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下穿通道排水实例,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条件下,采用埋地式排水泵站,因地制宜,并在营运期中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通道排水 集水容积 泵房 排水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肾上腺偶发(AI)的诊出率不断提升。在临床诊疗中,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谱技术进行相关激素检测可评估该类患者的肿瘤有无内分泌功能。液相色谱-串联谱技术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多组分的优势,已成为检测小分子激素的金标准方法。谱技术在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中的检测具有优势。LC-MS/MS在临床实践中尚存在部分不足,具体表现为自动化程度低、标准化缺乏等。在完善LC-MS/MS临床应用和参考范围建立的工作后,临床对AI内分泌功能的判断必将更加规范。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肾上腺偶发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蕊花糖苷(VB)对胶质母细胞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实验1:常规培养胶质母细胞T98和U251细胞并各自分为4组,依次添加0、20、40、80 μmol/L的VB处理24 h。采用CCK-8实验检测4组细胞存活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4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采用RT-PCR实验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4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波形蛋白、Snail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2)实验2:T98、U251细胞各分为4组,依次为对照组、VB组、TGF-β组和TGF-β+VB组。对照组及VB组细胞转染空载质粒、TGF-β组及TGF-β+VB组细胞转染TGF-β质粒;转染24 h后VB组、TGF-β+VB组细胞均加入40 μmol/L VB继续培养24 h,随后进行后续实验(迁移和侵袭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同实验1)。(3)体内实验:裸鼠皮下种植U251细胞后分为2组,每组8只。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100 mg/kg的VB,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记录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实验终点(移植后21 d)时,检测小鼠肿瘤重量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肿瘤中TGF-β、波形蛋白、Snail的表达。结果(1)实验1:与0 μmol/L VB组相比较,20 μmol/L、40 μmol/L VB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80 μmol/L VB组细胞存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μmol/L VB组比较,20和40 μmol/L VB组迁移和侵袭到下室的细胞随浓度的增高而减少,TGF-β、波形蛋白、Snail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2:与对照组相比较,VB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减少,TGF-β、波形蛋白及Snail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增加,TGF-β、波形蛋白及Snail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B组比较,TGF-β组及TGF-β+VB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增加,TGF-β、波形蛋白及Snail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体内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更小,TGF-β、波形蛋白及Snail蛋白表达量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小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B通过下调TGF-β的表达而抑制胶质母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毛蕊花糖苷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摘要腹内硬纤维病(IADT)和胃肠间质(GIST)均来源于间叶组织并好发于胃肠道,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极易出现误诊,直接导致患者的预后生存和生活质量受到损害。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上述两种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而对于准确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同时,IADT和GIST的发病似乎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而系统性研究和讨论的匮乏,使得临床决策和病患管理容易进入陷阱和误区。因而,本文将对两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进行综述,探讨两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期为推进更加精准化和个体化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研究和实践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硬纤维瘤病,腹内型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便于变电值班员安装和拆开地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自主开发了一种10KV接地线装设辅助工具。设计出可滑动的凹凸挡板以方便导体端线夹在排上的可靠固定。改进后的接地线经专业机构检测并在现场试验操作均符合相关要求,而且其装设过程简单方便,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都明显地得到了提升。实践证明,该高效10KV接地线装设辅助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显著,且携带轻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接地线 现场试验 辅助工具
  • 作者: 韩涛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脑膜是颅内第二大常见肿瘤,多为良性,预后较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Ⅱ、Ⅲ级脑膜与Ⅰ级脑膜比较具有恶性生长行为,有丝分裂旺盛、生长快且不均衡的特点,而且肿瘤的倍增时间短。Ⅱ、Ⅲ级脑膜患者常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术后易复发和转移。不同亚型的脑膜因组织成分不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因此,脑膜术前无创分级、分,尤其是Ⅱ和Ⅲ级脑膜的准确分级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CT和MRI是脑膜最常用且较成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无法获得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在肿瘤的定性诊断、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评估预后、疗效判断及预测复发等方面仍有不足。随着能谱CT及MR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诊断准确率有所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能更有效、无创地预测脑膜分级分,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作者就有关脑膜分级分的影像学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脑膜瘤 分级分型 研究进展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婴儿促纤维增生星形细胞(desmoplastic infantile astrocytoma,DI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属于WHOⅠ级,好发于婴幼儿时期。本文报道1例3个月龄男婴病例,影像学表现为左侧额顶叶囊实性占位;镜下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样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伴大量胶原纤维形成,纤维基质中可见散在分布的星形细胞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Olig2、S-100蛋白等。通过对上述病例的分析,总结DI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拜城35kV托克逊变共两台主变:1号主变和2号主变运行,35千伏母线为简单单运行,35kV康托线支线出线3547、托克线3548运行在35千伏 I

