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区角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对幼儿生活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幼儿游戏之一,它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使幼儿的身心自由获得了极大的释放。因为它的游戏形式和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对幼儿生活能力培养也更行之有效。

  • 标签: 区角游戏 幼儿生活能力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分别对其采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AD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缓解残疾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脑梗死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渐进式康复护理,治疗四周后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脑梗死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风护理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受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除了退避一项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风护理单元模式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极具应用价值。

  • 标签: 中风 护理单元 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为(72.1+4.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7.6+5.6)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为(52.2+5.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3.4+5.4)分,满意度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肢体障碍 延续性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呼吸训练,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评分(ADL),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PaCO2、FEV1、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干预3个月ADL评分分别为(85.29±14.57)分、(92.48±9.3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呼吸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仅为73.33%,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脑外伤患者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BS评分、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促使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尽快恢复。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对大连市某福利院58位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检查。结果MMSE值与ADL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8,p<0.001);MMSE值与ADL各分项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结论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到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40例,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心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实施心身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消除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身护理 妇产科 住院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心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漫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观察3月,于治疗3月未,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未,入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行为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兴趣,情感活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行为治疗 阴性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 标签: 幼儿 生活自理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干预治疗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而在治疗之后有显著的提高;且患者的SDSS评分在干预之后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护理干预治疗之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心身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过心身护理干预后患者SF-36评分明显提高,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均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 标签: 心身护理 妇产科 住院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心身状态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处理59.09%明显高于对照组34.09%,需要帮助、无法自理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vs29.54%,4.55%vs20.46%)(P<0.05);满意度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护理 独立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后患者实施早期躯体与心理康复治疗对运动障碍及生活能力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0例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行早期躯体及心理康复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单行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及躯体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种开颅手术方法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病例78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腔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结果与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病例术后第7天的Barthel指数无差别,而术后第30天、3月时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但小骨窗开颅有因减压不充分而二次手术扩大骨瓣的病例,其中一例术后植物生存。结论小骨瓣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少数病例中存在减压不充分的劣势。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开颅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