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择期支架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116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惠者57例,狭窄57处;椎动脉狭窄患者59例,狭窄60处.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靶病变相关的缺血性卒中、症状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本组病例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4%(110/117).30d的卒中事件8例,30d后(中位时间33.5个月)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卒中事件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年卒中率(包括30d的任何死亡和卒中)4.0%.结论挥期支架治疗可减少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惠者的年卒中风险、改善功能预后,效果优于药物治疗.远期疗效与支架是否成功置放以及狭窄部位有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椎动脉 基底动脉 狭窄 成形术 支架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首位导致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以上,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外颈动脉狭窄,随着介入治疗材料及产品的改进和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治疗外颈动脉狭窄在全球范围迅速开展,必将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方面扮演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

  • 标签: 介入治疗技术 颅外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支架成形术 疾病 二级预防
  • 简介:有研究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占81.8%,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2%,5年发生率为30%~35%,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在药物干预下,其发生率仍为15%~20%。现将我科采用颈动脉支架(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患者 内支架成形术 预防 年发生率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治疗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脑血管狭窄患者185例,包括颈内动脉狭窄118例(63.78%)、椎动脉狭窄55例(29.73%)、锁骨下动脉狭窄31例(16.76%);症状性狭窄117例(63.24%),包括脑梗死患者120例,约占64.86%,脑卒中患者66例(35.68%),无症状狭窄68例(36.7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以及远期预后等。结果本次研究中18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30d发生脑组织缺血事件3例(1.62%),脑组织血液灌注过度4例(2.16%),无其他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40.86±10.49)个月,支架血管段复发狭窄7例(3.78%),包括颈内动脉3例(42.86%)、椎动脉3例(42.86%)、锁骨下动脉1例(14.29%);远期脑组织缺血事件8例(4.32%),其中颈动脉血管缺血6例(75.00%),在随访时间无任何患者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支架成形术 颅外脑血管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窦支架治疗特发性高压(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的38例IIH患者的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例,短期视力暴发性下降,常规行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经磁共振静脉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静脉窦狭窄(CVSS),静脉窦测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均急诊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采集随访6个月资料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支架植入后狭窄远端和近端的压力梯度降至(2.3±1.2)mmHg。治疗后6个月随访,9例患者视乳头水肿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水肿平均分级从术前的2.44±0.73降至0.56±0.53(t=6.314,P<0.001)。9例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明显改善;术前视力基线值(logMAR)为0.12±0.11,术后6个月为0.74±0.13(t=-10.827,P<0.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症状无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患者,急诊静脉窦支架可有效挽救视力,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介入 静脉窦狭窄 视乳头水肿
  • 简介:  序言  本共识文件由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CECD)专项工作组发起,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协会(SVMB)、介入放射学会(SIR)以及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SITN)共同完成.本文件旨在提供有关颈动脉支架(CAS)现状的权威观点.……

  • 标签: 颈动脉 支架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颈动脉支架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减少颈动脉支架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支架(CAS)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1、3、6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P300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对惠者卒中的复发进行登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支架置入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4%士15%,支架置入后颈动脉狭窄率为4.5%土6.0%,明显缩小;支架置入前患者的MMSE评分及P300潜伏期分别为20±5和434±78ms,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在随访期内患者无症状性卒中复发.结论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CAS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损害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病人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病人抽取20例,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并在手术前、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等优质护理,比较通过优质护理,手术前后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效果对比。结果: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病人手术后一个月,患者日常生活在能力明显提高,与术前有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龄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优质护理
  • 简介:颈动脉分叉处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决定了该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造成管径的狭窄而导致脑组织远端血流动力学性梗死。另外,沿颈动脉球内侧壁的血流保持层流,有着很高的流速和很强的剪切力,而其外侧壁处血流的分离、停滞、湍流和复杂震荡的剪切力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脱落。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卒中发生的10%~20%),对其治疗是多年来受全球关注的热点。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流动力学特征 颈动脉分叉 剪切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期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支架。在围期,除去正常护理外,对患者增加额外的术前、中、术后护理。结果13例病人共手术15条血管,植入支架15枚,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人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各项生理状态良好。结论颈动脉支架期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支架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支架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颈动脉支架(CAS)为某些方面具有比颈动脉内膜剥脱(ECA)的优势,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至少不比ECA差。2004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将CAS用于颈动脉分叉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治疗,随着血管内介入材料不断革新,相信CAS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发展。本文就其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CAS
  • 简介:颈动脉支架(CAS)应用于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已有10余年。Wholey等统计了涉及欧、美、亚洲53个医疗中心的资料,显示11243例患者接受了12392枚支架治疗,但颈内动脉狭窄长度超过40mm且伴有夹层的患者并不多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夹层 临床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支架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微导丝导引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后行闭塞段支架。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颈内动脉。结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行支架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
  • 简介:本刊经PhilipM.Meyers博士代表写作组授权,将“Reportingstandardsforangioplastyandstent-assistedangioplastyfor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译为中文在本刊刊登。标准中对患者的选择、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最佳内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血管内治疗、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规范化总结,拟为今后的临床试验和研究的规范化确定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对神经介入医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解剖学 脑血管造影术 放射学 血管成形术 规范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