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物诱发性类天疱疮(BP)是指由系统或局部用药后诱发的一种特殊类型BP。对所有新发或是突然加重的BP患者,应警惕药物诱发的可能性,特别是近年报道较多的疫苗接种及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等新型药物。本文综述近年来药物诱发BP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药物毒性 疫苗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 PD-1/PD-L1抑制剂
  • 作者: 杨少影 王彬 符林瑜 张纯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文昌 57132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海口 57020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5,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
  • 简介:摘要1例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在既往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西格列汀)。用药16 d后,患者四肢出现红斑和水疱,伴瘙痒。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5×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4.56×109/L。皮损处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下水疱,顶为完整表皮,底为真皮乳头,内可见浆液及嗜酸性细胞,下真皮浅层有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为性类天疱疮,考虑可能与西格列汀有关。停用西格列汀,1周后红斑和水疱逐渐消退,无新发红斑和水疱。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类天疱疮,大疱性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的临床特点、病因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年3月至2019年8月诊断/疑诊肺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因、病原构成、数目及部位、转归。结果163例患儿中呼吸道感染130例,单纯气胸11例,因其他疾病住院查胸部CT发现肺22例。病原结果:病毒占19.02%(31/163例),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9.20%,15/163例);细菌感染占28.83%(47/163例),以流感嗜血杆菌(13/163例,7.9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163例,6.13%)居多。肺多见于右肺(82例)。肺减少、缩小或消失的时间为7 d~9个月;部分肺间隔19个月后仍无明显变化。结论儿童肺可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细菌感染居多;肺可能长期存在。肺发生机制包括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远端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堵塞致缺血性坏死及肺泡扩张、结缔组织降解及弹性组织离解、细支气管壁破坏、阻碍离子通道及线粒体代谢及破坏上皮细胞连接。

  • 标签: 肺囊性疾病 肺大疱 儿童
  • 作者: 盖晓磊 李思哲 左亚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协和医学转化中心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河北北方学院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协和医学转化中心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及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性类天疱疮(B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初发BP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进行血清ECP检测;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33例初发BP患者、41例非免疫性病患者进行液ECP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液ECP含量,同时对1例BP和1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理切片进行ECP免疫组化染色。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BP组血清ECP含量为(116.9 ± 19.3)ng/L,健康对照组为(93.3 ± 1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6,P<0.001)。BP组液ECP含量为(665.8 ± 189.0)ng/L,非免疫性病组为(547.5 ± 240.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1,P = 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P患者ECP阳性细胞胞质棕黄色颗粒明显多于接触性皮炎患者。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 = -0.15,P = 0.35)。结论BP患者血液、液ECP水平明显升高,且液ECP水平远远高于血清ECP水平,提示ECP可能参与BP的发病过程。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肺泡并气胸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70例肺泡并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微创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与手术前相比,动脉氧分压均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泡并气胸患者的治疗时长,手术安全,创伤小,值得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肺大疱 气胸 开胸术
  • 简介:【摘要】对 2020年 2月 7日 开远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列遗传性性表皮松解症患儿局部皮损创面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湿润烧伤膏混合药物治疗 12 天后改为单纯性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治疗 12 天后,创面明显缩小,患儿出院,于家中自行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随访,创面大部分愈合,愈合皮肤留有少许色素沉着,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湿润烧伤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 2018年 6月到 2020年 6月在本院的 60例性胸腔镜手术的肺患者,按照计算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 30例)与对照组( 30例),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 1s肺活量、通气储量、呼吸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第 1s肺活量与通气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行胸腔镜手术的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大疱 胸腔镜手术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1例50岁男性患者因银屑病自行购买斑蝥虫体研粉调成糊状全身大面积外用。数分钟后,患者用药部位出现红斑和水疱;数小时后紫红色斑片和水疱弥漫至全身,表皮松弛、剥脱,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 d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肝损伤、肾损伤、严重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多器官衰竭。诊断为外用斑蝥致性表皮松解症,给予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补充人血白蛋白、床旁血液滤过、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但患者病情迅速加重,12 h后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 标签: 斑蝥素 银屑病 投药,皮肤 中毒 表皮松解,大疱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参与 1例肌注柴胡致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治疗实践,伤口处理方法思路及注意要点分享,为临床伤口处理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从患者入院开始,和医生共同换药,每日评估伤口情况,观察换药效果及时修改换药方法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伤口处理。同时面临翻身困难采取自制吊床翻身。 [结果 ]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 ]及早正确对患者伤口进行评估及有针对性处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药疹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胸是肺内部或胸膜下形成的气,该气的产生极易引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保守治疗较难治愈,胸腔闭式引流术或穿刺术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因而较多患者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胸及外科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影响较大,需经历较长的康复进程,因而临床领域开始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围手术期,但是其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尚有待分析。为此,本文针对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肺大疱 围手术期 胸腔镜 术后康复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遗传性性表皮松解症(EB)患者的护理负担、医疗保障和合并症等情况。方法2018年9 - 12月,对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登记的EB患者进行网络/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招募到377例EB患者或其家长参加,其中有效问卷367份,已登记的EB患者中未成年人占74.9%(275例)。每月伤口护理成本低于3 000元的患者占92%(319例),57.5%(211例)的患者报告医疗费主要靠自费。患者分布于全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西藏没有登记患者。其中居住地登记人数最多的是江苏省(49例),其次为河南(35例)、广东(27例)、河北(23例)及山东(20例)。367例患者中,168例接受基因检测。EB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指甲脱落及瘙痒,发生率分别达66.2%和55.3%。122例(33.2%)发生残疾,其中肢体残疾占27.8%(102例)。结论EB患者大部分得不到适宜的诊断、护理和医疗保障,合并症和残疾多发,生活质量低下。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 横断面研究 残疾人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水疱性皮肤病患者应用炉甘石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 :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 64 例,分为 2 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结合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炉甘石治疗联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治疗 2 周水疱数量( 29.25±1.94 ),治疗 4 周水疱数量( 13.10±1.27 )。观察组治疗 2 周水疱数量( 22.05±1.39 ),治疗 4 周水疱数量( 5.08±1.12 )。对照组痤疮 3 例( 9.4% ),水肿 2 例( 6.3% ),脂肪代谢紊 3 例( 9.4% ),合计 8 例( 25.0% )。观察组痤疮 0 例( 0% ),水肿 1 例( 3.1% ),脂肪代谢紊 1 例( 3.1% ),合计 2 例( 6.3% )。 2 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对水疱性皮肤病给予炉甘石治疗,可有效改善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传统治疗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有重要推广价值。

