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性,39岁。因"产后12年,复发性流产2次",于2011-08-12入本院。病史采集:G3P1,平素月经规律,(5~7)d/(28~32)d,量中等,无痛经史。2002-09-12足月顺产1女婴,现体健。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2007年7月取出IUD后准备生育第2胎。2009年7月,

  • 标签: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复发性流产 血型不合 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 RH 治疗
  • 简介: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0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1].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0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 标签: 血型鉴定 血型卡
  • 简介:【摘要】目的:对 ABO型新生儿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与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1月 -12月 100例新生儿血清检验阳性结果样本资料,对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与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发病率达到 41.38%;游离与释放呈阳性,而 DAT阴性时,发病率 34.15%; DAT与释放呈阳性,游离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15.79%;释放呈阳性,游离与 DAT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25.00%;游离与 DAT为阳性结果,释放阴性,发病率 33.33%。提示新生儿发病率随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而升高。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较早,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受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影响明显,结论: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判断中,可选择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为参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血型不相容(ABOi)肾移植受者,探讨采用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ABOi肾移植16例,以同期接受ABO血型相容(ABOc)肾移植32例作为对照,观察和比较两组受者情况。结果16例ABOi肾移植中,AB供A型4例,AB供B型3例,A供B型1例,B供A型4例,A供O型2例,B供O型2例。初始和移植当天受者ABO血型抗体效价(IgM和IgG)均≤1∶8。中位随访时间495 d(90~1696 d),ABOi组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1例,ABOi组和ABOc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75 %(15/16)和100 %(32/32),无受者死亡;两组受者术后6个月后血肌酐分别为(114.30± 28.13)和(106.08±23.80)μmol/L(P=0.38),eGFR分别为(64.93±19.60)和(82.34±22.58)ml/min/1.73 m2(P=0.13);两组术后发生感染3例和5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和5例,两组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i受者仅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是安全、可行的,这将极大简化此类受者术前的预处理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 个体化预处理 血型抗体 免疫抑制剂
  • 简介:人类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膜表面分子结构的型别。现在已经发现的人类红细胞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Rh型等几十个血型系统。但血型并不是人和动物的专利,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血型。据科学家统计,目前已发现的500多种蔬菜、果实等植物中就有1130多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血型。如萝卜叶、苹果、草莓、南天竹、甘蓝、南瓜、梨、辣椒、山茶、辛夷等60多种植物是O型;葡萄、李子、荞麦皮、咖喱粉、花椒粉、单叶枫等40多种植物是AB

  • 标签: 植物血型 血型之谜
  • 作者: 青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谈起血型,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参加无偿献血、健康体检或生病住院等方式,经过筛查,了解了自己的血型。过去很多人可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血液的血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只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医院都会筛查出新生儿的血型。因为每个人的血液有着不同血型,平添了人们对血型的强烈好奇心,也自然成为了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话题。议论最多的是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你看某某人性格急躁,争强好胜多半是A型血;你看她性情随和、不争名利,可能是B型血;多愁善感、性格内向的就是O型血,AB型血人的性格就看他偏A还是偏B。”在没有学习医学知识以前,我也被蒙蔽了,但学习医学后,才发现可能很多人错误的把心理学中对性格类型的分类A型、B型和C型性格,与A、B、O血型错误的画了等号。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1血型遗传1900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以来,血型被用来描述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后来相继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都有各自的型,如今血型已作为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人类的血型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形和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三种。2红细胞血型系统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红细胞血型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BO、Rh、H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各种血型抗原系统的统称。根据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认定,截止到2011年共发现有30种主要血型系统,328中抗原。2.1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那(Karl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国际输血协会的命名为ABO,001。其血型基因位于第9对染色体上,基因名为ABO,由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形基因,因此表型为A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同样表型为B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BB或BO。目前发现的ABO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已有200多个。人们常说的ABO血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A、B抗原决定的。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天在席间来了个星座血型专家,于是大家自然谈起了星座、血型,还有个性啦,男女交友这类的事……大家正热闹地起哄着,忽然有人对着发愣的我丢过来一个问题:"侯大哥,你到底相不相信血型和星座这类说法?"我?其实我也没认真思考过信或不信的问题。"那你刚刚在发什么愣呢?"我只是忽然想起关于我弟弟血型的事……

  • 标签: 底相 告诉我 八年 检查报告
  • 简介:人血是红色黏稠的液体.它自始至终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着。当你不小心划破皮肤时.就损伤了皮肤附近的毛细血管,血液就会从伤口处流出来。我们体内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他的血液总量为4500毫升左右,这些血在人体的大小血管里不停地流动着。人体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很薄.有很强的通透性,便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组织液中的废物通过,保证了氧和二氧化碳彼此穿越交换。于是人的生命活动就能正常地进行了。

  • 标签: 毛细血管 血型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生命活动 血液
  • 简介:一、血型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的约束,“宿命论”只作为被嘲笑的话题被谈论。我们相信生而难变的只有肉体,至于我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塑造。然而同样是由于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同样也会受到先天的影响,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血型

  • 标签: 血型 驾驶 现代自然科学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研究 唯心主义
  • 简介: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检测ABO血型基因52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方法随机提取35例待检血型标本的DNA,运用HRM曲线检测ABO血型基因526位点的SNP,通过PCR‐DNA测序以及血型血清学试验验证HRM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35例血型标本中,共检出526位点杂合子13例,纯合子22例。经测序分析和血清学试验验证13例G/C杂合中B型8例、AB型5例,22例CC纯合子中A型10例,O型12例。HRM法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及血清学结果相符。结论HRM法是一种低成本、简便、准确的SNP检测技术,有望成为临床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新方法。

