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合并糖尿的临床疗效,为面神经合并糖尿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糖尿合并面神经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所舒血宁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甲钴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合并糖尿有效率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血宁 甲钴胺 面神经炎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30例面神经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面神经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且均未表现出典型糖尿症状;均为单眼受累,经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后病情恢复,恢复时间24d-3个月,平均恢复时间(1.5±0.3)个月;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起较急,具有突发性,且多为单侧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无典型糖尿症状;针对此类疾病,给予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面神经的针灸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具体步骤和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治疗面神经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灸治疗的方式,并配合使用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在科学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下,50例患者在治疗后的1个月内面神经全部得到治愈,且不存在复发情况。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时,必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水平,加快患者面部神经的恢复速度。

  • 标签: 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周围神经的临床与肌电图表现,从而为该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糖尿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所有人员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与对照组人员相比,有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MCV减慢以及CSV减慢,总异常发生率为92.0%。结论对于糖尿周围神经采用肌电图检查分析,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从而为临床及时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临床分析 肌电图分析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面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儿童急性面神经患儿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初见好转、显效、治愈所需时间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初见治愈、显效、好转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愈率显著低与观察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促进其肌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面神经炎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面神经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64例急性面神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神经营养、理疗及针灸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抗病毒、激素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面神经采取抗病毒、激素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好,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急性面神经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且均未表现出典型糖尿症状;均为单眼受累,经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后病情恢复,恢复时间24d~3个月,平均恢复时间(1.5±0.3)个月;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糖尿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起较急,具有突发性,且多为单侧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无典型糖尿症状;针对此类疾病,给予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目前DP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认为与糖代谢异常有关,同时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C肽缺乏及雪旺细胞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本文综述了DPN的相关发病机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丛神经阻滞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的疗效。方法32例糖尿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16例进行腰丛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4周,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丛神经阻滞治疗用于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可达到扩张血管,改善下肢组织血运和营养供给、消除异感、减轻疼痛,是安全有效、损伤小的微创治疗方法。较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且作用更持久。

  • 标签: 腰丛神经阻滞 糖尿病神经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在诊断糖尿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220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长短将其分为A组(50例,病程为10年以上)、B组(60例,病程为5年以上)、C组(60例,病程为1年以上)、D组(50例,病程为1年以内),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四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肌电图结果显示,本组220例患者中有165例异常,肌电图异常率为75.0%,异常表现主要为MCV、尺神经F波、SCV、胫神经H反射未引出或减慢。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肌电图异常率也越来越高,A组患者的MCV、尺神经F波、SCV、胫神经H反射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患者组(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能够较准确的诊断糖尿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挑治提高对股外侧皮神经的治疗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稍加改动后行局部皮肤挑治,注意挑治手法。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需在神经定位刺激器引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结果有效率100%。结论神经阻滞+局部挑治治疗股外侧皮神经有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 神经阻滞 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在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DMSE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同时测定两组入院时和2个月胫后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试验组DMSES评分、疼痛缓解率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DMSES对DPN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