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BO正反定型不相符合的血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结果4例ABO血型定型困难标本中,A抗原减弱1例,B抗原减弱1例;抗-B抗体缺乏2例。结论肿瘤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正常人由于免疫耐受也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

  • 标签: ABO血型 抗原减弱 抗体缺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癌症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应用疾病关联分析方法对肺癌、肝癌、胃癌患者的ABO血型资料与同期本地区正常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型人患肺癌的相对危险率R=2.68,B型人患肝癌的相对危险率R=1.78,A型和AB型人患胃癌的相对危险率R分别为2.62和2.57(P<0.01)。结论肺癌、肝癌、胃癌与ABO血型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肝癌 肺癌 ABO血型 胃癌 AB型 危险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临床ABO血型的鉴定方法,为了制定更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取玻片法和试管法对400名身体健康人员进行血型鉴定,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血型鉴定中,玻片法与微柱凝胶法的实验结果不相符。结论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在临床上,输血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且完善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ABO血型 玻片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献血者和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和差别。方法运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40例送检ABO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67例(47.86%),患者73例(52.14%)进行检查。结果IgM特异性抗体41例(29.29%),其中献血者31例(22.14%)、患者10例(7.15%);自身冷抗体40例(28.57%),其中献血者8例(5.71%)、患者32例(22.86%);自身抗体9例全部为患者(6.43%);高效价抗-A(B)9例(6.43%),其中献血者1例(0.72%)、患者8例(5.71%);A(B)亚型28例(20.00%),其中献血者22例(15.71%)、患者6例(4.29%);弱抗-A(B)抗体13例(9.29%),其中献血者5例(3.57%)、患者8例(5.72%)。结论引起献血者和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各项原因均有明显差别。

  • 标签: ABO 正反定型 特异性抗体 自身冷抗体 自身抗体 A(B)亚型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简称《推荐方案》)在ABO疑难血型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推荐方案》要求,对本院2015年判定为ABO疑难血型9例抢救用血患者启动紧急用血方案,在输血前后对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监测,跟据实验室结果及患者体征对用血方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5758例输血患者中9例ABO疑难血型急危重患者(占总输血人数0.15%),进行紧急输血治疗,平均输入红细胞3U,输血后血红蛋白值均高于输注前,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在ABO疑难血型患者抢救的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紧急用血工作。

  • 标签: 紧急抢救用血 ABO血型 疑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法观察卡式血型检测方法在临床ABO、RhD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血凝法与卡式法两种ABO、RhD血型定型卡式检测方法同时平行进行进行比较。结果(1)ABO血型定型350例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相同,但其中3例血凝法凝集效价(++);(2)RhD血型定型350例中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ABO、RhD血型定型卡式检测方法与血凝法比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准确,易判断等优点优于经典的血凝法。

  • 标签: 卡式检测方法 血型 微柱凝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清学检测和配血处理效果 。 方法 收集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检测的 80 例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液标本 , 均进行 ABC 血型及亚型检测 。 结果 80 例 ABC 亚型患者中 , A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2 、 A3 、 Ael ) 患者占 23.75% , 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B3 、 Bel ] 患者占 43.75% , A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B3 、 ABel ) 患者占 32.5% 。 结论 对 ABC 疑难血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有利于准确分析疑难血清 , 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血清学检测 配血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输血患者5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BO疑难血型49例,实施紧急抢救输血患者总计8例,对输血对策实施针对性分析。结果:本文纳入研究对象的5000例输血患者,ABO疑难血型发生率为0.98%,紧急抢救占比0.16%,抢救期间,O型红细胞输血平均用量为(3.21±0.21)U。实施抢救成功之后,临床医师认为患者在输血后72小时、24小时内无急性溶血反应、无迟发型溶血反应。结论:临床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紧急用血,且不确定患者血型,会增加临床科室、输血室的工作压力与风险,正确、迅速、规范解决这些问题,规避输血事故与医疗风险,降低隐患,是输血科与临床科室应当关注的问题,也是医院安全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过程中,实施相应的输血策略,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ABO疑难血型患者 紧急抢救 输血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ABO血型与常见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至2022年05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19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常见骨折患者与健康人群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判断骨折的发生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再分A型、B型、O型、AB型4种血型分别比较骨折患者相对于对照组发生骨折的OR值来确定各血型人群发生骨折的相对危险率。结果  骨折与对照组血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A型血是腰椎骨折的有害因素(OR=2.074,P

