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鼻胃管与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两肠内营养途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方法3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传统鼻胃管组(149例)及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组(151例),两组均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返流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鼻胃管营养组13例患者发生返流(8.7%),鼻空肠管组无返流患者;鼻胃管营养组61例发生肺部感染(40.9%),鼻空肠管组31例发生肺部感染(20.5%),鼻胃管组平均ICU住院时间79.1小时,而鼻空肠管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67.3小时。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传统鼻胃管而言,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同样可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且鼻空肠途径肠内营养可减少患者返流发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减少患者ICU住院时间。

  • 标签: 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颈测量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IGFBP-I)对预测足月妊娠分娩发动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测150例妊娠37—42周、未临产、胎膜完整孕妇宫颈长度,同时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IGEBP-I测定。结果:两种方法预测值无显著差异,联合预测分娩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应用超声、IGEBP-I高。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分娩预测准确率,且不依赖临床,对于指导临床进行必要产科处理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 分娩 预测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状态。方法:所有受试对象均在人院时抽取静脉血送检凝血、纤溶功能指标。结果: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与单纯房颤组(对照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APTT、PT虽短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时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反映了这些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同时也间接预示凝血、纤溶指标增高慢性房颤患者可能出现脑梗死。

  • 标签: 慢性房颤 纤溶 凝血 脑梗塞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亚低温治疗脑缺血实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结果,研究证实,亚低温不但可以减轻脑梗死后损害程度,而且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对于顽固高颅压患者进行亚低温同时,加用冬眠药物,疗效更佳.现主要就缺血后6h内亚低温脑缺血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 标签: 低温冬眠 保护作用 冬眠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院前心肺复苏(CPR)中疗效。方法103例心脏骤停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标准肾上腺素组(A组)3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34例,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组(C组)3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脑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心肌酶变化。结果:B组(44%)、C组(42%)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16%),B组(38%)、C组(39%)24h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13%),C组出院存活率(23%)高于A组(8%)、B组(12%);脑复苏率3组无差异;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A组;复苏后心肌酶变化3组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出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相关危险因素降低VAP发病率及其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102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属于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VAP64例,发生率60.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VAP危险因素为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前洗胃、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制酸剂应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镇静剂应用时间、格拉斯哥评分(GCS)、APACHEII评分(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前洗胃、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发生VAP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械通气后VAP发生率高,相关危险因素多,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 危险因素
  • 简介: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之南,担负着七万人口社区医疗服务任务,近10年来,尽管交通状况了很大改观,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了很大进步.但重症新生儿救治工作仍未改善,导致此类疾病新生儿转运至有条件大医院后,仍可能失去最适治疗时机,针对本地区救治重症新生儿时存在问题,我院充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群策群力,从"软""硬"件等方面入手,设立新生儿专科,使新生儿救治成功率了明显提高,既改善了人口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开展 工作体会 开展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综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58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护理、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能心情愉快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并满意出院。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7年我院收治16例创伤膈疝病例临床资料。24h内确诊15例,术前确诊8例。经胸切口3例,经腹切口8例,经胸经腹切口3例,胸腔镜膈肌修补1例。结果:1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创伤膈疝早期易误诊,胸部X线、B胸部CT确诊依据,早期诊断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提高创伤膈疝治愈率关键。

  • 标签: 膈肌破裂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作用,评价在心肺复苏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跳停搏患者46例,分为高氧液组常规组,每组其他抢救措施相同,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脑复苏率、血气分析SpO2恢复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高氧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脑复苏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及SpO2恢复平均时间高氧液组均短常规组(P〈0.05),高氧液组治疗后高、低切粘度与复苏即刻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洼高氧渡对心跳停搏患者复苏定作用.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氧气 高氧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老年人胃病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超声科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60例,均予以胃部造影剂并给予患者相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胃超声造影检查总准确率90.41%,其中胃炎检查结果准确率95.24%,胃溃疡检查结果准确率91.89%,胃息肉检查结果准确率86.96%,胃癌检查结果准确率87.56%。结论老年人胃病灶各指标变化与胃超声造影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可用老年人胃病灶诊断,且具有较高准确度,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超声造影 老年人 胃溃疡 胃癌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复律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把175例病人按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因分组,统计分析胺碘酮转复效果。结果:175例病人中153例转律成功,占87.4%,无严重并发症;房颤发生时间越短越容易复律,风湿心脏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或换瓣术(MVR)后3个月者及特发性房颤效果最好。结论:胺碘酮对房颤转复效果良好、安全,但房颤持续时间不同病因影响转复效果重要因素

  • 标签: 心房纤颤 胺碘酮 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情况及与预后有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并进行APACHE11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项参数;根据RIFLE修订标准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三期,比较三期患者预后。结果:ICU中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21.31%,死亡率57.6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较高.与存在基础疾病及MODS有关;老年病人中急性肾损伤三期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重症病人年龄越大,病情越,AKI发病率死亡率越高。

  • 标签: 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收治需进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D组)对照组(P组),每组30例。D组患儿在行手术前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输注麻醉;麻醉剂量1μg.kg-1,给药时间>15min,维持量1μg.kg-1.h-1;P组患者在行手术前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剂量1.5mg.kg-1,维持量3mg.kg-1.h-1;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给药后、切皮、苏醒等四个不同时期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呼吸抑制情况,并对比两组患儿与手术麻醉有关并发症。结果D组与P组患儿给药后切皮时心率均低于麻醉前。D组患者心率增高程度明显优于P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各项指标均正常。D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少于P组。结论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效果明显且较丙泊酚更为安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腹股沟疝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及其药物联用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果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疗效显著,给不同类型患者带来不同益处。结论科学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扩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缓解高血压病理性改变,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联合用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困难气道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效果安全方法:将预计困难气道需全麻手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表面麻醉基础上,右美托咪啶组(Dex组,n=15例)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10min泵完,0.5μg·kg^-1·h^-1维持);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3例)泵注生理盐水,泵注方法同Dex组。术中监测并记录基础值、置人纤支镜前1min及此后每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行RSS评分、纤支镜置入评分、插管评分。结果:Dex组RSS评分较Control组高(P〈0.05),纤支镜置入评分、插管评分等均优于Control组(P〈0.05),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Control组小(P〈0.05),两组患者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可提供满意插管条件.无呼吸抑制,安全可行。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清醒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中运用效果及对bFGF、VEGF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肝癌病患14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内各指标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肝癌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20±5min明显慢普罗帕酮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线药物之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监测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住院9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90例,观察组孕产妇90例。对照组孕产妇常规检测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治疗护理前后各项指标临床疗效。结果经监测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所需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4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监测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孕产妇舒适度,提高孕产妇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 临床路径护理 舒适度 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