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与图腾崇拜广西/丘振声一、:壮族的始祖神百张好树叶,难凑花一朵;千百本厚书,不比《》。这是壮族学者罩承勒在壮族地区收集到的一首民歌。这首壮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一个意思,就是壮族人民十分喜爱与推崇自己民族的创世史诗《》。...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图腾崇拜 鸟图腾 祖先崇拜 壮族先民 壮族民间故事
  • 简介:神话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跨越了数千年历史时空,随着壮族及其先民的繁衍发展而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注入特定时代的特定内容,使得神话内容日益丰富,神话结构也日益完整,即由原始的片断性神话逐步发展成体系性神话,对壮族人文始祖信仰习俗和麽经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与纽带作用。因而,对于神话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全面、深入进行文化研究的重要节点,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以往对于神话的研究视角较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尚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和深入性研究成果。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李斯颖博士从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的新视角,对神话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写成40多万字的《壮族神话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集10多年的田野调查、收集资料和潜心研究的结果。我作为长期从事并组织开展布文化研究的老学者,为李斯颖博士取得的新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更为文化研究取得又一新成果感到欣慰。承蒙作者惠赠,我得以拜读尚飘逸着墨香的新作,被书中新颖的篇章设置、凝练和富有新意的章节名称、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所吸引,并且对其执着的学术追求、扎实的专业素养、睿智的分析、精彩的论述、充实的内容和鲜明的观点而感佩。欣喜之际,特撰此文,与学界同仁分享。

  • 标签: 布洛陀文化 神话研究 壮族 李斯 中国社会科学院 佳作
  • 简介:具有神圣特征的文化曾在壮族社会中建立起多层次的秩序,包括国家秩序、社会秩序、家庭秩序。这对于今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布洛陀 国家秩序 社会秩序 家庭秩序
  • 简介:《密》是努人的史诗,作为创世史诗,《密》突出地反映了努先民创造世界的英雄业绩。史诗通过群体形象的塑造,证明人类创造了自身也创造了万物,人是万物之灵,能以智慧战胜一切。史诗热情歌颂了人类能够创造一切、征服一切的英勇气概和聪明才智,体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同时,流露出母氏社会的历史迹象,在艺术手法上,塑造了半人半神的群像,具有历史现实主义感,又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 标签: 《密洛陀》 创世史诗 群体形象
  • 简介:作为壮族的人文始祖,开天地造万物,并带领壮民们进行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反抗压迫,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壮民族得以生存与繁衍,发展成一个文明开化的民族。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来看待信仰,不仅可以追溯到壮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关系,而且在弘扬壮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壮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布洛陀》 壮族麽经 民族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
  • 简介:神话是壮族早期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的演述者有其特定的群体和文化语境。其中,麽在各种仪式场合上演唱经诗,是神话叙事的传承主体。

  • 标签: 布洛陀 神话叙事 演述者 布麽
  • 简介:经诗》作为壮族创世史诗,不仅体现了壮族历史发展的过程,更将壮族群众生存状况鲜活地呈现出来,铺设出了一幅波澜壮阔、浑然天成的锦绣图画。在生命宇宙观的整体观照下,基于早期先民的生存经验和生存智慧,壮族人民对生态平衡和自由选择不懈追求探索,最终形成了“自然-社会生产-民族结构-生命意识-生存哲学观”的生长范式。壮族生存哲学观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性和借鉴性作用。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生命力 民族生存 民族精神 自由
  • 简介: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精髓,是壮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新媒体时代分别从的文化传承场、经济传承场、学术传承场、艺术传承场和宗教传承场五大方面切入,借助新媒体扩大文化传播力,影响培育民族文化受众,传承发扬文化。

  • 标签: 新媒体 布洛陀文化 传播
  • 简介:《壮族麽经影印译注》不仅是壮族宗教典籍的精华,更是壮族语料的真实展现。从词汇进行研究麽经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壮族麽经的内容,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壮语词汇。本文主要选取《壮族麽经影印译注》三个版本(章节)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汉语的词汇学知识,结合版本说明进行版本之间的词汇比较,从而综合分析各个版本的词汇特点,并从地域和历史角度分析其原因。

  • 标签: 麽经 用词比较 词汇特点
  • 简介:文章通过与路越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开创农耕文化;路越与壮侗语民族的族源关系;壮侗语民族对人文始祖的认同,来探析与岭南古路越民族的关系。认为是駱越—壮侗语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和至上王。

