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考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因素。方法选取某校高考生16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考生的心理情况分别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表(SCL-90)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大部分性格外向,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高于30%的学生SCL-90总平均分在2.0以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是高考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N维度与SCL-90各因子间呈显若相关(P<0.01),都提示个性与心理健康间的密切关系。结论高考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家长与教师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使学生能够轻松应考。

  • 标签: 影响高考生心理健康个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待产的产妇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心理社会方面等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有14例选择剖宫产,29例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有22例选择剖宫产,21例选择自然分娩。两组产妇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剖宫产发生率的增加,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焦虑、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产妇心理 社会因素 分娩方式
  • 简介: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因此对其进行心理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心理弹性的界定及其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心理弹性对警察的意义,提出了警察心理弹性的提升途径与措施。

  • 标签: 警察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提升途径
  • 简介:为了解高校贫困生的抑郁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量表(SDS)与缺陷感量表(FIS)对766名高校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生活事件应激相对较大,抑郁倾向较为严重;不同类型的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应激与抑郁心理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贫困生的生活事件、缺陷感与抑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生活事件并不直接导致高校贫困生抑郁心理的产生,而是通过缺陷感对抑郁产生显著的间接预测效应。

  • 标签: 高校贫困生 生活事件 抑郁心理 缺陷感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其安全分娩死亡影响。方法比较高龄产妇、非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总结影响高龄产妇安全分娩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高龄产妇组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54%、16.5%、12.1%明显高于非高危产妇组0.34%、6.40%、3.37%(P<0.05)。高龄产妇组产前产后SDS评分与SAS评分与非高龄产妇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与生理因素对高龄产妇安全分娩产生的影响较大,高龄产妇妊娠结局较差,围产期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小儿雾化治疗虽然在治疗婴幼儿流行感冒引起的肺炎肺结核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医院治疗环境以及雾化医疗设备的冰冷感会使婴幼儿心生恐惧,再加上家长对于这种新型疗法认知不清,导致无法有效进行治疗配合,会使得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小儿雾化治疗水平,需要构建具有勘探特色的婴幼儿治疗环境,加强小儿雾化治疗的基础知识宣讲,优化婴幼儿雾化治疗方式。

  • 标签: 小儿雾化疗法 心理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高中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困难并不是由于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无法捉摸或者学生自身知识掌握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因为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知识、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等智力因素影响,还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数学问题的解决是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关注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他们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 标签: 高中生 数学 解题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随机采访了60例中学生,围绕3种家庭教育方式及父母行为,总结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结果据本次研究显示,经体罚式教育的孩子19例,孩子表现为社交恐惧、自卑、怯懦、冷漠,无责任感;经娇惯式教育的孩子28例,孩子表现为依赖、叛逆心理,虚荣自私,好逸恶劳;13例经民主式教育,孩子表现为宽以待人,谦逊礼让,无恃宠若娇等不良习惯。结论父母的自身行为及其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应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且在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采取民主式家庭教育,便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 简介:背景:体育教育是良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的体力活动水平不仅影响其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社会交往和幸福感,也会对其青少年和成年阶段的锻炼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方法:对来自浙江省3个不同地区共3所幼儿园的1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评价其自身对幼儿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以及教师对幼儿体力活动参与的效果期待;另外,教师评价她们负责教学的223名幼儿与同龄同性别的幼儿相比,体力活动水平,与同龄人的社会交往,在自由时间的行为选择倾向,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幼儿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结果:男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比女童高;社会交往越积极的幼儿,其体力活动水平越高;教师对幼儿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以及教师对幼儿锻炼的效果期待越高,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年龄、幼儿的行为选择倾向并不能预测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结论:幼儿的性别、社会交往倾向、教师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和锻炼效果期待影响幼儿的体力活动行为,后续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检验以上因素对幼儿体力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检验促进幼儿体力活动的策略。

  • 标签: 自我效能 效果期待 社会交往 体力活动 幼儿
  • 简介:本文通过团体访谈法对4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访谈,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是学校内部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主观因素是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及感情和意志发展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及自身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提出对策、措施。旨在为有效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妇资料进行调查,对其接收的200例产妇进行分析,征得产妇同意后,对其焦虑情况进行评分;焦虑较为严重的产妇分为对照组,焦虑较轻的产妇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5%高于观察组3.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较大,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不佳很有可能增大分娩的不良事件,影响自身和胎儿预后,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改善产妇临床情况。

  • 标签: 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结局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高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面临高考,心理压力不可避免,而心理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因此,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高三学生心理压力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握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规律,积极探讨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高三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

  • 标签: 高三学生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心理因素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对其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我院生产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年龄<35岁者共106例,归为对照组,年龄≥35岁者共134例,归为观察组,评估所有产妇产前及产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前、产后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的焦虑程度较产前有所缓解(P<0.05),但抑郁程度与产前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结论高龄产妇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比非高龄产妇严重,且妊娠结局较非高龄产妇差,临床上需要给予适当心理干预。

  • 标签: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感现状,探讨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因素对颈肩疼痛患者的影响分析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肩疼痛治疗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综合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中心理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颈肩疼痛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抑郁、人际关系较差、长时间焦虑及强迫行为;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发生情况等,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肩疼痛患者影响治疗和发病能够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颈肩疼痛 心理护理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与工作中的竞争形势发生严重变化,促使国民生活节奏逐年加快,并且社会人际关系也日益变化,促使人们精神负担加重,进而使得心理健康情况成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点关注问题。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相关调查表示,国内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持续增长,心理健康专家预测其患病人数仍会持续增长,并且大量人群在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其生活与工作均会发生严重变化。

  • 标签: 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患者性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性心理护理。对照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结果有效的融入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性生活的质量有所升高。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性心理护理后,与一般常规护理相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性心理障碍 乳腺癌患者 护理对策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