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基于CT表现的髁突骨软骨分类方法及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4年7月治疗的79例髁突骨软骨患者。依据CT分为Ⅰ型(外生型)和Ⅱ型(弥散型),依据分类选择不同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1个月(6~120个月)。结果:Ⅰ型(外生型)64例(81.0%),Ⅱ型(弥散型)15例(19.0%)。Ⅰ型又可分为5种亚型,前/前内侧(56.2%)、后/后内侧(4.7%)、内侧(15.6%)、外侧(6.3%)、巨大型(17.2%)。对Ⅰ型患者的治疗以单纯瘤体切除术为主,Ⅱ型则需采用髁突次全切除及正颌手术治疗或全切除术及肋软骨瓣转移重建术。在随访期内未发现肿瘤复发、髁突吸收及新畸形形成,患者面形基本得到恢复。结论:基于CT影像学特点对髁突骨软骨进行分类,对术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骨软骨瘤 髁突 分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手部内生软骨的诊治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对23例手部内生软骨进行诊治。肿瘤生于掌骨15例,指骨6例,掌骨指骨多发2例。23例26处患指、掌骨有典型X线表现,病理学证实。23例患者均行肿瘤手术刮除加植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年,平均21个月。22例治愈,X线复查未见复发,证实骨愈合。有2例患者手部伸肌腱发生粘连,其余21例患者手功能正常。1例掌指骨多发内生软骨患者术后11个月X线检查发现环指近节指骨内生软骨复发。继续随访8个月未见瘤体显著变化,未予再次手术。结论手部内生软骨临床表现特征性不明显,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可明确诊断,彻底手术切除是有效方法。

  • 标签: 内生软骨瘤 手部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超声波联合CR在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单发性骨软骨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CT和CR以及超声波进行诊断,记录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术前的费用。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诊断后,50例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被确诊为单发性骨软骨,超声波诊断出30例单发性骨软骨患者,患者在采用CT诊断时,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和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采用CR诊断中,对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病变不能确诊,而在CR联合超声波诊断中,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在检查费用方面,CT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270.45±60.73)元,CR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63.59±28.71)元,花费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发性骨软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R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和CT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相当,从经济角度考虑,CR联合超声波诊断更为经济。

  • 标签: 超声波 CR 单发性骨软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骨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分析软骨肉瘤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声像图,探讨软骨肉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9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分级综合分析。结果:19例软骨肉瘤,17例(89.5%)位于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表面;2例(10.5%)位于乳腺。肿块最长径≥5cm者18例(94.7%),弱回声15例(78.9%),边界清晰12例(63.2%),形态不规则15例(78.9%),内部回声不均匀19例(100%),伴发骨质破坏17例(89.5%),钙化形成17例(89.5%)。CDFI血流评级0级和Ⅰ级血流12例(63.2%)。低级别软骨肉瘤9例(47.4%)、高级别软骨肉瘤10例(52.6%)。两组CDFI血流评级及钙化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组0级血流及斑片状钙化更多(P<0.05),但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骨肉瘤多表现为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生长的弱回声团块,肿块最长径多≥5cm,边界多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伴发骨质破坏、钙化形成,肿块内血供较少。低级别与高级别软骨肉瘤的超声差异主要是低级别中血供更少,钙化多为斑片状。

