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杂交型心脏手术目的在于改善心脏护理。心脏问题有时似乎结伴而来。例如有些病者既患动脉阻塞,同时又存在瓣膜直无法打开或者闭合不全,又或者伴有心律紊乱等等毛病。这些时候很多患者不仅接受治疗,而且接受两或者更多种手术治疗。

  • 标签: 心脏手术 杂交型 手术治疗 心脏护理 心脏问题 动脉阻塞
  • 简介:脑缺血早期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黏附分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NF-α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
  • 简介:患者女,27岁。主因"发作左侧肢体无力3年"2014年2月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患者3年前饮酒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昏迷、头痛、恶心、呕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右额叶出血(图1),DSA检查未发现异常(图2),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左侧肢体功能恢复接近正常。6个月后于当地医院复查DSA,未见明显异常(图3)。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 栓塞性 隐匿性
  • 简介: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仍然有约30%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紫杉醇药物支架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原因机制作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 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置入后 支架内血栓 再狭窄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分娩11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阴道助产、剖宫产率,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肾上腺紊对大鼠血脑屏障与脑水肿影响。方法检测肾上腺素注射后SD大鼠血压心率变化对照组相应各时间点脑组织水含量EB含量。结果大鼠注射肾上腺素后3min时出现心率加快,同时并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10min趋用药前水平;12h出现脑组织水含量升高,3h达高峰,6h时开始下降,9小时回到即刻水平,但其中只有3h即刻相比显著区别;大鼠脑组织EB含量3h开始升高,6h达峰值,9h下降,但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结论肾上腺素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脑水肿,而脑水肿形成血脑屏障开放关系不大。

  • 标签: 脑水肿 血脑屏障 肾上腺紊
  • 简介: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CTMRI影像特点。方法8例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行MRI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对影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特征性征象。结果8例患者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共有9个,其中6个位于横窦,3个位于上矢状窦。病灶CT影像中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个钙化灶。9个Tl加权像低信号,12加权像高信号,7个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低信号;4个增强后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以及充盈缺损;4个MR静脉造影影像呈附壁状充盈缺损征象。结论CTMRl影像是诊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有效方法,特别是MRl影像能显示特征信号改变及与静脉窦关系,对诊断更有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颗粒
  • 简介:我院急诊ICU科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67例,其中确诊继发性脑梗死者26例,经相应治疗,20例梗死灶消失或面积明显减小,6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固本咳喘片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H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52∶5∶43),流速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2nm.结果: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分别在0.8~15.0μg·ml-1(γ=0.9995)1.7~33.0μg·ml-1(γ=0.9997)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2%,97.90%;RSD均小于2.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该制剂质量控制.

  • 标签: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Ⅲ 固本咳喘片 HPLC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对154例CT证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67例,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41例,糖尿病组46例。入院后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分别对治疗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P〈0.01),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指标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高血糖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二尖瓣反流(MR)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远期预后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情况、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50%组〈50%组);随访中位数时间432d,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因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LVEF相关。结果AMI患者MR发病率73.4%。MR发生及程度与Killip分级、LVEF值、LVEDD、LVESD、LAD、E/A比值等相关。左心室大小功能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MI后MR患者LVEF〈50%远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后基线水平MR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大小显著相关,左室功能恶化远期死亡显著预测因子。

  • 标签: 二尖瓣反流 心肌梗死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术后抑郁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6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行汉密尔顿(HAMD)24项抑郁量表问卷调查。术后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15)非抑郁组(n=25)。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负性生活事件、合并两或以上疾病、吸烟、植入时间方面的资料。分析心脏起搏术后抑郁危险因素。结果40例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患者中15例出现抑郁,发生率37.5%。两组比较,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合并两或以上疾病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4个可能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OR=62.58,95%CI:1.16~3.54)、负性生活事件(OR=218.19,95%CI:2.13~4.25)、心律失常(OR=62.62,95%CI:1.13~2.78)植入起搏术后抑郁危险因素。结论起搏术后抑郁发生率37.5%,危险因素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与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男性女性中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女性中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出血性脑卒中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男性中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2000813位点多态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与出血性脑卒中相关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保护因素

  • 标签: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非受体2型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脑出血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22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13例患者,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46%,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6%。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能够通过传统药物疗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非常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窦炎鼻息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安全性与疗效比较
  • 简介:近年来随着心脏起搏植入数量逐年增加,植入后并发症越来越多,最严重并发症起搏囊袋感染,发生率达1.01%[1],大部分囊袋感染处理较为棘手,根本方法拔出电极,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痛苦.我科成功保守处理3例起搏囊袋感染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植入后 临床分析 坏死感染 保守
  • 简介: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声改变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培哚普利辛伐他汀)52例,对照组(辛伐他汀)52例。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直径、内膜-中膜厚度(INT)、血流及斑块变化情况及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改变,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软斑块有效率92.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对硬斑块有效率81.0%,对照组50.O%,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O.05)。培哚普利辛伐他汀对颈动脉重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显示良好改善作用(P〈O.05)。结论培哚普利辛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重构良好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脂代谢异常等有关,从而能积极预防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对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安全有效

  • 标签: 培哚普利 辛伐他汀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改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及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5年12月以前关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相关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判断,最终纳入结果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倍他乐克单用治疗室性早搏相比疗效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R=1.23,95%CI:1.15~1.32,P<0.001),差异统计学意义;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心电图疗效显著(RR=1.31,95%CI:1.19~1.4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42~1.18,P=0.18)。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较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方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表现,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质量限制,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论证上述结论,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策略。

  • 标签: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发病〈4.5h轻型脑卒中患者108例,其中溶栓组38例,未溶栓组70例。将轻型脑卒中定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治疗前治疗后14d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d随访时改良Rankins量表评分判断预后,比较2组颅内出血及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疗效预后。结果溶栓组未溶栓组治疗后14d有效率分别为50.0%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1.4%(P=0.28),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1.4%(P=1.00),病死率分别为5.3%4.3%(P=0.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发病后90d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3.2%vs24.3%,P〈0.01)。结论rt-PA静脉溶栓用于治疗轻型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颅内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2岁英国女童蒂安娜,罹患了罕见疾病“反射缺氧癫痫”,只要她哭泣流泪,就容易引发致命痉挛。当她发作时,看起来就像死掉般,皮肤苍白、身体变硬,甚至连心跳、呼吸都会停止。

  • 标签: 痉挛 女童 反射性 致命性 发作时
  • 简介: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婴幼儿动脉导管前、后左心房及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50例研究对象。对患儿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术前及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诊,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患儿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房内径术后明显减小,并在随访中持续下降,术后6个月达到平衡。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短期内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经导管封堵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后左心室及左心房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及左心房大小恢复平衡。左心室收缩功能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气囊封堵 超声心动图 心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