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上,面神经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斜歪以及面部疱疹等多种症状,治疗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面神经康复重在护理,正确的得当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加快面神经的功能修复和再生,有效改善预后。本文就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供同行借鉴。

  • 标签: 面神经炎 康复训练 护理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面神经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面神经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9常规治疗)、观察组(n=39针灸治疗),统计及对比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面神经分级、面神经M波波幅及临床效果情况。结果:(1)面神经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面神经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眼闭合不全、鼻唇沟浅、味觉障碍、口闭合不全症状积分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面神经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分级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面神经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额肌面神经M波波幅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面神经炎 针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神经治疗对患者神经电生理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入选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60例面神经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w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健侧、患侧面神经功能与R1、R2以及R2’波的潜伏期。结果:治疗4w后患者House-Bracken分级显著降低(P

  • 标签: 面神经炎 治疗 神经电生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临床上常用的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仅能识别中至重度神经病变,常导致DPN的诊断为时已晚。在DPN早期小神经纤维即会受损,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针对小神经纤维功能和结构检查的新技术,小纤维损伤和修复的评估可能是评价糖尿神经并发症治疗临床试验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小神经纤维 早期诊断
  • 作者: 徐俊 许樟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足病科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300134,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国际糖尿足工作组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发布的中国糖尿足防治指南,对糖尿足骨髓的诊断一文进行解读,旨在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足 骨髓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0例2型糖尿(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临床特征。方法抽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28例)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浅神经SC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查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结果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SCV腓浅神经均低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SCV腓浅神经以及联合检测诊断周围神经病变AUC=0.764、0.727、0.809、0.746、0.908,其中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较好。结论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指标明显升高,且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

  • 标签: 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神经肌电图
  • 作者: 薛君发 董燕玲 周庆军 谢立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岛 26607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266071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糖尿患者中的发病率超过50%,其眼部主要表现为糖尿视网膜病变和糖尿角膜神经病变。研究发现糖尿角膜神经病变早于全身其他部位病变,可为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效帮助。糖尿角膜神经病变的神经损伤修复及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汇总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针对糖尿角膜神经病变的解剖和功能改变、损伤及修复机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30-636)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角膜 周围神经 神经纤维 显微镜检查,共焦
  • 简介:摘要糖尿神经病变是糖尿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在高血糖状态下,多元醇通路、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与细胞因子等因素独立或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糖尿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发挥作用,同时减轻糖尿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还可与α-硫辛酸、甲钴胺等药物联用治疗糖尿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多元醇通路 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合并肾周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收治糖尿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肾周围分为观察组(合并肾周围)和对照组(未合并肾周围),各5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热、恶心、呕吐、咳嗽、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及嗜睡等)发生例数及实验室指标(肌酐、白蛋白、尿素氮、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白细胞计数、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等)异常患者例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腰痛和肾区叩击痛症状患者例数均较对照组多(P<0.05或P<0.01);2组咳嗽、血尿、嗜睡症状患者例数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异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异常例数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合并肾周围患者与为合并肾周围患者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可针对此类临床特点及时关注患者病情进展与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合并肾周围炎患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虽治疗方法众多,但大部分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药物治疗是基本、简便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主要介绍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α-硫辛酸、局部药物、中药,以及治疗新进展,为临床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药物疗法 疼痛
  • 简介:摘要:在中医文献中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症”“脉痹”“痿证”等范畴,中医方面认为,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平素机体阴虚,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治疗当以辨证论治(阴虚血瘀、阳虚寒凝、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治疗为主,标本兼治。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防治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糖尿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慢性疾病,久病会给人体带来很严重的损害,极其容易引起肾、心脏、神经以及血管的慢性病变,甚至还会引起功能衰竭。其中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比较高,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就会使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等受到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文章检索近五年中医药诊疗DPN的文献,从DPN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的最主要的发症之一,近几年来,中医对于DPN的认识不断地深入。王秀阁教授提出从“毒”论治糖尿周围神经病变,认为该病的位主要在于脉络,主要的致病因素在于“毒”,其难治性主要在于各种“毒”胶着于脉络之间,以益气解毒通络法为治疗原则自拟“益气解毒通络方”,并根据各种毒的依附与从化,辨证施治,收获颇丰。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神经患者采用康复治疗技术配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康复治疗 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针灸和西医在治疗不同程度面神经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面神经患者共320例,其中轻中症患者160例,重症患者160例,轻中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重症患者中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重症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结论:轻中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较好,重症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较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