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院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36例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向明.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骨折.中华创伤杂志,其中1例患者因为四部分骨折

  • 标签: 固定治疗 微创锁定 治疗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桡神经浅支移位端侧吻合修复尺神经高位损伤,吻合口神经病理学变化及手内在肌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的雄性猕猴6只,每只动物双侧上肢为研究单位,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侧。第一组在高位切断尺神经,再重新吻合。在远端切断桡神经浅支,游离后移位与尺神经作端侧吻合(外膜开窗)。第二组在高位切除尺神经3cm,两断端均折叠结扎。腕部处理同第一组。第三组高位尺神经处理同第一组。腕部不作处理。分别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猴小鱼际肌组织、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端侧吻合口及端侧吻合口以远的神经干,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并观察术后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萎缩程度。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第一组神经纤维密度、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第二组术后神经纤维密度、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也未见肌肉出现变性坏死。第三组肌纤维数量减少明显,神经纤维数量也减少明显,大部分肌纤维最终萎缩伴玻璃样变,间质小鱼际肌组织出血,肉芽组织形成。术后12个月观察到第一组雄猴手内在肌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第一组雄猴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不明显,第二组雄猴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但较C组程度轻,未见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第三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明显萎缩。结论桡神经浅支移位端侧吻合能有效减缓手内在肌萎缩、变性、纤维化,为高位尺神经损伤修复后尺神经的再生、长入争取了时间,创造了良好条件。

  • 标签: 感觉神经移位 端侧吻合 高位损伤 实验研究
  • 简介:越来越多的治理模式被引入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之中,这使得政治与行政、公共与私人、国际与国内之间的边界发生移位,从而增加了公共部门的不确定性.寻找合适的关于新公共部门原则与价值的公共话语,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公共部门 边界 价值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2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患者均来自我院,研究时间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修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长度、牙槽骨深度以及探诊出血率指数。结论正畸修复治疗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长度以及探诊出血率指数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牙槽骨深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探诊出血率,改善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标签: 正畸修复 牙周病 前牙移位 有效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使用反折旋转复位法治疗老年性移位型COlles骨折疗效,得出结论使用反折旋转复位法治疗老年性移位型COlles骨折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柯氏骨折 复位 老年性 移位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对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选择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对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患者在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和出血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比治疗以前更优,特别是患者的咀嚼情况,相对于治疗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前后进行了相关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选择口腔正畸方案治疗,可以有效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美观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随机选取77例作为样本,均于基础治疗后,行口腔正畸术治疗。观察7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2.09±0.41)mm、牙周出血指数(17.64±1.80)%、牙周袋深度(2.71±0.15)mm、患者治疗满意度98.70%、并发症发生率2.6%。结论采用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可予以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大鱼际肌损伤或正中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造成拇指对掌功能的丧失,严重地影响手的对掌功能.目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1,2].1987年3月~1997年3月,我们利用小指展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21例,经1.5~2年的随访,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小指 展肌移位 拇指重建 掌功能 手术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治疗,并收集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比较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量及前牙覆盖率。结果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量、前牙覆盖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提高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及前牙覆盖率。该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患者,男,16岁,因车祸辗伤致双上肢毁损2h于2007年2月入院。查体:右上臂自肘上5cm以远毁损,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挫烂,肌肉大部分缺损,骨折处及远段骨大段外露,前臂远1/3尚完整,创面被大量泥沙污染。左前臂远1/2毁损,创面污染严重。入院积极输血、补液纠正休克,急诊手术清创,右上臂残端修整,手术修整左前臂残端及右前臂远1/3,清创再植肢体并解剖保护尺、

  • 标签: 移位再植 双上肢 辗压伤 创面污染 手术清创 残端修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所收治的27例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患者均采取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术后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发现,优11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30%(26/27)。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舟骨骨折 新鲜无移位 加压螺钉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方法64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3例,好转率为90.6%;对照组32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未愈8例,好转率为75.0%。治疗组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作具有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的特点,是一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人牙周病患者采用正畸联合治疗后,切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牙周病致切牙移位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正畸联合治疗,分析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下降显著,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切牙覆盖、切牙覆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牙槽骨高度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采用正畸联合治疗后,切牙移位效果较为理想,牙周炎和口腔生理功有效改善,应推广使用该治疗模式。

  • 标签: 正畸联合治疗 牙周病 切牙移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单外侧腱移位治疗手指钮孔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14指钮孔畸形患者,在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侧方作弧形切口,将一侧外侧腱于关节囊水平切断,移位与损伤的中央束近端用5-0肌腱缝线做水平褥式缝合。术后掌指关节石膏托休息位固定,患指用夹板固定近侧指间关节伸直位,远侧指间关节屈曲位,4周后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个月-2年,平均14个月。14例患指近侧指间关节伸直受限5°-15°,平均改善30°-40°,钮孔畸形得到矫正。结论采用单外侧腱移位治疗手指钮孔畸形,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 标签: 腱损伤 钮孔畸形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X线片、二维CT、螺旋CT三维重建对手术治疗的髓关节骨折移位分型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治疗的髋关节骨折移位32例,使用3组不同的影像学方法,A组:普通X线片32例;B组:普通X线片结合二维CT横切面图像16例;C组:螺旋CT表面阴影成像(SSD)及多平面重建术(MPR)和二维横切面图像8例。根据传统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列髋关节骨折分型的正礁例数,并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A组32例髋关节骨折移位中嵌入型股骨颈骨折7例,合并髋关节中心脱位7例;错位型股骨颈骨折25例,合并后脱位19例,前脱位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其中稳定型4例,不稳定型6例。结论普通X线是髓关节骨折的首选方法,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标签: 髋关节中心脱位 影像学方法 骨折移位 分型法 螺旋CT三维重建 价值
  • 简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其治疗方式由最初单一的肋间神经、膈神经、副神经及颈丛神经移位等到后来的组合式神经移位,但施行这些神经移位术的病人中有25%~60.7%的病例[1]其患肢功能仍无任何改善.

  • 标签: 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 研究进展 显微解剖 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