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免疫3项结果的模式。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疑诊ABO-HDN患者测定免疫3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观察结果模式并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结果在75例疑诊患者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确定ABO-HDN42例(56%),阳性模式以DAT、游离、放散试验呈(-++)者最多(27例,36%),其次为(+++)模式(12例,16%);采用试管法确定ABO-HDN30例(40%),最常见模式亦为(-++)(19例,25%),其次亦为(+++)模式(8例,11%)。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分别有29例(39%)和22例(29%)DAT阴性、放散试验阳性而确诊为ABO-HDN。微柱凝胶法放散试验阳性率(56%)高于试管法(40%)(χ2=3.85,P〈0.05)。结论DAT阴性的ABO-HDN模式在临床常见,宜选用敏感度较高的微柱凝胶法进行免疫3项检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230例健康人群使用试管法与玻片法做血型鉴定,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在ABO血型鉴定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试剂因素和实验器材因素,试管法准确率高于玻片法。结论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其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影响因素进行克服,并对操作流程与操作技术进行严格制定,从而提高血型鉴定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ABO血型鉴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ABO血型鉴定的258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玻片法和试管法对其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玻片方法的结果与试管方法的结果不一致,玻片方法鉴定的准确率低于试管方法,但两者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鉴定时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其进行综合性质量控制,以此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ABO血型鉴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玉县藏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方法ABO采用正反定型,Rh采用直接凝集法。结果ABO血型分布为O>B>A>AB,Rh血型均为阳性。结论ABO血型属于我国北方1。Rh血型阳性率比我国其它民族Rh阳性率低2。

  • 标签: 白玉县藏族 ABO R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中药预防性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住院的140例孕妇,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婴儿出生溶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血症发病率(21.4%)显著低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前中药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佳,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预防 母儿ABO血型不合 茵陈 临床观察
  • 简介:我们对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有ABO血型记载的10052名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了青岛地区ABO血型与疾病的关联,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0~1903年在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052名输血患者。

  • 标签: ABO血型分布 青岛地区 联调 胆道结石 风湿性 青岛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比较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2种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8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临床拟诊为ABO母婴血型不合的120例溶血病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溶血病标本同时用试管法和凝胶卡式法两种方法对患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两项标准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选取的120例溶血病患儿的标本,使用试管法检测的结果中,符合ABO血型血清学特征的阳性标本共53例,占44.2%,使用凝胶卡式法检测的结果中,阳性标本共81例,占67.5%。结论对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2种检测方法中,凝胶卡式法比试管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凝胶卡式法较之传统的试管法,具有结果稳定和方便保存的明显优势。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试管法 凝胶卡式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HDN)患者中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患者的检出率及性别的分布。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在本院住院及门诊送检的临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62例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测,包括ABO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在862例HDN中(男性占463例,女性占399例),ABO-HDN678例,其中男性380例,女性298例。结论ABO-HDN患者占本组HDN患者的78.65%;按男女性别分类,男性及女性HDN患者中ABOHDN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82.07%、74.68%,可以看出ABO-HDN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发生率都非常高。

  • 标签: ABO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1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血型表型分布特征,与非结石患者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与非结石患者人群ABO血型表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ABO血型 泌尿系结石 表型分布
  • 简介: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对中学生ABO血型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血型组学生之间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A血型 B血型 O血型 学习成绩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ABO血型和Rh血型是人类红细胞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中的D抗原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在常规检查中一般只鉴定Rh阴性和阳性1。方法通过应用固相法、纸片法、微柱凝胶法同时检测门诊患者血型,评价固相法是否能用于门诊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定型。结果固相法与微柱凝胶法符合率为100%。结论固相法血型定型试剂操作简单快捷,携带方便,准确性高,适合流动采血点和应急采血初筛,尤其可以用于门诊患者ABO\RhD血型定型。

  • 标签: 固相法 门诊患者 ABO RhD血型 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3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出引起错误的原因,并在2014年度的街头采血工作中实施应对措施。对比两个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013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为0.87‰(7/6905),2014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为0.14‰(1/6929),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O血型初定错误可影响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在街头采血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血型鉴定错误。

  • 标签: 街头采血 ABO血型初定 错误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梯度板法,通过正定型、反定型,鉴定无偿献血者ABO血型。结果39318名无偿献血者中,A型27.47%、B型31.92%、O型30.35%、AB型10.26%。结论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统计情况为B>O>A>AB,符合华北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统计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最终ABO血型确认鉴定,并和初筛血型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血型初筛鉴定的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方法对安阳市中心血站2012-2014年采集的19031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将初筛和最终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310份血液标本中血型初筛错误571例,占0.30%(571/190310);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439例,占76.88%(439/571);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132例,占23.12%(132/571);每年1、7、8月份和其他月份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x22=80.86、56.18、56.63,P〈0.05;团体与非团体献血的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2012年x2=30.02,2013年x2=18.09,2014年X2.110.75,P〈0.05。结论ABO血型初筛鉴定影响因素多,人为因素为首要因素,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鉴定有影响。应严格规范操作,改善采血环境,团体或集中采血时应增加人员数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同时强化各环节质量管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保证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

  • 标签: 无偿献血 ABO 初筛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者ABO血型亚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亚型血液的管理与使用。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献血者样本进行血型正反定型,并将疑似亚型样本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确认。结果4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经确认,1例为A亚型,2例为B亚型,1例为A2B2,其余36例为A2B。结论无偿献血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中,ABO亚型因素占比较高,对亚型血液样本作进一步确认定型,并将其结果纳入血站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进一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高效。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亚型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及制定相应的输血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并选择同期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探讨相应的输血对策,以便提醒临床能够予以重视,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的输血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血型抗原鉴定主要为患者红细胞与抗血清反应中出现与反定型不符14例,A型9例,B型5例;正定型3例,均为O型。观察组患者在溶血性情况中出现3例非溶血性,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接近,无明显差异。结论患者的血液疾病主要集中在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给每位患者输入同型血可有效恢复抗原的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

  • 标签: ABO血型抗原减弱 原因 输血对策 血液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一例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积累经验。 方法 以1例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监测患者术前初始血型抗体效价及PRA水平,进行个体化围术期处理以保证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根据围手术期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围术期护理方案。 结果 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治疗23天,康复出院。 结论 术前精确的抗体监测,规律的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做好排斥反应,伤口渗血及免疫抑制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全程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延伸性护理,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ABO血型亚型红细胞吸收弱放散强的血清学特点,为亚型鉴定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应用吸收放散试验来检验ABO亚型红细胞和正常ABO血型红细胞吸收相对应的-A抗体或-B抗体(同时做正常“O”型红细作对照),检测吸收前和吸收后血清抗体效价来作对比后分析结果。结果亚型红细胞和相对应的血清抗体反应时其特点是吸收抗体的能力比较弱,放散出来的抗体很强;正常红细胞的的反应刚好相反吸收很强,放散出来的抗体很弱;O型红细胞作为对照,不吸收也没有放散。结论吸收弱放散强作为亚型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在遇到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疑难血型定型时,这一特点能为亚型的鉴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正确的血型鉴定,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ABO血型 亚型红细胞 吸收放散试验 吸收弱放散强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