  • 标签: 高分辨率熔解 ABO 血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测序
  • 作者: 段凯 肖笛 胡芬 吴鹏 刘本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207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 430200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呼吸内科,武汉 430200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东西湖医院信息科,武汉 430040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 4302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的ABO血型分布做出统计,并进一步分析具有不同恢复期血浆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抗体效价的康复者的ABO血型分布。方法抽取150份年龄18~60岁的COVID-19康复者血浆作为实验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后14 d采集血浆。另抽取武汉市180例健康人的血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年龄、性别与康复者ABO血型分布的关联性。同时分析康复者血浆中抗体的效价及其于ABO血型的关联。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康复者中B型血患者数量较多(36% vs 25.0%, χ2=4.714, P<0.05)。性别与COVID-19康复者ABO血型分布无关联性,而年龄与COVID-19康复者ABO血型分布有关联,在40岁以下组中,B型血COVID-19康复者数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多(38.5% vs 25.0%, χ2=5.264, P<0.05)。5.3%康复者血浆中抗SARS-CoV-2抗体效价≤1∶80。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在高血浆抗SARS-CoV-2抗体效价组中,B型血COVID-19康复者数量较多(35.2% vs 25.0%, χ2=3.979, P<0.05)。结论COVID-19康复者中,40岁以下、B型血患者数量较多;部分血浆抗SARS-CoV-2抗体效价较低的康复者不具备捐赠血浆的条件;而B型血康复者可能更适宜作为COVID-19恢复期血浆捐献对象。

  • 标签: SARS-CoV-2 COVID-19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ABO血型 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人类血型系统主要包括红细胞的ABO、Rh及亚型,血小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原抗体,白细胞抗原抗体等,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常常使配血结果出现诸多的不确定性,总结配血实验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改进,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血型系统 亚型 疑难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4年间十堰市无偿献血者血型初筛误判情况与初筛技师工作年限相关性,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十堰市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4年间参入血型判定技师总的血型初筛例数及误判例数进行统计分析,以从事血型初筛判定工作5年为界限,回顾性将24名参入血型判定技师分为两组(A组“<5年组”和B组“≥5年组”),对两组血型判定总例数及总的错误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列表统计分析。结果参入血型判定共24名技师,总血型判定133564人次,初筛血型错误者140例,总误定率0.10%。A组(9名技师)共对59534名献血者进行血型判定,其误判总例数为113人次,误判率为0.20%;B组(15名技师)共对74030名献血者进行血型判定,其误判总例数为27例,误判率为0.04%,两组间误判率经Fisher,s检验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型初筛误判与工作年限及工作经验有密切相关性,低年资技师较高年资更容易出现误判情况,加强对低年资技师的培训及管理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技师的工作经验、降低血型误判率,对献血工作意义重大。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型误判 配血 预防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型仪在血性检测中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应用全自动血型仪,本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检测了1276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样本。结果在12763例样本中,仪器无法判断结构的样本有85例,其中自身对照阳性样本和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分别有50例和35例。结论对于血性检测来说,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都比较高。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血型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中的O型受者采用供者同型血浆置换进行预处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15例O型ABOi-KT受者预处理过程和术后3个月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预处理过程中血浆置换采用的血浆类型分为AB型组(8例)和供者同型组(7例),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血浆去除治疗(plasmapheresis,PP)次数以及血型抗体滴度,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PP频率和术后血肌酐值。结果15例受者均预存高滴度血型抗体(IgM或IgG滴度≥1∶256)。预处理过程行PP(8.1±2.5)次,其中双重血浆滤过(4.0±1.4)次,血浆置换(4.1±2.0)次,PP频率为(0.8±0.1)次/d。供者同型组受者行供者同型血浆置换3~4次,共计24次,置换过程中未发生溶血等特殊副反应。两组受者血型抗体滴度经预处理后均达到ABOi-KT手术标准(IgM和IgG滴度均≤1∶8)并顺利手术。15例受者术后未发生血型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良好。术后7 d、30 d和90 d,血肌酐值分别为(92.9±30.4)μmol/L、(96.2±25.9)μmol/L和(103.1±28.4)μmol/L,血型抗体IgM滴度分别为1∶1~1∶32、1∶1~1∶64、1∶1~1∶32,血型抗体IgG滴度分别为1∶1~1∶64、1∶1~1∶64、1∶1~1∶32。供者同型组与AB型组预处理中PP次数和频率以及各观察点血型抗体滴度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ABOi-KT预处理中采用供者同型血浆置换是安全可行的,其对预存高滴度血型抗体的O型受者预处理效果良好,且能够保障手术安全和移植效果,但潜在风险和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 血浆置换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MNSs血型系统中NN型在三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情况及抗-M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 随机抽取三明市血站无偿献血人群A型540例、B型352例、O型715例,以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其红细胞膜上M抗原来分析并统计NN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NN型比例为24.0%,其中A型中NN型135例占25.0%、B型中NN型71例占20.2%,O型中NN型180例占25.2%。结论 MNSs系统中NN型在A、B、O血型中分布无明显差异且NN型在三明地区无偿献血人员的比例为24.0%。抗-M患者的输血,在24.0%的配血相合率下,应当尽量优先选择NN型的红细胞经交叉配血相容后输注,这对输血安全有重大意义。

  • 标签: MNSs血型系统 抗-M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前红细胞血型至少已发现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抗原。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个系统。本节重点介绍ABO和Rh两个血型系统

  • 标签: 红细胞 类型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