  • 标签: 水疱大疱性皮肤病 炉甘石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 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胸腔镜肺切除术。在围术期内为其开展针对性综合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均值为( 86.52±1.24) min。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值为( 8.65±1.24) d,病患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均值为( 2.95±0.21) d。所有病患切口愈合满意,病患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于接受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来讲,开展围术期内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法,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手术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镜肺切除治疗气胸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 胸腔镜;肺切除;气胸    肺破裂会引发气胸,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低 [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内镜使用范围扩大,临床采取胸腔镜辅助切除肺 [2]。本文研究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并发气胸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7例、女性 22例,年龄 21~ 69岁、平均年龄( 44.2±3.8)岁,病情: 1例双侧气胸、 18例左侧气胸、 30例右侧气胸。对照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4例、女性 25例,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43.9±3.2)岁,病情: 2例双侧气胸、 19例左侧气胸、 28例右侧气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临床差异( P>0.05),治疗效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第四、第五肋间开胸,切除肺、切口缝合,胸壁撒滑石粉,关闭胸腔,放置引流管。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与第 6肋间、腋前线与第 6肋间、腋后线与第 6肋间制造切口,放置胸腔镜探查,吸除胸腔积液、钝性分离胸膜粘连,切割肺,固定胸膜、缝合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发生恶化。    并发症:伤口感染、脑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处理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x ±s)记录,进行 T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计算结果中, P<0.05提示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包括:脑梗死和消化道出血各 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包括:脑梗死 3例、室性心律失常 2例和消化道出血 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组织或脏层胸膜、肺组织表面气肿空泡破裂,肺组织和支气管中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常见病因之一是肺破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保守治疗为胸腔引流或穿刺,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胸腔镜手术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胸膜腔无黏连属于胸腔镜肺切除的绝对适应症,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肺切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过去认为胸膜腔粘连的气胸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很多学者认为此类患者不适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导致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局限。然而胸膜腔粘连患者在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时,为保证胸腔显露充分,需做 15cm以上切口,且术者无法于直视下操作,通常采用盲目的钝性分离,难以看到出血且止血困难。胸腔镜的应用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清晰的术野,通过调节腔镜可使粘连部位充分暴露,便于术中对粘连进行分离,可有效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随着内科镜技术更新和器械精密度提高,临床逐渐使用胸腔镜辅助切除肺治疗自发性气胸 [4]。    本文对比研究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治疗肺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研究总结结果与国内相同时间内临床报道一致 [5]。    胸腔镜手术方法避免传统手术开胸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过大损伤,利于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开胸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破坏胸膜和肺部周围组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切除治疗气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全 .经电视胸腔镜肺切除对肺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33): 228229.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70例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 11): 974976.     [3] 许世广,童向东,王述民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13例临床分析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 08): 204205.     [4]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5, 21( 10): 15851588.     [5] 刘军,强泽好,郭鹏 .胸腔镜肺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当代医学, 2015, 21( 01): 5253.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首次用药约6 h后,患者全身出现红斑、水疱,伴明显瘙痒;次日出现发热,大片肿胀性红斑上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水疱破溃,皮损面积超过50%,尼氏征阳性。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导致的性表皮松解症。停用该药,给予甲泼尼龙、葡萄糖酸钙、氯雷他定、头孢唑啉钠等抗过敏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3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红斑颜色变淡,水疱变小。15 d后皮肤损伤基本愈合。

  • 标签: 表皮松解,大疱性 中草药 输注,静脉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青年肺的单孔胸腔镜治疗中,应用不同胸膜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80例青年肺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 2组。给予对照组机械摩擦后安尔碘涂抹方式,给予观察组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疼痛评分、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胸腔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在青年肺的单孔胸腔镜治疗中,采用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术胸膜固定方式疗效较传统机械摩擦后涂抹安尔碘的胸膜固定方式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大疱 单孔胸腔镜切除术 胸膜固定方式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 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 护理 体会。护理措施 包括颜面部、躯干、四肢皮损的护理、及皮肤皱褶处的护理、手足部皮损的护理、五官护理、会阴部及肛周护理及消毒隔离。

  • 标签: 重症药疹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剥脱性皮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伴自发性气胸围术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8.3-2020.9期间选出60例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所选研究对象均择期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分析各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伴自发性气胸围术期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胸腔镜手术 围术期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腹腔镜治疗肺自发性气胸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研究。方法:将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0例肺自发性气胸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围术期护理干预,并对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术后恢复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胸腔镜治疗肺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于临床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胸腔镜 肺大疱自发性气胸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