  • 标签: []骨折 ABO血型
  • 简介:目的:建立ABO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方法,研究上海汉族人群ABO血型的基因型分布,并对A等位基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单管扩增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然后用KpnⅠ和Msp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同时消化多重PCR产物。结果:在中国汉族符合Hardy-Weinber平衡的随机群体(60人)中,检出A102,A101,B、O1四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为20.8%、2.5%,24.2%,52.5%。基因型频率为BB10.0%、O1O121.7%、A102A1021.7%、A101A1021.7%、A102O133.%、A101O13.3%、BO125.0%、A102B3.3%,未检测到O2基因。3名血清学疑为A2亚型的个体中有1名经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证实存在A467(C→T)及1060位单个碱基C缺失的移码突变。结论:上海汉族人群A型以A102占优势。

  • 标签: 上海 汉族人 ABO血型系统 ABO基因分型 A2亚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患者的ABO疑难血型正反鉴定不一致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新乡地区各医疗机构送检的16例疑难血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6例疑难血型鉴定患者,经过排查病例和规范化操作复检ABO血型,分析出导致血型鉴定不一致的原因人为因素2例,抗体减弱或消失2例,疾病导致4例,冷凝集2例,ABO以外抗体导致3例,亚型2例,异型输血1例。结论针对血型鉴定不一致的原因,通过相关试验来解决血型鉴定的困难,正确鉴定血型,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有效。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正反定型不一致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ABO疑难血型鉴定的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1000例血标本中疑似ABO疑难血型的血液标本8例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对其观察不同检测方法对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及盐水试管法检测ABO疑难血型血液标本符合率低的原因进行探析。结果 8例疑似ABO疑难血型血液标本中,与单纯实施盐水试管法与在此基础上加用聚凝胺法相比,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方式的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试管法检测ABO疑难血型血液标本符合率低的原因有AB亚型、无抗-B抗体A型、弱A抗原、弱B抗原、无抗体O型、不规则抗体阳性、低抗-B效价、低抗-A效价、低抗-B效价及B亚型。结论 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方式的实施对于血型正、反型鉴定的符合率最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鉴定 分析
  • 作者: 曾桂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15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32期
  • 机构:(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吉林 1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站应对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因ABO疑难血型紧急抢救30例病人的资料进行调研分析,总结血站应对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对策,分析病人从输血申请到紧急用血机制启动的时间、从启动紧急用血机制到开始输血治疗的时间,评估病人输血后的预后情况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应对30例ABO疑难血型紧急抢救病人的输血治疗需求,血站按照《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启动紧急用血机制,基于三步分析鉴定法在其输血期间进行持续的血型检测,确定血型后及时开展交叉配血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输血对策,从输血申请到紧急用血机制启动的时间为(22.15±7.14)min,从启动紧急用血机制到开始输血治疗的时间为(25.56±11.25)min,经输血治疗后病人血红蛋白水平上升,输血治疗后未见溶血反应发生。结论 针对ABO疑难血型患者实施紧急抢救的输血治疗需求,血站积极启动应急输血对策是可行的,并且该输血对策输血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行。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紧急抢救 临床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初步建立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时的操作规程。方法对3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分别选用洗涤、改变反应温度、吸收放散试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以及检测血型物质等实验方法。结果经确认实验,分别判定为18例抗体减弱,12例冷凝集,2例红细胞抗原减弱,1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失调,1例由于血液中可溶性血型物质过少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结论ABO血型鉴定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根据表现型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血清学实验,正确鉴定ABO血型

  • 标签: ABO血型 正反定型
  • 简介:摘要血型的分类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ABO血型系统的鉴定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许多文献都指出ABO血型系统的测定原理即用抗原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得出现象即可判定血型7。但是,影响血型测定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实验器材是否干燥干净等等,还包括受检者是否本身患病而导致正反定型结果不一样都是我们这里讨论的。

  • 标签: ABO血型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胃部剧痛来院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呕吐物中见有鲜红少量凝血块,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急查血型、血常规,以备输血.

  • 标签: B抗原 ABO血型 剧痛 呕吐物 肝脾 就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献血者ABO初筛血型检测错误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初筛血型检测的准确率,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控制差错的发生,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对我站2012年至2013年25583例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血型严格按操作规程做正、反定型,以对初筛血型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结果2012年至2013年共采集血液25583例次,发现初筛血型检测错误84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有集中采血献血者多工作人员少、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为非检验专业人员、试剂保存不当效价降低、序列号血型标鉴分配错误、反应时间短等原因造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血型 错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