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氧化氮(NO)作为细胞间及细胞内的信息物质,在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合(NOS)是NO生成过程中必需的,在生物体内有广泛分布,随着NO的研究日益深入,测定生物体NO及NOS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研究NOS、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直接测定NO的几种方法。

  • 标签: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NO NOS 生物半衰期 NDP组织化学法
  • 简介: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温育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大鼠脑、肝、心、肾、睾丸组织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体内实验中,该提取物100、200mg/kg/日,连续灌胃40天,仅对大鼠大脑皮层过氧化脂质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组织无明显影响,200mg/kg/日灌胃15天,对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 标签: 肉苁蓉 抗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本文采用中性蛋白和flavourzyme分别水解脱脂小麦胚芽制取小麦胚芽水解物,研究两种不同对麦胚蛋白水解速率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水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研究麦胚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对麦胚蛋白的水解速率明显高于flavourzyme;种的水解产物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

  • 标签: 小麦胚芽 蛋白酶 水解 DPPH 自由基 还原能力
  • 简介:对超氧化物歧化(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在冰淇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SOD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冰淇淋中,不仅能保持SOD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可提高冰淇淋中营养成分的功能。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营养强化剂 活性 冰淇淋 应用
  • 简介:氧化物歧化(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作为清除剂,在防辐射、抗衰老、防治肿瘤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目前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超氧化物歧化的自然分布与类型、分子结构及性质、作用机理及生理功能、检测方法、分子修饰与改造、模拟SOD及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结构 模拟物
  • 简介:目的检测幼鼠随年龄增长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SOD)活性的改变。方法将动物中心提供的实验小鼠按照单双号法抽选幼鼠(2月龄),成年鼠(10月龄)和老龄鼠(18月龄)各10只,雌雄各半,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SOD活性。结果各组鼠龄的肝组织中SOD含量有所不同:幼年组与成年组、老年组相比SOD呈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幼鼠年龄增长,其肝组织中SOD活性逐渐下降。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肝组织 氧自由基 动物 实验 小鼠 近交系
  • 简介:目的:以塘溪蜜柚果汁为对象.研究柚苷处理对柑橘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DPPH和·0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Fe^3+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它们与抗坏血酸、总酚、柚皮苷和柚皮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原果汁对照、处理对照和处理果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值分别为18.8,22.4,22.0g/100g;清除·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5,3.7,3.2g/100g;Fe^3+还原能力值分别为18.8,14.2,14.3mg抗坏血酸/100g;它们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40.2,37.8,34.3mgl00g,总酚含量分别为44.4,31.4,38.9mg/100g,柚皮苷含量分别为56.9,48.0,0.8mg/100g,柚皮素含量分别为0,0,24.3mg/100g。抗坏血酸、总酚和柚皮素对瑭溪蜜柚果汁的3种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柚皮苷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而对·0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柚苷处理能显著增加柑橘果汁·0H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柚苷处理过程中的热、光和氧等会引起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降低,从而导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轻微下降。

  • 标签: 柚苷酶 琯溪蜜柚 果汁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对于氧烷而言,是一种在当下合成领域当中十分重要的中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了药物和工业化学品的合成领域。在本文的分析中,就主要基于烯烃不对称氧化在药物合成中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制氧丙烷新技术,于2008年8月上旬通过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该项新技术将改变传统氧丙烷生产工艺污染严重等弊端,实现了业界一直追求的环境友好氧丙烷工艺路线的目标。

  • 标签: 环氧丙烷 氧化丙烯 双氧水 技术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生产工艺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IDO)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光法检测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内吲哚胺2,3-二氧化的表达情况,并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以观察吲哚胺2,3-二氧化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是否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M5和ALL的白血病细胞中吲哚胺2,3-二氧化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4±11.2%和24.7±7.96%,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吲哚胺2,3-二氧化阳性细胞率仅为3±1.2%;两个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吲哚胺2,3-二氧化阳性细胞率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M5与ALL组之间在吲哚胺2,3-二氧化阳性细胞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1-甲基色氨酸(1-MT)治疗的白血病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肿瘤消退,生存期延长(P〈0.05),部分治疗小鼠达到无病长期生存(注射肿瘤细胞后生存期超过3个月)。结论: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均表达吲哚胺2,3-二氧化,1-甲基色氨酸对白血病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1-甲基色氨酸
  • 简介:摘要基于让每位幼儿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园开展了幼儿小主播活动的探究,形成了招募、寻找、设计、试播、录播、推送“6节”的主播活动流程及园内、园外“2途径”的展示平台,使我园孩子的个性得以彰显,促进孩子们多元能力的发展。

  • 标签: 小主播幼儿活动&ldquo 6环2径&rdquo 模式
  • 简介:VE运动组和运动给药各剂量组的SOD活性、LPO含量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力竭运动小鼠SOD活性和LPO含量测定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黄芩苷对力竭运动小鼠SOD活性和LPO含量及游泳时间的影响 

  • 标签: 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 苷运动
  • 简介:基于K2Cr2O2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用纳米Ti02-K2Cr2O2协同体系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浓度的简便方法.探讨了光催化氧化测定染料浓度的机理,考察了染料消解的最佳反应条件.最佳的消解条件为pH=1,TiO21.0g/L,K2Cr2O7初始浓度8.0mmol/L,溶液温度80℃,紫外光照时间10min.当Cl^-含量在1000mg/L以内时,相对误差小于3%.

  • 标签: 二氧化钛 重铬酸钾 光催化氧化 染料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2(HDAC-2)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H2O2(0、100、200、400、600、800 μmol/L)干预A549细胞2 h、4 h、8 h、12 h、24 h和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LDH)实验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生长受抑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2 h时HDAC-2和MK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2.LDH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3.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12 h时,随H2O2浓度增加,HDAC-2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F=14.588,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F=64.297,P<0.01)。结论H2O2可通过调控HDAC-2及MKP-1的表达,参与肺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

  • 标签: 过氧化氢 A549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
  • 简介:摘要在Cu-Vc体系下,诱导透明质酸氧化损伤产生聚集体,并用硫磺素T(ThioflavinT,ThT)染料和刚果红(Congored,CR)染料两种经典的方法对淀粉样聚集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ris-醋酸缓冲体系下,透明质酸会由于氧化损伤产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体,并且聚集体的产生和反应时间与Cu-Vc的浓度成正比。

  • 标签: 透明质酸酶 淀粉样聚集 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利用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对扇贝蛋白进行解制备抗氧化肽。方法采用超滤和反复色谱分离纯化扇贝水解物。获得的肽类结构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肽类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后获得3个肽类组分A、C和E,依次被鉴定为His-Ala-Ile-Ile-Met-Met-Val(A)、Leu-Asn-Pro-Lys-LeuIle-Met-Val(C)和Met-Ile-Leu-Ile-Leu-Phe-Arg(E),经NCBInr数据库中Blast检索,未发现A组分的同源序列,提示其为一个新的肽类结构。A、C和E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浓度为1.0mg·mL-1时,它们的清除率分别为51.6%、55.4%和53.4%。结论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可用于扇贝蛋白解制备抗氧化肽。

  • 标签: 海洋芽孢杆菌 扇贝蛋白 酶解 肽类 自由基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