  • 标签: 布洛陀 骆越 壮侗语民族 至上王
  • 简介:是壮族民间信仰中的男性始祖神,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者,亦是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的主神。与壮族属同一语族的侗族,其始祖母神萨岁,"护佑侗乡",在侗族村寨中受到广泛祭祀。与萨岁作为族群中地位最高的神祇,存在一些相似与差异。通过对二者历史文化背景、神格特点、民间叙事等的比较,可以发现壮族与侗族在信仰及文化上的不同发展历程。

  • 标签: 壮族 布洛陀 侗族 萨岁 信仰 叙事
  • 简介:壮族文化特色词是指壮译外中壮语特有而译语没有的文化词汇空缺。英译壮族创世史诗《》时,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涵义主要有四种译法,即音译释意、直译、意译和译者注释。

  • 标签: 《布洛陀》 壮族文化特色词 英译
  • 简介:壮族《》与纳西族《崇般图》属于典型的创世史诗,其文本类型都具有书面文本与口头文本复合型特征,分别由本民族的文字——壮文、东巴文书写记录而成的经籍文本;这些文本基本上是在仪式上演述的经书,属于半口传文本,同时也存在着与有与史诗内容相关的各类口头文本。二者的文本差异性体现在文本类型、文本内容、仪式应用、文本书写制作、叙事模式、神灵体系、仪式规模、概念范畴等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稻作文化世界,堪称"稻作史诗",而《崇般图》给予了纳西人以祭天的历史缘由,并以"祭天人"自称,这一史诗是名副其实的"祭天史诗"。

  • 标签: 布洛陀 崇般图 稻作史诗 祭天史诗
  • 简介:《密》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崇高理念、宏大规模、严谨结构等艺术特性呈现了努瑶伦理道德的多维内涵,其程式化的表演与民族话语糅合了古歌伦理道德外在性与内在性的高度统一,并在历史流传发展中不断丰富努瑶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和生活,成为努瑶乃至中国民间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 标签: 布努瑶 伦理道德 史诗抒写 密洛陀
  • 简介:水族与壮族同为骆越后裔,水族祖先拱陆铎与壮族祖先信仰有共性,其神话也遗存着相似的内容。在分析水族拱陆铎与壮族信仰及其神话的基础上,可探索水族与壮族的共同文化表征与内涵,揭示早期骆越文化在后裔民族中的遗存。

  • 标签: 拱陆铎 布洛陀 神话 信仰 骆越
  • 简介:为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壮族文化的研究,201O年4月22日,由广西壮学学会、田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学术座谈会在田阳县举行。来自广西、北京、河北、云南、贵州、广东、海南、泰国的专家学者80多位代表出席了学术座谈会。会议围绕着文化的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开发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 标签: 布洛陀文化 学术座谈会 旅游开发 文化研究 壮族 县人民政府
  • 简介:经诗》不仅是壮族麽教的一部经典代表,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经诗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既来之于壮族人民的实践又渗透并指导着壮族人民的方方面面,它集中体现在解决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冤仇上。笔者试图通过对壮族家庭伦理特质和伦理原则的挖掘,突出“家和万事兴”是壮族人民家庭和社会观念中最重要的主题及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家庭伦理 祭神解冤…
  • 简介:当代壮族信仰的重构,在其世俗化建构的表象下,其重建、复兴、重释、变异等过程都是在心灵传承机制的整合作用下进行的;壮族信仰的重构,对后现代语境中民族传统信仰的复兴与重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和典范作用。

  • 标签: 布洛陀 信仰重构 内在机制 意义与反思
  • 简介:经诗是壮族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是壮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在地理—民族—文化—经诗的研究范式中,我们发现,地理基础之上的生活方式、经济关系促进壮族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与审美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确定了经诗的文献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呈现方式,突显了民族文学对当下文学创作的给养、借鉴意义。

  • 标签: 壮族 布洛陀经诗 文化地理学
  • 简介:文中对《壮族麽经影印译注》这一壮族文化经典中的追求内盈的生态审美意识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在《麽经》里的壮族先民们认为,人作为物质存在的生命体,是应当有物质的欲望的,也只有满足了这基本的物质欲望,人类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壮族先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物质欲望是不能过度膨胀的,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度的,进而向内祈求人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这种注重内在精神生命胜于外在物质生命的生态审美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壮族人们对审美意识人生的崇尚与偏好上,从自发无意识地探索与解释大自然的奥秘,到主动加以适应和调整自己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再到自觉摸索与总结稻作生产规律知识,最后创建自成体系的稻作文明。由外而内,轻外在物质而重内在精神生命的状态,这就是《麽经》里所展现的壮族先民一种内盈的生态审美意识。

  • 标签: 壮族 麽经 布洛陀 内盈 生态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