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结合88例2021年全年医院接纳的重症监护室患儿作为基础,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采用不同方式展开护理,进一步观察不同患儿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上的分值高低,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观察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中,护理团队需要强化心理护理工作,只有切实落实好心理护理工作,才可以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提升重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该方法深得患儿、家属的认可,在临床上可以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重症监护室CRRT患者最适合的护理方法。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0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行CRRT治疗方式,利用摇号方式将其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实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临床疗效也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行CRRT治疗的患者而言,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CRRT 临床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是在病人病情危急时为其提供完善医疗手段,挽救其生命的重要手段。当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时,往往是病人身体遭受重大疾病威胁时,此时病人不仅身体上正在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因此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在加强对病人身体护理时,也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发展。本文提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关注,积极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需求,使病人的心态一直保持在积极、乐观、开朗的状态, 有助于病人病情尽快恢复,有助于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患者心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管道支持,同时进行常规的管道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找出预防对策。结果46例器官插管患者中9例出现全部滑脱,13例出现部分滑脱,4例出现阻塞,2例出现夹闭。48例放置胃管患者中,6例出现全部滑脱,12例出现部分滑脱。6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中,1例出现阻塞。21例进行脑室引流管患者中,3例出现部分滑脱。120例放置静脉留置针患者中,11例出现全部滑脱,8例出现部分滑脱,5例出现阻塞。结论管道滑脱是一种各项因素导致的极易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相关护理人员有效预防管道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神经外科 监护病房 管道护理风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在冠心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实践技能为主的临床实习产生陌生感。针对此类状况,本研究通过构建由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学、模拟病房组成的“学-教-做”一体化的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学习向自主式、技能型、实践性转变,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

  • 标签: 冠心病监护病房 临床护理 教学
  • 简介:目的比较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和出生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儿科NICU新生儿201例为病例组,在其住院3-7d内予以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均在出生后42d复查,仍没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再次复查。另选取同期出生正常的20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全部在生后42d予以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复查。结果在出生后42d,NICU组单耳及双耳未通过的检出率(59.70‰,39.80‰)均高于对照组单耳及双耳的未通过检出率(19.80‰,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207,P〈0.05;2χ=5.604,P〈0.05)。在出生后3个月时,NICU组单耳及双耳未通过的检出率(34.83‰,34.83‰)也均高于对照组单耳及双耳的未通过检出率(4.95‰,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622,P〈0.05;2χ=4.622,P〈0.05)。结论NICU组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高于出生正常组新生儿,提示入住NICU的高危因素和(或)疾病因素可能会对新生儿听力功能产生损伤。儿科医生应重视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后的听力筛查工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 标签: NICU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早期发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术后患儿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完成小儿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ICU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再次转入ICU的主要原因有低龄患儿家属护理不当、术后进食误吸、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结论心脏术后患儿转出ICU后,依然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患儿仍需精心护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复杂先心病术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后,对其焦虑缓解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入住本院的25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125)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125)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焦虑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的15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高龄、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吸痰时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密切相关。结论对气管切开危重症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同时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重症监护室呼吸重症患者予以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重症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86例重症监护室呼吸重症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常规护理干预+个体化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心理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呼吸重症患者护理中,予以常规护理+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个体化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支持护理应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儿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A、HGB、BMI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应用在ICU重症患儿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ICU重症患儿的临床上采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患儿预后的促进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25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2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统计和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数据。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数据的比较得知,两组患儿护理前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强化患儿的营养摄入,提高护理干预的安全性,须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并将其在ICU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管外固定装置对留置导尿的影响。方法将留置导尿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用尿管外固定装置固定导尿管,对照组60例不做尿管外固定。比较两组尿道粘膜损伤及尿管脱出数。结果实验组第7d尿道粘膜损伤及尿管脱出率分别为23.3%、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8.3%、24.9%(P<0.05)。结论尿管外固定装置固定导尿管有利于减少尿道黏膜损伤及尿管脱出。

  • 标签: 尿管外固定装置 留置导尿 尿道粘膜损伤 尿管脱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的护理手段对于重症监护儿童疾病康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选取符合实验标准的儿童患者共 154例,并将其随分配成实验组、对照组,对其分别进行人性化、常规护理。结果:在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和住院时长上等,实验组所有病例效果均比对照组优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顺应性,减少由于护理服务不到位引起的争议等问题,从而利于提升患者对于人性化护理的接受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重症监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实施心理护理的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实施心脏手术的6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入ICU前后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理护理 心脏手术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76-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意义。方法对148例患者观察采用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通过对148例重症监测治疗病房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ICU 护理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结合病例谈一谈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 标签: 深静脉 穿刺置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