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下颌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方法15ASAⅠ~Ⅱ例下颌骨患者,采用快速诱导法经鼻腔明视气管插管,丙泊酚维持麻醉深浅,下颌骨切开内固定术。结果15例患者,麻醉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及手术操作顺利,患者SpO2维持100%,术后恢复快,苏醒完全。结论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下颌骨切开内固定术,既能保障患者氧供,维持呼吸道通畅,又便于手术操作,术后无并发症,患者痛苦少。

  • 标签: 经鼻气管插管 下颌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表面麻醉+咪唑安定定0.05mg/kg组(B组)和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1.0g/kg组(C组)。每组病人均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麻醉,3min后行经鼻肓探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T3)的MA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A组T2、T3时刻MA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T1时MAP明显降低,T3时MAP及HR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Tl、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Tl、T2及T3时MAP、HR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C组T2、T3时MAP、H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SpO2在Tl时点降低,与T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1.0g/kg可为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清醒气管插管 插管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危重患者在急诊应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和护理体会。结果抢救危重患者88例,成功72例,抢救成功率81.8%。结论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学抢救危重患者重要的常用方法之一,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的生命支持,对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气管插管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小儿静脉穿刺中操作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浅谈护理体会。

  • 标签: 静脉穿刺 儿科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急诊困难气管插管的预测因子。方法前瞻性研究246例急诊插管患者,气道管理方案适用于所有的急诊气管插管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改良的LEMON评分、CormackandLehane分级、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预测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248例患者中,第一次插管成功186例(75.0%)为容易插管组,不成功62例(25.0%)为困难插管组。困难插管组中大切牙、大舌头、颏骨至舌骨距离<3指、舌骨至甲状软骨切迹距离<2指、颈部活动困难、肥胖患者和创伤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容易插管组(均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舌骨至甲状软骨切迹距离<2指(OR值3.54;95%可信区间1.29~7.23,P=0.007)和大舌头(OR值2.89,95%可信区间0.87~5.98,P=0.048)是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子。CormackandLehane分级分级1~4级,级别越高插管越困难。结论改良LEMON评分适合急诊状态下区分困难气管插管,甲状软骨至舌骨的距离<2指和大舌头是急诊预测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子。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在行紧急气管插管时护士与医生的配合,插管后的护理以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8例患者在行紧急气管插管时护士与医生的配合,插管后的护理经验。结果本次共抢救危重患者68例,插管一次成功58例,插管时间均小于2分钟;第二次插管成功10例,插管时间小于5分钟。结论ICU护士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与医生的配合,做好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效率,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

  • 标签: 气管插管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了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了通过护理干预治疗患者心理疾病的具体方法。对开展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急诊救治中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以便提高急诊治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救治中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各类急危重症446例,其中困难气管插管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有20例死亡(主要为脑外伤、有机磷农药中毒,自溢、猝死等)。结论引起插管困难的原因较多,在遇到插管困难的患者时,只有根据具体原因,果断、及时地做出相应处理,并不断总结和交流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及教训,才能达到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难气管插管 对策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术中气管插管致气管裂伤,本症发生少,易漏诊。本例气管裂伤较大,及时发现,予以气管裂伤修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气管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插管后出现沉默肺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病例使用地塞米松、氨茶碱对症处理,运用β受体激动药喷雾剂扩张支气管,用氯胺酮加深麻醉。结果尽量避免多次插管,静脉联合运用地塞米松、氨茶碱、氢化可的松、氯胺酮,改机控通气为手控通气,必要时拔出气管导管,并运用β受体激动药雾化吸入,插管后出现的沉默肺消失,支气管痉挛症状缓解。

  • 标签: 插管 沉默肺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与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论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

  • 标签: 静脉穿刺 方法 探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