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尿道狭窄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置人斑马导丝下采用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在导丝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筋膜扩张器依次递增扩张尿道,再更换金属扩张器依次扩张,留置尿管,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排尿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术后定期尿道扩张期间排尿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此方法治疗尿道狭窄是可行的。

  • 标签: 尿道狭窄 输尿管镜 肾筋膜扩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治疗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共 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排尿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排尿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治疗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排尿情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 应用效果
  • 简介: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尿道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男性尿道狭窄的复杂性,其治疗比较棘手,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与腔内切开技术。2005年8月~2008年8月,我们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男性尿道狭窄 钬激光内切开术 治疗方法 外科常见病 解剖结构 周围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科进行治疗的9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知情同意下积极参与该研究活动,按照随机等分法将其划分成各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显著且良好,值得应用于临床,并予以推广。

  • 标签: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 尿道结石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见于男性。众所周知,男性的尿道非常长,任何一个部位的狭窄都会导致排尿的困难。若合并尿道结石,还会可加重尿道狭窄的程度和范围,继而因梗阻而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以及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最后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尿毒症。故而加以重视,积极治疗,对促进病情恢复有积极意义临床上,除了采取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外,还可采取腔内随之治疗。随着狄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碎石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将分析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对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治疗的影响,旨在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综述如下:

  • 标签: 尿道狭窄 合并尿道结石 狄激光技术 输尿管 临床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尿道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评分为88.43±0.54、2.32±0.61、6.56±1.24,优于对照组83.54±0.87、3.54±0.44、8.27±1.4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评分为88.12±0.32、89.58±0.58、88.75±0.65、89.19±0.23,优于对照组80.71±0.54、81.65±0.62、82.57±0.57、80.7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 尿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 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Ⅱ) 、解脲脲原体( UU) 、沙眼衣原体( CT) 、淋病奈瑟菌( NG) 感染情况,分析干预方式。 方法: 选 85 例疑似泌尿生殖器 Ⅱ型 HSV-Ⅱ感染患者,同时选 81 例疑似 UU、 CT、 NG感染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所有患者均行脱氧核糖核酸检验,比较检验结果。 结果: 不同性别 HSV-Ⅱ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Χ2=3.057 , P=0.080 ); 不同年龄分组,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P > 0.05 )。 UU阳性检出率比较,女性较高( P < 0.05 ), CT、 NG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P > 0.05 ),不同年龄段比较, 20 ≤年龄≤ 40 组高于 ≤ 19 岁组( Χ2=7.884 , P=0.005 ),且高于 41 ≤年龄≤ 60 组( Χ2=4.309 , P=0.037 )。 结论: 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器Ⅱ型 HSV-Ⅱ、 UU、 CT、 NG感染发生率较高, HSV-Ⅱ感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差异均不显著, UU、 CT、 NG感染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

  • 标签: 泌尿生殖器 Ⅱ型 HSV-Ⅱ UU CT NG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观察并分析该药物的临床效果,然后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从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医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加替沙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序贯的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细菌清除率都和对照组的没有太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成本为501.24元,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成本为924.44元,经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组的药物成本--效果比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效果更好,成本也比较低,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替沙星序贯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疗效 药物经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200例,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相比对照组的16%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况指标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状况。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泌尿外科患者 术后尿路感染 导尿管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5月 9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 A、 B、 C三组,每组 30例。 A组患者采用头孢他啶治疗, B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治疗, C组患者采用头孢噻肟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 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低于 C组( P< 0.05)。结论: 头孢他啶与头孢曲松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疗效低于头孢噻肟。

  • 标签: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对于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护理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方法将从2014年9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病治疗的患有泌尿系统系统感染的患者102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1人,观察组患者只采用口服氟哌酸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氟哌酸胶囊的同时还加用雌激素阴道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来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有效率为70.58%,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口服氟哌酸并联合雌激素阴道用药的方式对于绝经后妇女的泌尿系统疾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方便简便而且相对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巴林左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评价其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对巴林左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就诊者进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或尿液标本收集,共计413份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阳性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干预前后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共调查413人,CT 、UU、 NG 阳性率分别为35.69%、27.21%、11.37%,CT、UU 和 MG 感染人群主要分布在21-40岁。无业/待业者、居住地、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是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后,研究对象对于疾病知识、合理用药、就医行为、等条目得分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CT、UU 、MG 检出率较高,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以及行为改善效果显著。

  • 标签: 病原体 泌尿外科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排石汤配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用泌尿排石汤治疗,观察组用泌尿排石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排石时间、疗效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排石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P<0.05);疗效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泌尿排石汤配合针灸治疗可提高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促进结石排出,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泌尿排石汤配合针灸治疗 泌尿系结石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院内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经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治疗患者200 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尿道狭窄,分为观察组(发生尿道狭窄30例)、对照组(无尿道狭窄170例)。比对两组临床疾病资料和基本信息,从中筛选9项可能引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对分析结果。结果:200例行经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经随访调研分析,30例尿道狭窄观察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前列腺大小术中前列腺切除质量以及术前是否行导尿术,尿路感染,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有显性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期尿路感染问题,术前行导尿术,术中患者前列腺切除重量以及尿扩张整形,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项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P

  • 标签: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