用HFMEA模式可改良人工患者气囊压力措施和规范监测流程,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且在CS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安全有效。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 作者: 刘会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深圳518104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对ICU护士人工气囊压力监测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现状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探讨。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11月之间,本院80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呼吸内科ICU、神经外科ICU、急诊ICU、中心ICU)进行人工气囊压力监测的认知现状调查。结果: 在ICU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对气囊压力监测认知得分高于3年以下护士人员(P<0.05),本科学历的ICU护士对气囊压力监测认知得分高于专科学历的ICU护士。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6.25%(21/80)的ICU护士不知道气囊压力检测的范围,51.25%(41/80)ICU护士没有进行气囊压力检测相关培训。结论:需要加强提升ICU护士对人工气囊压力监测的认知掌握,加强对ICU护士的专业培训工作,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ICU护士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现状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自动脉冲保焊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在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应用,分析了其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对其焊接质量进行了评定。

  • 标签: 自动脉冲气保焊 单面焊 双面成形 质量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高NCU重症患者人工气囊压力达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神内NCU行留置人工治疗的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管理模式,观察气囊压力达标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囊压力达标率96.00%显著高于7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提高留置人工的NCU患者气囊压力达标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NCU 人工气道 PDCA管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ICU患者护理中气管理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69例调研对象,均为ICU人工患者,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分为基础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34例(接受气管理小组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康复效率。结果 本试验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均获得较好效果,但组间比较,实验组压力性损伤/损伤/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康复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ICU人工患者管理小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助于强化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ICU患者 气道护理 气道管理小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系统管理在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系统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神经重症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系统管理在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系统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神经重症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lCU人工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21.01-2021.12年收治的人工相关性压力损伤患者(n=40例)进行分析,分为两组,试验组(n=20例):采用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对照组(n=20例):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有差异,(p

  • 标签: 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 重症监护室(ICU) 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程序化管理在人工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人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程序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时间、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程序化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0例ICU人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工管理小组。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管理小组措施在ICU人工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更高,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出现各种并发症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ICU 人工气道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和人工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护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人工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工管理小组提供的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人工管理小组是基于以科研结果为导向的实证护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优势,对构建ICU人工护理的安全体系有促进价值,可强化护理人员管理意识,使

  • 标签: []人工气道 ICU 护理 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将程序化评估应用在ICU患者人工管理中,对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人工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设置两组,观察组(程序化评估)和对照组(常规管理方法)。统计两组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对比两组的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评估应用在ICU患者人工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有助于确保患者处于通畅状态,而且湿化效果令人满意,还能使气囊管理和床头抬高得以有效的监管。

  • 标签: 程序化气道评估 ICU 人工气道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湿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湿化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痰液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持续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相对比,前者更能够有效满足气管切开患者对于温化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 间断雾化吸入 气道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湿化护理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表现。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0例建立人工的重症患者,经抽签法处理相关人群,分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纳入的患者人数相同。对照组和观察组所用的护理方式不同,两者接受的护理依次为常规人工鼻湿化护理、恒温恒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护理,随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受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受损发生率等数值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人工的重症患者,为其提供人工湿化护理模式,给出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在患者疾病症状改善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 标签: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气道受损
  • 简介:摘要:丙酸属于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在糕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普遍以丙酸盐的形式应用,能够有效防止糕点腐败变质,适当延长保质期,尤其对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钙质,具有营养强化的效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相色谱法对糕点中丙酸的测定,旨在保证糕点类食品的安全性。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测定 糕点 丙酸
  • 简介:摘要:丙酸属于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在糕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普遍以丙酸盐的形式应用,能够有效防止糕点腐败变质,适当延长保质期,尤其对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钙质,具有营养强化的效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相色谱法对糕点中丙酸的测定,旨在保证糕点类食品的安全性。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测定 糕点 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