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医学论文中,常常用错“病死”和“死亡”,大部分论文是以“某病的死亡是百分之多少”出现,现将二者的区别分析如下:

  • 标签: 死亡率 病死率 应用 医学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重症ICU分离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病例资料。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结果死亡组患者住ICU时间明显长于生存组患者(P=0.001),此外死亡组中更多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状况(P=0.02),更多的使用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P=0.02),死亡组患者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P=0.03)。结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防治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给予艾滋病者持续管理对疾病防治作用及患者病死影响。方法:2020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1日,艾滋病者共选入90例,抽签划分组别,常规管理干预对照组,持续管理干预研究组,比较管理效果。结果:组别间比对,研究组用药依从性略高、病死较低(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评估得分,实施持续管理后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持续管理方式干预艾滋病患者,经由干预后,疾病能够得到有效防治,阻止患者病情进展,维护其生命安全,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持续管理 艾滋病 防治效果 病死率 影响
  • 简介:目的建立预测术后病死的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评分系统并与POSSUM比较,评价其对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预测能力。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2-2005年间结直肠癌经手术切除的903例患者资料,按70:30把本组病例分成建立模型样本和预测模型样本,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用ROC曲线分析判断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评分的判别能力,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评分的拟合优度,用不同危险因素群的O:E值判断评分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为1.0%(9/903)。POSSUM、P-POSSUM和Cr-POSSUM评分预测的病死明显高于实际病死,O:E值分别为0.18、0.35和0.20。改良P-POSSUM除在急诊手术和姑息手术中判别能力较差外,在其他手术中都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在所有手术中预测的死亡与实际死亡接近(O:E值为0.91);改良Cr-POSSUM除在姑息手术中有很好的判别能力外,在评价模型样本和急诊手术预测的死亡高于实际死亡,但仍在实际死亡95%的可信区间内(0:E值为0.78)。两者的预测能力都好于POSSUM。结论POSSUM、P-POSSUM和Cr-POSSUM在中国结直肠癌手术中预测的病死高于实际病死。改良P-POSSUM和改良Cr-POSSUM可较准确地预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住院期间病死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病死率 评分系统 POSSUM 评分系统 P-POSSUM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创伤性休克应用不同补液方法进行院前急救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接收共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法,研究组采用亚休克疗法补液,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输液量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参照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指标高于参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病死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补液方法 院前急救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策略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病死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它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人,我们按照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56人,我们按照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病死以及抢救成功率,研究急救护理策略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救治时间、病死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救的过程中按照急救护理策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策略 急诊严重创伤 救治时间 病死率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病死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实验组(50例,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病死。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病死仅为2.00%,整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失代偿期 恩替卡韦 临床效果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应用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对病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首先要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此提高其业务能力及护理水平。其次,在没次接到急救电话时立刻指导家属阻止患者接触百草枯,并准备好浓度30%的活性炭、漂白土等帮患者催吐、洗胃的药物,到院后立即进入急救室抢救,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催吐,并使用肥皂水洗胃并为患者建立深静脉置管,做好血液净化准备,检测结果出来后护送患者至ICU实施血液净化。急救过后,要定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监测患者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综合征及时予以氧疗,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定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和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洗胃时间和血液净化时间以及激素使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8.33%,比对照组33.33%低,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后,患者的病情危重,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以此来尽量挽回患者的生命。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解毒,但胃肠道吸收率仅5%至15%,在胃部酸性、中性环境中性质相对稳定,及时有效的催吐、洗胃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在急救时对其实施“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利于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

  • 标签: “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 百草枯中毒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疗中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对病死及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区间为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围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参照组, n=35)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试验组组, n=35)后对患者呼吸指标、病死及再次机械通气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呼吸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 0.05);试验组患者的病死低于参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再次机械通气低于参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在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机械通气,实现了病死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3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D3配合常规治疗30例,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愈显为93.3%;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为76.7%。两组愈显比较有显著差异(x2=4.16,p<0.05)。结论维生素D3治疗日光性皮炎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简称ESR)结果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进行比较,评价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住院病人160例,分别应用ESR-30全自动血沉仪及手工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r=0.997。结论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与魏氏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ESR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仪 魏氏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发生以及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3月-7月期间于社区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中的600例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统计分析患者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结果:经检查,骨质疏松患者有469例,经计算发生为61.50%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非骨质疏松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较高,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也随之降低。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25-羟维生素D 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降低D-二聚体假阳性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检验科及临床科室的样本采集工作中进行品管圈活动,以此来降低D-二聚体假阳性。选择2019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活动,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现状调查、原因解析、目标设定、对策实施与标准化。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D-二聚体假阳性率由活动前的16.2%降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115.88%,圈员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D-二聚体假阳性,显著提高了圈员综合素质,提升了检验科临检工作的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该次活动在云南省第四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值得持续开展下去。

  • 标签: 品管圈 D-二聚体 假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急救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进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这3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40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25例,未到达医院就已经死亡的患者有35例。在死亡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在8~75岁之间,三十岁之前的患者有10例(16.7%),30岁~60岁的患者有40例(66.6%),六十岁之上的患者有10例(16.7%)。由数据可得:30~60岁之间的患者死亡最高,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刀具砍伤、重物撞击以及交通事故等。结论: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水平以及创伤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以及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都可以大大提高就诊救治的水平。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患者 病死 影响因素 急救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某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资料,计算死亡、标化死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心脑血管疾病死。结果: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年均标化死亡为157.42/10万,女性为189.27/10万高。>65岁545.97/10万最高,其次为45-64岁134.55/10万,15-44岁12.76/10万,0-14岁0.11/10万。脑血管病为49.56/10万,缺血性心脏病为47.00/10万,其他疾病为423.48/10万。结论:该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较高,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女性、>6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更高,需尽早诊治及治疗,降低当地死亡

  • 标签: 城乡居民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和急救方式,以此来增强急救工作的成功几率。方法:研究目标是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123名患者,对不同患者预后或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123名患者通过抢救,有73名成功,死亡为50人,需要对比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与急救措施。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之间的年龄、ISS评分等结果都有着明显差异,P<0.05;对病死原因做出分析可知,患者通常存在着年龄较高、ISS评分高等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高、ISS评分高且急救措施不足等,是引发患者病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患者 病死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和稽留流产的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妊娠早期孕妇共121例,分为早期妊娠组(n=31),先兆流产组(n=43),稽留流产组(n=47)。分析三组妊娠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结果经检验表明三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较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的水平升高明显(P<0.05)。三组8周和10周时的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时,稽留流产组的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较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出现降低(P<0.05)。结论检测患者的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能有效的提高早期稽留流产的发生情况,提高了诊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稽留流产 妊娠相关蛋白A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