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最近,一篇《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文章在网络流传。文章中一名女生自述在美国西雅图留学期间,因好奇吸食“笑气”,结果很快成瘾,不仅花光了几十万元,而且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幻觉来袭、手脚麻木、身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今年年初,这名女留学生不得不放弃学业,坐着轮椅返回国内.如今在北京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 标签: 瘫痪 首都国际机场 留学生 网络流 西雅图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影响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80例不同程度的脑性瘫痪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掌握病情、沟通、心理行为等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结果给予脑性瘫痪患儿心理护理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8%,其中30例效果显著,显效率为37.5%,45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过分紧张、恐惧、悲伤及忧郁情绪。

  • 标签: 护理 脑性瘫痪专病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科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文关怀 脑卒中 偏瘫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为医务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通过有计划的与家长进行谈话,观察及了解家长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总结父母心理变化特点。提示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护理心理学帮助家长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及早的积极参与配合,有利于患儿整个的康复治疗过程。以此总结出脑性瘫痪患儿家长需要深入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家长心理负担,减轻家长悲观心理,有助于尽早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 标签: 脑性瘫痪 家长 心理护理
  • 简介:为加强兽医防治工作、保障奶牛业的正常发展,自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5月16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一行人到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彦霍德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当地养牛户较多,但因地处偏僻,文化知识不全面,养殖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姜新基兽医师的带领下对村民宣传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并对村民里的畜群进行彻底的检查,对个别的病畜进行诊断治疗,帮助村民提高了经济效益。

  • 标签: 中西药结合治疗 奶牛业 产后瘫痪 养殖技术 阿拉善左旗 巴彦浩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性瘫痪的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交叉性瘫痪产生的解剖学基础,并将其传导径路归纳为两条线。结果这一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交叉性瘫痪产生的基础与临床的关系,学生们理解容易,接受更快,并能很快地参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结论使用两条线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交叉性瘫痪的教学难题。

  • 标签: 神经病学 交叉性瘫痪
  • 简介:1990年出生的祁建光,老家在河北保定农村。两岁时,母亲因病离家出走。靠着务农和打零工,父亲起早贪黑干活儿,把他养大。2014年大学毕业后,祁建光成为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的一名员工。2015年下半年,父亲病情加重,因脑梗塞导致严重的语言障碍、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经过考虑,祁建光做出决定:带着父亲建高铁。

  • 标签: 中铁十一局 父亲 瘫痪 90后 离家出走 大学毕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GMFM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MF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AS评分、GMFM评分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髂腰肌痉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悬吊技术 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后肢体偏瘫病人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随机筛选自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脑硬塞病人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无太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 肢体偏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收取我院80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中药汤剂 骨折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下肢机器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康复治疗。利用Fugl-Meyer以及Berg平衡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下肢机器人 后肢体功能 脑卒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脑性瘫痪采取家庭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取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家庭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的GMFM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独立行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开展家庭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使康复效果得到提升,应该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针刀治疗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进行治疗的 112 例痉挛性瘫痪的脑卒中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6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恢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刀对痉挛性瘫痪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侧肢体肌肉痉挛程度。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判定。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患侧肢体肌肉的痉挛程度也较对照组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此外,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对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采用针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性瘫痪的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肌肉痉挛程度,且在后续的康复阶段针刀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情况,对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刀 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肌肉粘连短缩 牵张反射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72小时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以及ADLBarthel测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ADL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是有利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治疗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