  • 标签: 拜城35kV I母T型 线夹发热 事故分析
  • 简介:摘要由砂轮等体积较大的异物导致的颅底穿通伤合并脑脊液漏临床罕见。该类患者手术处理难度较大,术后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4月收治1例砂轮导致前颅底穿通伤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自体带蒂骨膜瓣显微缝合的方法重建前颅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个月随访时无明确脑脊液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砂轮等体积较大的异物导致的颅底穿通伤合并脑脊液漏临床罕见。该类患者手术处理难度较大,术后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4月收治1例砂轮导致前颅底穿通伤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自体带蒂骨膜瓣显微缝合的方法重建前颅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个月随访时无明确脑脊液漏。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巢纯的或以多泡卵黄囊结构为主的卵黄囊非常罕见,组织学表现为单层扁平或立方状的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小管、微囊以及囊肿,分布于富于细胞的纤维性间质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偏心性缩窄的囊肿,类似于初级卵黄囊向次级卵黄囊的裂解。准确诊断该亚型卵黄囊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本文报道1例以多泡卵黄囊结构为主的卵巢卵黄囊,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巢幼年颗粒细胞肿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发病率极低,一般在10岁以前确诊,仅占儿童时期疾病的4%~5%,98%的患儿发病仅为单侧卵巢,卵巢颗粒细胞是一种有激素活性的肿瘤,能产生雌激素,因而能被早期发现,临床表现通常与激素的变化相关,如假性早熟、阴道出血,月经不调,少数患者表现为女性男性化或多毛症,部分患者有腹痛及腹胀表现,而这例年龄较小的患儿出现阴道出血及腹痛前来就诊,青春期的患者临床表现与多囊卵巢综合症相似,因注意两者的鉴别,目前卵巢JGCT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激素治疗以及分子生物靶向治疗,通常采用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来保留生育功能,目前多不主张微创手术,手术方式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有腹水时同时需同步行细胞学检查,对于晚期或复发的JGCT顺铂化疗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颗粒细胞瘤 卵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T2DM)食物成瘾(FA)患者饮食依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 FA患者12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婴幼儿血管间充干细胞(Hem-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获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5例婴幼儿血管标本,患儿男15例,女10例,年龄3个月至4岁,皆为单发血管,增生期15例,消退期10例,另外取10例患儿旁正常皮肤组织。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增生期、消退期血管及正常皮肤组织中Notch1、Jagged1及Hes1 mRNA表达情况。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中分离Hem-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在Hem-MSCs中分别加入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和激动剂Jagged1,培养72 h后,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试剂干预前、后Hem-MSCs中Notch1、Jagged1及Hes1 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判定细胞活性和增殖情况。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2组间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增生期血管组织中Notch1、Jagged1及Hes1相对表达量为0.379±0.121、0.243±0.095、0.222±0.060;在消退期血管组织中Notch1、Jagged1及Hes1相对表达量为0.338±0.091、0.405±0.107、0.310±0.109;在正常皮肤组织中Notch1、Jagged1及Hes1相对表达量为0.111±0.042、0.065±0.036、0.074±0.029。Notch1、Jagged1及Hes1在增生期及消退期血管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otch1在不同时期血管中表达并无明显差异(t=0.896,P=0.380)。与增生期血管相比,Jagged1及Hes1在消退期血管中表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Jagged1=3.895、PJagged1=0.007,tHes1=2.603、PHes1=0.016)。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Hem-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该细胞大量表达间充干细胞标志物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在Hem-MSCs中加入Jagged1后,Notch1、Jagged1及Hes1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41±0.37、2.42±0.39、1.89±0.35,蛋白表达量为0.42±0.25、1.14±0.32、0.74±0.35,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加入DAPT后,Notch1、Jagged1及Hes1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58±0.31、0.56±0.21、0.43±0.15,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9±0.11、0.62±0.25、0.12±0.04,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Hem-MSCs中加入Jagged1后,细胞吸光度A值为0.52±0.17,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性和增殖状态都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7,P=0.034),而加入DAPT后,细胞吸光度A值为1.14±0.24,细胞活性和增殖状态均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26,P=0.006)。结论Hem-MSCs存在活化的Notch信号通路。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Hem-MSCs的增殖,抑制Notch信号通路则结果相反。

  • 标签: 血管瘤 细胞增殖 间充质基质细胞 Notch信号
  • 简介:摘要:现今,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既有道路下穿通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工程施工效率,提高下穿通道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有利于保障下穿通道施工安全,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因此,对该技术在既有道路下穿通道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很有必要。本文也会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便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 标签: 下穿通道工程 装配式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DC,ADCmin)值鉴别诊断颅内胶质母细胞与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与19例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的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平扫、增强和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ADCmin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以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ADCmin值为(0.989±0.104)×10-3 mm2/s,胶质细胞ADCmin值为(0.837±0.11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1,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2 (P=0.002),以0.880×10-3 mm2/s为临界值,鉴别诊断两种肿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8.4%。结论ADCmin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与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MR检查的有效补充。

  • 标签: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对膀胱癌患者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采用FISH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膀胱癌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癌患者中HPV阳性者39例,HPV感染率为65%。HPV阳性组中3号染色体与GLP p16的畸变率分别为79.49%(31/39)与82.05%(32/39),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47.61%(10/21)与52.38%(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7号与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分别为74.36%(29/39)与66.67%(26/39),与HPV阴性组的61.90%(13/21)与71.43%(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的p16、Rb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18/39)与41.03%(16/39),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与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cyclinD1的高表达率为56.41%(22/39),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4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能引起膀胱癌3号染色体与GLP p16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引起细胞周期蛋白p16、Rb及cyclinD1蛋白表达紊乱,导致P16/CDK4/cyclinD1/Rb细胞周期调控通道的紊乱,其与膀胱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膀胱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