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具体效果、护理体会。方法:根据就近原则,优选从我院选择近年来接诊的120例患者参与实验,而后以透析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A、B、C三组,分别实施血液透析加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另外,必须确保患者接受治疗达到一定时长,才能体现疗效。最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例如饮食、皮肤及心理护理等,并将舒适度、皮肤瘙痒症状进行比对。结果:最终数据表明,A、B组患者的皮肤瘙痒中低分人数明显多于C组,但得高分的人数则刚好相反。几组人员在舒适程度上基本无差别。结论:在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加灌流等方式期间,必须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缓解其皮肤瘙痒症状。

  • 标签: 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毒素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MHD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接受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治疗,20例接受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治疗,20例接受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治疗。比较三组患者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血磷、血肌酐、尿素氮、血钙、白蛋白的变化。结果(1)HD、HDF、HD+HP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均能有效清除MHD患者体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磷,三组患者尿素清除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分别为69.1%、69.7%、69.8%,三组U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对血钙及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影响。(2)HDF、HD+HP均能降低MHD患者β2-MG水平,下降率分别为69.42%、37.07%,HDF组下降较HD+HP组明显,HD组β2-MG的下降率为7.1%。结论HD、HDF、HD+HP三种透析方式均能有效清除MHD患者血磷、血肌酐、尿素氮,HDF能更有效地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β2-MG。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毒素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90例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方式将其分为常规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流灌注(HD+HP)组,每组30人。调查各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透析后,HD 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透析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HDF组和(HD+HP)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

  • 标签: 血液净化 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净化对于维持性血透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5月行血透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透病患进行研究,并分为LFHD组和HFHD组,前者行LFHD治疗(低通量血透),后者行HFHD治疗(高通量血透),分析2组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结果: HFHD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改善均优于LFHD组,两组对比,P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HFHD LFHD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患者残余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86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接受常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残余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值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治疗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19.1-2021.12)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90例,根据患者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滤过组与高通量组,比较分析三组分别治疗前后的血钙水平、钙磷乘积与血磷水平。结果:治疗后,高通量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更高,血磷水平与钙磷乘积更低于常规组与滤过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取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能有利于改善血磷与血钙水平,较常规治疗效果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生理和生化指标影响的统计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手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均为32例,其中,甲组进行血液透析,乙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丙组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状况。结果: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相比,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中大分子毒素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连续治疗2个月的效果较单次治疗4h的更佳,丙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丙组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血透,观察组进行高通量血透,评价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产生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透不良反应更少,可调控甲状旁腺素水平,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高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探析对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作为选取实验样本的时间段,从此范围中选出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等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38例。将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运用于B组,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运用于A组,观察并比较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以及各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均有所下降但A组高于B组,并且A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均有一定降低(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选择高通量治疗方式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高通量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下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间歇血液透析(IHD)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6例脓毒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名患者。对照组接受IHD治疗,试验组接受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生存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微循环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和器官支持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CR、bun、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有较高的存活率和肾功能恢复率。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的方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中对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100例需要进行MHD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治疗方式如下: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改善更加明显。结论:利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对MHD患者进行血液净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帮助患者纠正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异常。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代谢
  • 简介:【摘 要】目的:血液净化中心设立连续性血液净化专职护理小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急症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专职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完成上机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肝素用量,持续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明显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将治疗持续下去,并且完成上机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肝素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NAMA和HAMD评分,在治疗后观察组实施了心理护理,NAMA和HAMD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的设立可以减少上机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治疗中肝素用量,延长持续治疗时间,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从容提高生活满意度,值得推广于临床医学当中。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净化护理小组 连续性血液净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液净化效果好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并能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模式 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