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9年2月21日,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海金融法院发布“五年规划”,提出到2023年要建设成为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的世界一流金融法院。此时这家法院刚成立半年,谈到规划的岀台,该院院长赵红表示上海金融法院还处在‘初创阶段’,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面向未来的胸怀、放眼全球的气魄,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谋划、推动金融法院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金融法院 金融纠纷 上海 实践 五年规划 专门法院
  • 简介: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2014年中国科技金融高峰论坛上表示,在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方面,上海下一步要加快建立针对科技企业的信用体系;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股权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创新服务体系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要为科技金融创造更好的环境。

  • 标签: 科技金融 金融发展 上海 创新服务体系 风险投资体系 常务副市长
  • 简介:上证指数、道琼斯指数、美国大豆指数……大厅里,电脑一字排开,电子大屏幕实时播报股市行情。新学年开学,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的金融实验室正式建成。该校的学生将在“大户室”里学习金融理财技能。依托这个金融实验室,上财附中将首次在高中开设系统的专业金融课程。高一年级还把金融课程安排为必修课,每周1到2个课时,

  • 标签: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理财 高中 金融实验室 课程安排 道琼斯指数
  • 简介: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与上海金融业之间较充分的协商沟通,由财政部颁行《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另由上海银钱业公会提出《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补充办法四项;国民政府先后在上海设立中、中、交、农四行联合贴放委员会和四行联合办事处,向金融业工商业提供贴现放款,实行统一管理和指挥,以应对因战事而导致的金融紧急情况。这些举措得到了上海金融业的欢迎和支持,也强化了抗战爆发初期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 标签: 淞沪抗战 国民政府 上海金融业
  • 简介:摘要:就全球金融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反腐经验而言,金融腐败是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而又必须尽快着力解决的现实难题。为了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防止用“潜规则”代替显规则,上海针对金融腐败易发多发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制度+科技”源头防腐体系构建。本文分析借鉴了国外“制度+科技”源头防腐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健全和完善上海“制度+科技”金融源头防腐体系提出了基本的对策建议。就全球金融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反腐经验而言,金融腐败是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而又必须尽快着力解决的现实难题。“制度+科技”的基本含义,是在廉政科学化理念的指引下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通过廉政制度与现代科技之间的有机互动和相互融合,不断提高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和制度监督中的科技含量,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有鉴于此,本文将在借鉴国外“制度+科技”源头防腐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上海构建“制度+科技”金融源头防腐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 标签: 上海制度 体系研究 源头防腐
  • 简介:一,2005上海住房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1.与住房市场正经历从历史最高位的理性回归调整相同步,2005年上海新增个人房贷资产规模,将呈现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58.71%。而个贷违约风险总体仍处受控状态。

  • 标签: 住房金融市场 上海 市场运行 理性回归 住房市场 资产规模
  • 简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于《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学校的起源可追溯到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著名教育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2011年学校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在近9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和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 标签: 上海金融学院 会计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中国现代 著名教育家 研究生培养
  • 简介:  [关键词]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人才战略      目前,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

  • 标签: 上海金融 人才开发 开发战略
  • 简介:打造以创新金融科技为特色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动力,是为了闯出一条有别于现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探索出适合本土和全球发展趋势的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模式。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确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质量和服务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基于金融科技推动国际金融中心业态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依据国家发展战略,适合本土和全球发展趋势的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策略包括打造金融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共赢”模式,再造金融科技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生态链,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管控风险合力,“双峰”式推进综合监管框架调整。

  • 标签: 金融科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本土模式 综合监管框架
  • 简介: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均居于世界前列,建立一个发达高效的金融产业已成为中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资源方面享有的先天优势,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成为迫切需要。

  • 标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危机 国际影响力 转折时期 综合国力 经济实力
  • 简介:作为2016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一,第七届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年度峰会日前召开。本届年度峰会以“新金融、新趋势、新技术——引领消费金融的新发展”为主题,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支持,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主办。

  • 标签: 信息服务业 上海市 新金融 峰会 信息化委员会 信息消费
  • 简介:1948年的金圆券政策及其推行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其掠夺性、不合理性的显现有一个过程,上海金融业对金圆券政策态度从遵行、异议、批评到反对也有转变的过程.以往对金圆券政策问题的研究,主要以国民党政权及其国家行局为主体,以其相关决策及实施为主线,其研究比较简略和狭窄;其实,选择上海私营金融业为考察主体,以当时私营行庄公司如何应对实施金圆券政策的各主要方面为研究主线,着重从私营金融业的基本态度、金银与外汇资产、利率、资本升值和现金增资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金圆券问题本身以及对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金融业与国民党政权关系的研究.

  • 标签: 民国史 金融史 金圆券政策 上海金融业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是一所全面开放的、以本科教学为主体、以金融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和案例教学为特色的国际化学院,兼具外国留学生教育。现有全日制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1个,全日制本、专科生2000余人,国外留学生60余人,夜大学本、专科生1100余人。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学院 金融 外国留学生教育 简介 技术人才培养
  • 简介:跨越江东第一家上海人是善于抢占商机的。抢占商机,利用商机,历来是商界的生存发展法则之一,也是十里洋场上海商业文化的基本特色之一,金融业更是如此。开发开放浦东,无疑是中外金融界、经济界、企业界的一大商机。所以,在这只“领头羊”出现之前,上海银行界已经采取行动了。

  • 标签: 上海人 金融界 风云人物 “领头羊” 生存发展 商业文化
  • 简介:地域优势和历史机遇宁波帮是以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民间商业集团,所指范围为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镇海、慈溪、定海、象山六县,后又包括余姚县。自明末以来,宁绍平原人口激增,至1820年宁波府人口已达235万之多。人稠地狭的矛盾是促使移民的一大动力,而宁波地处海滨,居南北洋中间,往返南北洋的船只多以它为停泊站,并以其所运载的南北各地物产与宁波土特产交换,便导致宁波、镇海、慈溪一带商人纷纷设立南北商号,自置船舶装运,形成许多南北货行业。由于宁波人长期积累航海经验,且富有商业的进取心和敏感性,而上海为八方商贾荟萃之地,与宁波可一苇通航,很自然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导致宁波人鹜趋上海经商,蔚然成风。

  • 标签: 宁波帮 上海 金融家 地域优势 商业集团 宁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