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方法采用Int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二乙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检测。结果贝母素乙进样质量的线性范围为0.6~6.0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6%,RSD为1.69%(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能准确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乙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法 川贝末胶囊 贝母素乙
  • 简介: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所致反[牙合]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0例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的反[牙合]儿童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结果经3个月至半年,10例反[牙合]均得到矫正,2年以上观察未见错位复发。结论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反[牙合],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掌握,效果稳定。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前方牵引 替牙期 |
  • 简介:摘要: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的寡核苷酸单链,其化学本质为ssDNA或RNA。适配体可通过自身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异性识别靶标分子,且具有高亲和力。与传统蛋白抗体相比,适配体具有免疫原性低、亲和力高、特异性强、易于合成与修饰等优势,因此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诊断及分析检测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适配体的研究逐步深入以及生物传感的不断优化发展,使得二者的结合有了更广泛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检测分析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生物大分子、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等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着重讲述了比色法、荧光法、拉曼光谱法(SERS)、电化学法等主要检测方法。

  • 标签: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分析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儿童多发难治抽动症的安全及有效。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76例多发难治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仅常规给予肌苷片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耶鲁抽动严重度量表( YGTSS)总分、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服药期间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 YGTSS总分未见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 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5.79%;而副作用发生率 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多发难治抽动症患儿利用丙戊酸钠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

  • 标签: [ ] 丙戊酸钠 儿童多发难治性抽动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辅助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有效及对炎指标的影响。方法: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选自(2021.02-2023.02)我院治疗者,共有58例。遵照掷色子法平均分组,29例/组。对比组: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塞来昔布胶囊+黄连素辅助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炎症指标、治疗有效。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炎症指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塞来昔布胶囊+黄连素辅助治疗,可以使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得到改善,提高治疗有效,加快病情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黄连素辅助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指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作为急性和慢性疼痛管理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使用历史长达100年之久,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所有的非选择NSAIDs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ARDs)。这都与它们对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和COX-2抑制作用的选择有关。为了避免与COX-1抑制相关的胃肠道副作用,罗非昔布等选择COX-2抑制剂应运而生。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以及一些最新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揭晓,COX-2选择抑制剂胃肠道的安全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但其非胃肠道ADRs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尤其是其心血管、肾脏以及过敏等方面的ADRs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总结近年来对选择COX-2抑制剂的有效及安全进行评价的文献,以期临床选用时有更多的参考。

  • 标签: 消炎药 非甾药 选择性COX-2抑制剂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药物相关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介导或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不同药物引起TTP/HUS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目前有必要制订药物相关TTP/HU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

  • 标签: 药物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 并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但据目前应用现状来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仍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发表的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 标签: 数字化 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安全及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 并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但据目前应用现状来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仍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发表的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 标签: 数字化 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安全及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与安全,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98例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与可行,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析
  • 简介:现将1980~1995年间收治的严重老年鼻出血168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男性126例,女性42例,60~69岁90例(53.70%);70~79岁47例(27.80%);80岁以上31例(18.50%),最大年龄86岁。1.2出血量:反复鼻出血4次以上,出血量累积达200ml以上,各年龄组分布如表1。

  • 标签: 老年性鼻出血 临床分析 严重性 鼻腔填塞术 全身疾病 出血量
  • 简介:目的:探讨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39例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经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4年,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并反复冲洗术腔后治愈。结论: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术腔清理及鼻腔冲洗可减少术后复发,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鼻窦炎 真菌病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 48例急性梗阻型化脓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梗阻型化脓胆囊炎手术治疗中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更年期顽固高血压理想方案及顽固与心理因素相关。方法 入选更年期顽固高血压 206例,对这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103例病人规范治疗高血压同时加入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对照组 103例病人规范治疗高血压。对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实验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最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结果 用 SPSS 13. 0 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所得数据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 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心理因素与更年期顽固高血压具有相关,加入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可明显提高更年期顽固高血压的降压达标率。

  • 标签: 更年期顽固性高血压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
  • 简介: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紫癜肾炎的相关及抗Hp治疗对紫癜肾炎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过敏紫癜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Hp检测;对观察组Hp呈阳性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抗Hp治疗。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碳13呼气试验阳性49例,Hp感染率为62.82%;对照组患者Hp感染22例,感染率为28.21%,观察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转阴后,肾脏损害减轻。结论紫癜肾炎与Hp存在明显相关,抗Hp治疗有助于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幽门螺杆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研究1987年-2003年收治的8例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瘤的诊疗。结果8例患者分别经超声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以及CT、磁共振及其血管成像(MRA)诊断,手术治疗7例,其中1例术前颈内和颈总动脉球囊栓塞,术中结扎颈内和颈总动脉,均痊愈出院;2例于外院接受了化疗,疗效不佳。结论综合检查有助于确诊,超声波有利于普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对于诊断鉴别、确诊帮助很大;手术是治疗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瘤的最佳手段;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术前栓塞有利于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提高肿瘤切全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化学感受器瘤 迷走神经 颈部 诊断和治疗 原发 肿瘤
  • 简介:目的探究经肛吻合直肠切除术治疗梗阻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8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影像造影证明多数由于直肠套叠或直肠前突造成,全部行吻合经肛直肠切除手术治疗,通过比较量化评分的方式对比手术前和手术后症状、疗效的不同。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0min,手术4天后经VAS评分平均为2.8分。手术后经过平均7个月的随访时间发现出口梗阻症状发生率与手术前明显下降,其中排便梗阻或排便困难发生率下降超过71%,差异性显著(P〈0.01)。比较量化评分,里急后重感与手术前相比下降83%,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经肛吻合直肠切除术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疾病的治疗痛苦少、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 标签: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脱垂 直肠前突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方法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RF系统加椎间融合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 标签: RF系统 椎间融合器 腰椎峡部崩裂 腰椎滑脱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应用膜式听诊压迫修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femoralarterypseudo-aneurysm,IFAP)的可行方法。方法12例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直接压迫膜式听诊并实时监听法修复股动脉破裂口。结果11例IFAP患者均压迫修复成功,未发现并发症,总成功率为91.7%(11/12)。本组压迫修复成功时间25—45min,平均为37min。结论早期采用直接压迫膜式听诊并实时监听法修复冠脉介入术后IFAP,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省时、经济的可行方法。

  • 标签: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冠状动脉介入术 膜式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