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痹汤治疗糖尿并发末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糖尿并发末梢神经的52例患者,将其按照就诊的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9%,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并发末梢神经患者采用通痹汤治疗后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神经损伤,控制患者的血糖,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痹汤 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钴胺在糖尿末梢神经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糖尿末梢神经患者120例参与本次研究,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纳入,即为常规组40例正常剂量甲钴胺治疗,分析组40例行大剂量甲钴胺治疗,参照组40例行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凸显(P<0.05)。结论对糖尿末梢神经患者行大剂量甲钴胺治疗,临床疗效十分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剂量 甲钴胺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氧化剂硫辛酸联合血栓通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和静脉点滴血栓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血栓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沙利铂化疗患者行中药泡足预防末梢神经的临床护理选择。方法总计选取46例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化疗且接受中药泡足患者,时间为2016年4月起-2017年4月止。将其分为23例观察组与23例对照组,分组原则为入院单双次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需增加中药泡足以及相应护理内容。对两组患者末梢神经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末梢神经发生率上,对照组远高于观察组(30.43%<56.53%),对照组患者神经毒性严重度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经奥沙利铂化疗治疗后会有一定几率出现末梢神经,而中药泡足及其护理措施的实施则能够显著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中药泡足 奥沙利铂 末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糖尿末梢神经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硫辛酸治疗,探究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糖尿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6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62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硫辛酸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对比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糖尿末梢神经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硫辛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硫辛酸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合并周围性神经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患者共107例,其中确诊为DPN的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107例患者中59.81%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75.56%正中神经SCV异常,2例未出现波形;45.31%MCV异常;尺神经MCV异常34.38%,SCV异常59.38%;胫后神经MCV异常57.81%,SCV异常84.38%,5例未出现波形;腓总神经MCV异常62.50%,SCV异常82.81%,3例未引出波形。64例DPN的患者中有58例神经电生理出现异常,43例无神经病变者中23例出现异常,且以下肢感觉神经受累更加明显。结论神经电生理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和重要手段,可作为DPN亚临床诊断的标准,有助于提高DPN检出率,进而尽早诊治,改善病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神经炎 电生理 诊断
  • 简介:摘要面神经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Bell)麻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面神经瘫痪性疾病。患者多以口角歪斜为主要表现而就诊,几乎全部患者会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到心理疏导,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收治多名面神经患者,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面神经炎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视神经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收治22例急性视神经患者,临床采用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结论视神经引起视力明显下降,疗效差,尽早诊断、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急性视神经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视神经炎 激素 复方樟柳碱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存性”为活动的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末梢血糖漏测率由活动前25.9%下降到10%,目标达标率87.8%。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糖尿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存性,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末梢血糖 糖尿病患者 监测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面神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面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40名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组,40名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7.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面部神经患者经早期综合的康复护理,面部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面神经炎 早期护理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周围神经(DPN)电生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入住的54例2型糖尿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症状DPN22例,无症状DPN32,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日本光电EMB-9200K型肌电图分别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有症状DPN与无症状DP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PN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自主神经病变与周围感觉神经之间受损的表现情况。方法选取100例糖尿患者,分析其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交感神经的皮肤反应测定水平。结果100例患者中神经的综合反馈异常率为60%,下肢综合资产率为40%,异常情况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步增加。病程大于3年的糖尿患者,双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0%。结论胫神经H状况的反射程度较高,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敏感,总体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的病变问题。

  • 标签: 糖尿病自主神经 病变 感觉神经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最常见的慢性并发证之一,且随糖尿的进展而加重,对糖尿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资料整理,现就DPN从中医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治疗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甘露醇合用甲钴胺和治疗面神经与单用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讨论60例患者(面神经疾病),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法,30例对照组(甲钴胺治疗)和30例研究组(甲钴胺+甘露醇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面部表情肌量化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5d、10d时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面神经疾病,在掌握各项指征状况下,可联合使用甲钴胺和甘露醇药物,疗效突出,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面神经炎 甲钴胺 甘露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糖尿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与防治糖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社区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20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尿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性及描述性研究。结果200例研究对象中糖尿知晓率良好的有35例,糖尿防治知识知晓率一般的有120例,糖尿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差的有45例;测试结果显示糖尿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15例,并发症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73例,有关药物治疗回答正确的有189例。结论社区居民有关糖尿知识的知晓率较差,社区应当广泛开展糖尿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糖尿的知晓率。

  • 标签: 知晓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 关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文网http//www.xzbu.com/6/view-6869194.htm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