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后抑郁为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精神及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近年来研究证实脑小血管病变同样与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它不仅是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加重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本文对脑小血管病与后抑郁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脑小血管病 脑白质疏松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09'将于2009年8月19-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为鼓励青年医生开展有助于提高治疗和预防水平的研究,促进研究向临床的转化,天坛国际脑血管病组委会设立了“讯时行动:勃林格殷格翰研究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卒中 国际会议中心 征稿 脑血管病 青年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1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早期行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行内分泌障碍激素及头部CT和MRI检查,并行长期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1例,11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患者10例术后恢复正常;有内分泌症状的10例患者,9例明显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安全、有效,是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垂体瘤 卒中 经鼻蝶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缺血性仍是当今社会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它是我国引起死亡以及残疾的重要原因。S100B是与神经系统紧密相关的蛋白,它在缺血性过程可以发挥神经毒作用,诱导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临床试验发现,S100B的水平与缺血性患者病灶面积大小和预后有关。由于S100B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提示它可能在将来作为一项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S 100B蛋白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整合素是细胞表面重要的拈附分子,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多种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其发育、突触新生、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等,近年研究发现整合素αVβ3与包括脑在内的多个部位的血管新生以及脑缺血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其特异性阻断剂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使得整合素αVβ3作为治疗缺血性的新靶点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脑梗死 整合素ΑΝΒ3 血管新生 脑保护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患者溶栓安全实施监测研究(SafeImplementationofTnrombolysisinStroke—MonitoringStudy,SITS-MOST)旨在评价急性缺血性中发病后最初3h内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欧盟的要求,SITS-MOST需要通过与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相比较以评价阿替普酶在临床实践的安全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缺血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安全性
  • 简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s,i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ESC)类似。实际应用,i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与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PSC治疗缺血性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诱导多能干细胞 治疗
  • 简介:中导致的致死致残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口逐渐老龄化,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而的组成谱亦在不断变化,最近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994-2004年间,北京地区缺血性中发病率以每年4.3%的速度增加,所占比例日益上升;

  • 标签: 氧化应激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antan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TISC)将于2010年6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为了促进国内外学术的交流,TISC与《中国杂志》联合在国内外征集文章。入选的论文均可刊登在《中国杂志》专刊上.获奖论文将入刊《中国杂志》。

  • 标签: 脑血管病 杂志 卒中 中国 征文通知 国际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antan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TISC)将于2010年6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为了促进国内外学术的交流,TISC与《中国杂志》联合在国内外征集文章。入选的论文均可刊登在《中国杂志》专刊上,获奖论文将入刊《中国杂志》。

  • 标签: 脑血管病 杂志 卒中 中国 征文通知 国际
  • 简介:目的机械取栓时代,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建立急性救治体系,让更多急性患者能在时间窗内及时到达有条件的医院,从而提高区域性急性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方法从2014年开始,在院内及医院所在的区域,由单位行政部门及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制定救治的相关政策、规定,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作为技术主导,开展诊治的培训及帮助各级部门、医院建立相应的救治流程、规范。观察我院救治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协作单位救治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1)院内急诊通道的建立:由院长亲自参与,院医疗科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协调,院内参与救治的急救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室及护理保障中心积极参与,使急性缺血性的入院-静脉溶栓(door-to-needletime,DNT)时间由绿色通道建立前的71min缩短至53min,入院-动脉穿刺(door-to-puncturetime,DPT)时间由104min缩短至82min,入院-血运重建(door-to-revascularizationtime,DRT)时间由144min缩短至117min。(2)区域性救治网络的建立:极大提高我院急性缺血性的救治能力,2014年本科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总病例数为7例,2016年提高到112例,区域内初级中心的防治关键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院内救治绿色通道及区域性救治网络的建立,能提高救治水平及救治率,改善区域性救治水平。应进一步改进救治通道及网络并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诊救治系统 入院-静脉溶栓时间 入院-动脉穿刺时间 入院-血运重建时间
  • 简介:天坛中学院——简要介绍天坛中学院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在规范诊疗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学科群优势,高效的组织化医疗服务体系和领域卓越的专家资源库,中国杂志专业的中信息传播平台,联合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力量,以“为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培养一批临床诊疗规范化的临床医生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临床研究型学科带头人,促进中国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人才梯队建设”为己任,传播脑血管病领域的新的学术理念,培养“知国际、知国内、知临床、知科研、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卒中 招生简章 学院 中华预防医学会 北京天坛医院
  • 简介: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中发病后最初48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中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急性脑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加拿大中医疗最佳实践建议第一版于2006年发表。其中一项计划指出,每两年正式更新一次指南,以保证它的时效性和广泛性。2008版包括对2006版24项推荐方法的修订和4项新的建议,包括急救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和轻度的治疗、急诊入院患者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处理。

  • 标签: 卒中 指南 加拿大
  • 简介: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创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成为神经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2015年,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研究的先后发表,显示支架动脉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患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成为新的指南推荐[1-5]。

  • 标签: 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影像进修人员的基本现状,为提高中影像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9-2015年(2009年除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修中影像诊断的142例学员进行调查,包括学员年龄、性别、职称、原单位的类别、学习时间等。结果全部学员平均年龄(34.9±6.2)岁,男性学员占67%(95/142),中级专业职称占51%(73/142),所在医疗单位76%(108/142)为三级医疗机构,学习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影像诊断进修医师以三级医院的主治医师为主要人群,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前期教育基础,职业成长空间大,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 标签: 卒中 影像 教学 进修医师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性患者血尿酸(serumuricacid,SUA)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经脑血管造影术确诊有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患者112例,无狭窄者5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颈动脉狭窄分轻度狭窄组45例、中度狭窄组39例和重度狭窄组2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有62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有50例。比较不同组别间SUA水平的差异以及SUA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狭窄组SUA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343±111μmol/Lvs287±67μmol/L,P〈0.01);重度狭窄组SUA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408±112μmol/Lvs351±100μmol/L,P=0.025;408±112μmol/Lvs296±99μmol/L,P〈0.01);中度狭窄组SUA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7);双侧颈动脉狭窄组SUA水平高于单侧狭窄组(378±128μmol/Lvs314±85μmol/L,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UA并非颈动脉狭窄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P=0.23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SUA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01,P〈0.01)。结论高血尿酸是颈动脉狭窄与否的重要但非独立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尿酸
  • 简介: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2005年至2007年的心脏病和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仍然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中病死率为44.1/10万,比1999年至2001年下降了26.9%,冠心病的病死率是135.1/10万,下降了27.7%,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是262.7/10万,下降了22.6%.但花费仍然非常高昂,其中2007年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就高达409亿美元[1].虽然有大量的基于循证依据的指南出台,但医疗实践与指南所提倡的医疗标准仍有相当差距.

  • 标签: 临床医疗实践 卒中 指南 美国心脏病协会 心脑血管病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