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的生活能力是幼儿社交行为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其走向社会的踏板,更是确保其全面发展的一个指标。因此,在幼儿教育与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生活能力培养。而如何让幼儿拥有良好的生活能力也已经成为每个幼儿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幼儿生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团结一致、锲而不舍,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幼儿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幼儿 生活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丰富幼儿的生活,增强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生活常规。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最初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个体发展的初期,在社会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是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以A幼儿园小班幼儿为例,通过了解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 标签: 小班 幼儿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可塑性较强的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培养中班幼儿生活能力的意义,并围绕从师幼的有效性互动角度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中班幼儿 生活能力 师幼互动
  • 简介:摘要:幼小衔接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的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在对幼儿进行教育工作时,老师不仅需要对幼儿的认知方面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关注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创造力、自制力等,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篇文章我们将探讨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策略。

  • 标签: 幼小衔接 生活能力 大班幼儿
  • 简介:摘要: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其特殊性。在其他学校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存在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无效的。面对智障儿童,教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是个难题,也是要研究的内容。

  • 标签: 特殊教育 智障儿童 生活能力 策略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将‘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健康领域培养的主要目标。”《指南》中也指出:“教师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幼儿是祖国的花朵”。要让幼儿成为健康的“花朵”,教师必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幼儿的身体机能达到了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中班幼儿 自主生活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当前,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严重不足。逐渐的,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本身在生活和学习中相较于普通学生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生活能力,就更是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对如何进行生活素质教育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 标签: 特殊学校 小学教师 生活能力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让幼儿熟练掌握多种生活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并实施多样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增强中班幼儿的自理意识,帮助中班幼儿更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去发现生活之美,更好地认识自己。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认知水平随之提升,才能顺利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标签: 中班幼儿 生活能力 探索研究 策略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老年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2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能力评分。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使得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康复护理改善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的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通过比较两组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护理 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远程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2例做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远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远程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骨折 自护能力 生活能力 影响 研究
  • 作者: 刘颖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27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4期
  • 机构:文安县医院     河北廊坊    0658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于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中遴选96例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8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功能、生活质量。结果:(1)分析康复效果,研究组高达93.75%,与参照组间的79.17%具有明显差异(P<0.05);(2)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组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3)分析相关功能,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4)分析生活质量,研究组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起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8例2020.5--2021.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康复,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细微(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明显升高,组间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疾病,患者因为脑血管栓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细胞得不到血液供应,使脑细胞及神经失养而死亡,导致这部分脑组织原本承担的功能丧失,因此该病的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帮助重建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除使用药物外,康复训练也具有一定效果。基于此,以下首先探讨了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介入时间,认为给予早期康复的效果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早期康复对于重建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机理,最后着重探究了早期康复的具体开展思路,希望能为临床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总计9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5例)和实验B组(46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调查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能力得分为(50.37±3.14),实验B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能力得分为(67.46±5.63),则实验B组患者的能力得分比实验A组患者的能力得分较大一些。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训练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有促进恢复作用,值得推崇。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本院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02月-2021年0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生活能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施治期间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增强患者对于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患者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施治期间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增强患者对于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患者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生活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MA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差异,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运动能力 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