  • 标签: 软骨肉瘤 软组织肿块 骨质破坏 钙化形成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背景:研究发现,无敌丹能够抑制病变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保护关节软骨。目的:验证无敌丹对家兔软骨细胞活力和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家兔骨关节炎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含无敌丹的血清培养基培养大鼠软骨细胞,通过与溶剂对照组对比,观察无敌丹对软骨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无敌丹给药组给予无敌丹;溶剂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次/d,连续给药4周。观察无敌丹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镜下观察关节局部的软骨细胞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水平。结果与结论:无敌丹血清培养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兔膝关节病理检查显示溶剂对照组软骨破坏程度较高,无敌丹组软骨破坏程度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无敌丹给药组胞质和胞外基质着色浅,阳性细胞数量少,白细胞介素1表达低;无敌丹给药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少,着色浅,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被抑制。结果表明,无敌丹能够有效保护家兔骨关节炎病变部位关节软骨,减少炎症反应,对于骨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组织构建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无敌丹 组织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于2013年8月28日因"检查发现右第2前肋骨肿物9天"入院。查体:右侧腋窝顶部局部隆起,触诊肿物质地硬,边界清楚,大小约5cm×4cm×4cm。外院胸部CT提示:右侧胸壁见一约6.4cm×4.0cm×5.0cm软组织密度影,内见多发斑点状致密影,右第2前肋骨质破坏、吸收、边界尚清,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 标签: 软骨母细胞瘤 软组织密度影 均匀强化 增强扫描 斑点状 局部隆起
  • 简介:摘要由炎症、创伤、肿瘤疾病引发的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呈逐年增加趋势,软骨损伤往往同时伴随软骨下骨的损伤,骨软骨损伤其自身修复能力极差,甚至无法自身修复,随着研究的深入,骨软骨损伤越来越受到广泛研究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对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未达到满意效果;通过使用生物支架、种子细胞与信号分子构建的工程组织,可能是解决骨软骨疾病损伤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软骨修复 骨软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采用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其还能够作为术前关节镜的筛选工具,对关节镜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对关节软骨损伤的MRI检查方法、MRI在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优势、MRI在关节软骨研究的新进展等进行系统的阐述说明,对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检查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研究。

  • 标签: 软骨损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膝关节镜及手术证实的13例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评价其MRI影像特点。结果2例仅显示软骨下多个点状或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1加权序列为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压脂T2为高信号,部分病变区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关节软骨尚完整,无形态的改变;4例T1加权序列显示软骨下病变周围出现低信号线影,T2加权序列上则表现为高信号,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粗糙、变薄;5例病变骨组织及表面软骨与宿主骨部分分离,边缘为长T1长T2信号影;1例坏死骨及软骨碎片与宿主骨分离,并由长T1长T2信号带包饶;1例表现为坏死骨及软骨碎片与宿主骨完全分离、脱落,形成关节游离体,相应宿主骨出现一缺损,中央为长T1长T2信号相隔。13例关节腔及关节囊均见不等量长T1长T2液性信号影。结论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RI可作为诊断剥脱性骨软骨炎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剥脱性骨软骨炎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 简介:摘要Wnt/β-catcnin信号通路是Wnt信号传导通路中最为经典的信号通路。它是调节软骨代谢的重要途径。Wnt蛋白被证实在软骨基质合成和转归,骨质形成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老化过程中,p53/p21在细胞老化调控通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p53/p21通路在Wnt信号激活关节软骨促间充质祖细胞老化中起介导作用。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软骨细胞老化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Wnt/&beta -catcnin信号通路 细胞老化 软骨细胞 p53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膝关节骨及软骨损伤的DR和MRI的影像资料,探讨磁共振成像评价骨及软骨损伤的优势;比较3种不同序列对骨软骨损伤的功效。方法笔者搜集胶州人民医院有膝关节外伤史的110例患者。均行DR和MR检查,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其中3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I所见,MRI能发现X线无法观察到的关节软骨损伤、骨挫伤、隐性骨折等,而X线仅能发现明显的骨折。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增高,表面不规则,突然变薄、缺损或断裂,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骨挫伤病变主要分布于膝关节骨骼的边缘,在压脂序列上呈弥漫性大片状高信号。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呈线样低信号,与骨皮质相连,但皮质并无断裂,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结论MRI是早期诊断关节软骨损伤、骨挫伤、隐性骨折的敏感方法。MRI对急性关节骨及软骨损伤显示准确,避免了关节镜检查的盲目性,是评价关节骨软骨病变的最佳方法。

  • 标签: 骨挫伤 隐性骨折 关节软骨损伤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现在3D打印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师手里它能打印房屋,在厨师手里它又能打印爱心早餐。那在医生手里呢?答案是,除了能够帮助病人的骨折痊愈,还能给病人“制造”一个鼻软骨,并且只要16分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