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使用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7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需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 .1 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5.67%,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459,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 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治疗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机械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使用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需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7%,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9,P

  • 标签: 重症肺炎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机械排痰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加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重度BPH患者60例。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5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70g。仅发生1例先兆电切综合症。术后平均6天拔管,自行排尿通畅。IPSS由术前平均25.5分下降至术后平均7.0分(P<0.001),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平均5.2ml/s升至术后平均18.9ml/s(P<0.001),剩余尿量由术前平均100ml降至术后平均15ml。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一过性尿失禁1例。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者优点,是彻底治疗重度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 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前列腺增生症(BPH)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辅助口内镜微创切除浅表舌根肿瘤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浅表舌根肿瘤患者1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等离子射频辅助口内镜微创手术予以治疗,研究该种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效果。结果:1例舌根异位甲状腺伴腺瘤囊性变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余13例患者均采用口内镜下全切除术,病变完整切除率为92.31%。在术中和术后均无原发或继发性出血患者,且所有患者在24个月的随访工作中,均未出现病症复发的情况。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辅助口内镜微创手术,能够对浅表舌根肿瘤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等离子射频 经口内镜微创 浅表舌根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闭孔神经阻滞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尿道肿瘤电切手术,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 3D-CTA)检查对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 43例,患者术前均行 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术前 3D-CTA检查与 DSA检查情况、及与术中所见情况一致性。结果:术前 3D-CTA定位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0%。术前 3D-CTA及 DSA对肿瘤血供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在术前 3D-CTA诊断图像中, Willis动脉环可清晰显示,可见颈内动脉 3级结构,其中 31例患者可见颈内动脉 4级结构。结论:术前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可有效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提供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术中对血管的保护,为底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置管信息,指导临床推广。

  • 标签: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胆囊结石致急性胆囊炎并发穿孔的超声诊断。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胆囊结石致急性胆囊炎并发穿孔患者 60例,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及数量,同时对急性胆囊炎的实质回声、周围状态、胆囊形态进行监测。结果:超声诊断,共计 49例患者为多发性胆囊结石,发生率为 81.67%,含结石直径< 0.9mm者 39例,占比为 79.60%,结石直径≥ 0.9mm者 10例,占比为 20.40%。结论:多发性胆囊结石和小直径胆囊结石是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最常见的原因。 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查为临床研究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的致病因素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及影像基础,也为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提供了影像学依据,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胆囊结石 急性胆囊炎 穿孔 超声诊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自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接收 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n=72 ) 作为研究对象,以 入院前后时间 为基准, 分为试验组 ( n=36 )、对照组( n=36 ),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评估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 角膜内皮计数高 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价值显著, 值得借鉴 。

  • 标签: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 54例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 5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患者( n=27例)接受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患者( n=27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 6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着力推广。

  • 标签: 人工泪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超声应用于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了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7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方式对病症病情的检查判断,并于后续手术结果作为检验。 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相吻合的例数为 72例( 90.0%)。 结论:研究结果证明,超声诊断用户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较好的判断患者病情,为治疗带来帮助,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输尿管结石 诊断效果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医院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期间收治的4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患者各 24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于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石全部排尽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排出率、未排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排石效果理想,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保守治疗 超声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间收治的 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高位结扎及剥脱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长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剥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肌电图和高频超声两种方法诊断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5月间选取 30例疑似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肌电图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同时再选取同时期内的健康志愿者 30例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可知,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25.00%( 1/4)、 92.31%( 24/26);高频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50.00%( 2/4)、 88.46%( 23/26);对比,并无明显差异, 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更加清楚的判断腕管处正中神经的形态和功能,在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

  • 标签: 肌电图 高频超声 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具体价值。方法:抽取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间在2020.01.01—2020.12.31间,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对照分组,采用甲状腺超声检查方式。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体积比较,试验组患者甲状腺中正常大小人数为15例,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人数为1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0.0%、5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回声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结节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对患者的活动、体积异常情况进行检出,临床检出率高,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措施实施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各指标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样本: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价值。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措施在各类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两组肿瘤性质检出评测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措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显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主体,以上患者均为妇科恶性肿瘤且在手术治疗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囊肿直径、雌二醇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囊肿直径小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介入 妇科 恶性肿瘤 盆腔淋巴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6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3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效果。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75.00%。甲状腺癌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均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炎,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超声 病理 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